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史村村民委員會,以史姓村民得名,1983年5月稱新碶鄉下史村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史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Xiàshǐ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3年
- 設立年份:198年
下史村村民委員會,以史姓村民得名,1983年5月稱新碶鄉下史村的地名。
下史村村民委員會,以史姓村民得名,1983年5月稱新碶鄉下史村的地名。地名含義村內主姓史,據史氏家譜記載,康熙年間,從楊木上史家遷入,故稱下史村,因村在靈鼉山之西,故又稱鼉西。歷史沿革1949年6月稱九峰鄉六村,1950...
下司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村以寺名,寺位於山下,又因“寺”、“墅”、“司”方言諧音,遂成下司。歷史沿革 清末屬清風鄉三十七都八十八莊;1948年為杜澤鎮五保;1950年為文林鄉文林村;1956年併入樟樹底高級社,隸杜澤鎮;1958年置生產隊,隸章家管理區;1961年改生產大隊,...
下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魯史鎮金雞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0.30 公里,距離鎮11.00公里。國土面積2.03平方公里,海拔1,79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 ℃,年降水量1,7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284.00畝,其中人均耕地1.03畝;有林地2,622.00畝。全村轄2...
下村隸屬於上村居委會,地處寧州街道東面,地理狀況為壩區。國土面積0.24平方公里,海拔164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92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329.59畝,其中人均耕地0.52畝;有林地102.4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30戶,有鄉村人口630人,其中農業人口630人,勞動力400人...
下產村村民委員會 下產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位於陽產下游,故名下產,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原為定潭公社下產大隊;1983年3月因恢復鄉、村政權,屬定潭鄉下產村;1992年2月撤區並鄉,屬深渡鎮高下產村;2008年因區劃調整,下產村併入約源村。
嶺下村村民委員會 嶺下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所在地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因位於嶺下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嶺下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地名消亡。
下支村村民委員會 下支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地理特徵命名下支。歷史沿革 1958年為下支生產隊,1961年為下支大隊,1984年為下支村民委員會。2013年行政村規模調整,撤銷村建制,併入括蒼村管轄,村委會駐地設下支村。
下河村村民委員會 下河村村民委員會是村名依駐地而得的地名。地名含義 建制村。歷史沿革 1970年成立了下河村,2003年與王家村合併。
西坑下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廢除保甲制時,稱龍洋鄉第三行政村,1958年成立公社時稱龍洋生產大隊龍三生產隊,1961年龍三生產隊分成西坑下、西坑裡、全完3個大隊,該轄區稱西坑下大隊;1983年9月建為西坑下村。2010年12月西坑裡、西坑口、西坑下、泉苑4個村...
溪下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1983年大隊改村民委員會時,沿用原大隊名稱。地名含義 因地處山溪下方,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白石鄉七村,1951年改為金村鄉六村,1956年為溪下農業社,1958年屬金村管理區殿下生產隊,1961年為敖村公社溪下大隊,1983年底改為敖村鄉溪下村民委員會。2007年源口、塘頭、溪...
下橋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據1986年版《麗水市地名志》記載:1949年建此村民委員會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下橋得名。村處赤坑下游北岸,即在兩座石橋附近,因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下橋行政村,屬宣平縣崇義鄉。1958年劃歸麗水縣管轄,同年公社化時屬崇義管理區。1961年成立崇義公社時,建為下橋大隊。
石下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東南山上有一塊四丈高的天然巨石矗立山坡而得名。歷史沿革 土改時屬料源鄉,合作化時為石下高級社,公社化時屬料源大隊,1961年為石下大隊,撤區並社時屬東風大隊,後分隊為石下大隊。1981年更名為石下大隊,1983年恢復鄉村建制,叫石下村。2004年,大瑤鎮...
