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坊組

下坊組,是以組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江西區調隊1962年命名。為灰綠、深灰、黑灰色絹雲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及炭質絹雲千枚岩等組成,夾1—2層條帶狀磁鐵石英岩。本組岩性變化較大,在命名剖面西側的分宜縣松古家, 本組底部有厚達數十米的深灰、棕灰色凝灰質礫岩及凝灰質含礫千枚岩(古家礫岩)。其地層接觸關係為與上覆老虎塘組連續沉積,與下伏上施組假整合接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坊組
  • 外文名:Xiafang Fm
  • 地層單位編碼:06-36-0519
  • 地層地質年代:Z1
  • 階代碼:Z1
  • 地區代碼:54
  • 別稱:楊家橋組
命名,沿革,特徵,層型,構成,接觸關係,分布,備考,

命名

江西區調隊1962年命名,1964年1∶20萬新余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引用。命名剖面位於新餘下坊西邊坑。

沿革

贛中、南的變質岩地層過去僅稱作前泥盆系或龍山系。1943年徐克勤、丁毅將其劃分為汾坑系、大吉山層和萬安系(潭家壩系)。1962—1963年間,江西區調隊開展武功山及井崗山一帶的區調中,將其劃分為下震旦統上施組、下坊組及上震旦統老虎塘組,並沿用至今。

特徵

層型

正層型:新余市良山鎮下坑西邊坑下坊組實測剖面(1∶20萬宜春幅地質圖說明書)。

構成

命名剖面處為灰綠、深灰、黑灰色絹雲千枚岩、粉砂質千枚岩及炭質絹雲千枚岩等組成,夾1—2層條帶狀磁鐵石英岩。礦層之下見有變玄武岩,礦層頂部含炭板岩中見有微古植物:Brocholaminaria, Laminarites等。本組岩性變化較大,在命名剖面西側的分宜縣松古家, 本組底部有厚達數十米的深灰、棕灰色凝灰質礫岩及凝灰質含礫千枚岩(古家礫岩)。往南至遂川—興國以南,變為變余粗碎屑岩或砂礫岩,但不見含鐵,炭等岩石。厚度約330m。

接觸關係

與上覆老虎塘組連續沉積,與下伏上施組假整合接觸。

分布

江西武功山一帶。?

備考

編撰:王自強
作者:江西省地質局區域地質調查隊
年份:1965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