下屯村(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下屯村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公明街道。位於公明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0.7千米。相鄰自然村有中屯村、薯田埔村、馬山頭村、下村、松崗街道羅田村。始建於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由麥彥嘉之子九世祖麥南溪從東莞烏沙遷居合水口開基立村,其三子十世祖麥環青在下屯定居繁衍生息而形成村落。村名由來見上屯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深圳市光明區公明街道
  • 車牌代碼:粵B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歷史文化,村民姓氏,本地方言,傳統建築,傳統習俗,本地美食,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建村至明萬曆元年(1573年),屬東莞縣;明萬曆元年至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公明鄉;1951年,屬寶安縣第四區公明鄉;1952年,屬第七區公明鄉;1956年,屬公明區公明鄉;1958年3月,屬公明鄉;1958年10月,屬光明公社;1959年,屬松崗公社;1960年,屬公明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公明公社合水口大隊;1981年,屬深圳市寶安縣公明公社合水口大隊;1983年,屬公明區合水口鄉;1986年10月,屬公明鎮合水口村;1993年1月,屬深圳市寶安區公明鎮合水口行政村;2004年,屬公明街道;2007年,屬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街道;2015年,屬公明街道合水口社區。

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水稻、甘蔗、紅薯、木薯等。其種植的西洋菜遠近聞名,銷售收入為當地主要經濟收入。改革開放後,隨著“三來一補”“三資”企業的引進,工業經濟在村內得到極大發展。現村集體經營以廠房出租和商業投資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商業經營、集體經濟分紅等。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908人,其中男性449人,女性459人;80歲以上28人,最年長者97歲(女);實際在村人口759人;常年在城鎮生活和打工140人;海外留學9人。非戶籍外來人口3.39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200人、台灣同胞1人。

歷史文化

村民姓氏

村民主要為麥姓。村中存有《麥氏族譜》,由麥氏宗族纂修於明朝末年;有《下屯村居民公約》,下屯居委會制定於2012年。

本地方言

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傳統建築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現存320座,大多建於清代與民國時期。廣府民居風格多以一個巷子為中軸,民宅在巷子兩側,宗祠是整個村落的中心。其民居規格一般為三開間一進,或兩開間一進;房體建築一般為磚石和三合土夯築,房頂為兩面坡、青瓦覆蓋。該村代表性民居為老圍(又名水圍),建於明末,現只剩下古圍牆。隨著村民生活條件的改善,新建樓房的增多,老村許多傳統民居被遺棄荒廢,只有少數仍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居住。
村內現存蘭所麥公祠,始建於清代,占地面積120平方米,現一半被拆毀,一半被封住,已不作宗祠使用。現存麥堅公家塾,始建於清代。
該村有孟八宮廟,供奉孟公公。過去每年正月十五,村民都備上金豬到廟祭拜,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興財旺。現孟八宮廟已用磚封住,不再使用。

傳統習俗

下屯村村民在每年重陽節後第一個星期日上午,先到麥氏大宗祠祭拜,再到碧眼麥氏古墓群祖墓地集合,合水口、薯田埔、馬山頭、根竹園、碧眼五個社區麥姓人一起祭拜。
添丁的一系列儀式源自明正德年間,村中新添男丁家庭,要按照習俗做三件事情。小孩滿月日,用姜醋煮豬腳和蛋送給親人朋友吃,以示喜慶幸福;第二年正月初八在宗祠開燈(點燈),用大盆菜祭拜祖先,告訴祖先新添男丁的名字;第二年正月初九走標記名字,即當天各家燈頭到祠堂集中,手舉竹竿,上面掛著紅布,一起從上屯文廟跑到下屯孟八宮廟。村民認為,哪家燈頭最先到達終點,祖先就最先庇佑哪家新添男丁平安吉祥,節節高升。因此各個燈頭都不甘落後,奮勇奔跑,到達終點後,再回到各自祠堂把新添男丁的名字寫上族譜,正式成為家族新成員。
耍新郎和鬧洞房的習俗形成於清朝末年。該村和鄰近一帶村莊的新郎迎娶新娘時,女家姐妹都要對新郎進行戲弄:在新郎快到家門的路邊,扔生果子打新郎;拿著竹竿或竹棍守在大門口,專打新郎和迎親的人,以此製造歡快氣氛。“鬧洞房”包括刁難新郎新娘倆人,要新郎當著眾人面拳打新娘,嬉戲吵鬧,不讓新郎新娘睡覺等,要連續鬧三個晚上。

本地美食

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茶果、松糕、瀨粉等。

公共設施

松白路、振明路、柏溪路經過該村。1964年通電,1982年通電話,1989年通自來水,1997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1年通網際網路。該村與合水口社區其他自然村共用公明第一國小(位於上屯、中屯)、合水口幼稚園(位於上屯、中屯)、雲彩幼稚園(位於下屯);以及老年人活動中心,合水口社區圖書館(藏書1.2萬冊),合水口社區籃球場、足球場,合水口公園,合水口文化廣場,祠堂前公園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