下徐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唐中和年間,徐氏轉公由衢州遷江邑南前澤之下,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華峰鄉二村,1956年屬長台鄉華峰農業社,1958年為華峰管理區下徐生產隊,1961年為華峰公社下徐大隊,1983年底改為華峰鄉下徐村民委員會。 1986年6月改屬長台鎮。 2009年,下徐,下徐崗村、...
下滸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有地片名下滸漕(居滸漕河下游),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36年元月成立岳西縣以前此地屬潛山縣第六區;解放初屬無愁鄉;1958年9月成立下滸大隊,屬無愁公社;1959年12月屬天堂大公社下滸大隊;1984年5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設下滸村,屬...
下舍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10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三百多年前,余姓定居於此,地居上舍北,故稱下舍,村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清時屬餘姚縣上林鄉。民國初屬林東鄉,民國二十九年(1940)屬三管鄉。1950年4月為潭河鄉四村,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1959年2月屬潭河管理區,1961年11月為潭河公社三豐...
下塆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因所處地理位置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余家下塆,得名下塆村,同時為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設立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為復元鄉4、5、6保,1950年為復元鄉4、5、6村,1958年為復元人民公社4管區2連,1961年為復元公社下塆大隊,1984年為復元鄉下塆村,1994年為...
楊柳下村村民委員會 楊柳下村村民委員會,1984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里楊柳樹較多,故名。歷史沿革 現轄地解放初屬柯思鄉,1958年楊柳下生產隊,1961年建為楊柳下大隊,1984年改稱楊柳下村民委員會。2013年行政村規模調整,撤銷楊柳下村村建制,合併後設立西片村,村委會駐址設原潘山村(寺後嶺頭)。
下李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李姓建村,位置低洼,得名下李,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下李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廢除保甲制,為塔山鄉;1952年為塔山初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為下李大隊,隸屬藕塘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藕塘鎮,下李村屬之;2007年村級區劃調整...
山下村村民委員會 山下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除的地名。地名含義 具體含義缺考。歷史沿革 現已併入別村,地名廢止。
下沈村村民委員會,949年建此村民委員會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村得名。該村多數人姓沈,村莊建在霧露尖山之下,故名下沈。歷史沿革 解放初稱下沈行政村,屬鳳街鄉。1958年屬聯城管理區。1961年建為下沈大隊,屬聯城公社。1965年屬張村街公社。1984年3月,改建為下沈村委會。1992年5月底劃入聯城鎮...
下寨村村民委員會 下寨村村民委員會是貴州省地名,1984年由下寨大隊改為下寨村。地名含義 因村居山寨的下方。歷史沿革 1984年由下寨大隊改為下寨村,2016年該地名廢止,芷江侗族自治縣行政區劃調整,茂山村、下寨村合併為清江村。
橋下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12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兩村之間以萬安橋相隔,橋南稱橋上,橋北稱橋下,祖先王姓。此地在北,故稱橋下王家。歷史沿革 民國36年(1947)至解放初屬五磊鄉。1950年6月為五中鄉六村。1956年2月屬明湖鄉。1959年2月屬明湖管理區。1961年11月為明湖公社橋下大隊。1981年改屬宓家埭...
下廟村村民委員會 下廟村村民委員會是1970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區域由就近地名實體,命名而成。歷史沿革 2001年合村並鎮。
楊樹塘下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邊原有一塘,因四周植有楊樹,名楊樹塘。村處塘的下方,遂稱楊樹塘下。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屏岩鄉二村,1956年為國慶高級社。1958年為楊樹塘下生產隊,1961年為楊樹塘下大隊,1983年為楊樹塘下村委會,1992為橫店鎮楊樹塘下村委會,2004年為荊溪社區楊樹塘下居民...
澗下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12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處梅渚澗之下,得名澗下,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澗下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至1952年屬凌笪人民公社崗南高級社;1961年8月成立崗南人民公社,同時成立澗下生產大隊;1983年5月公社改鄉制時,改為澗下村民委員會;2003年11月,撤銷崗南鄉併入...
下刁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刁姓居民聚居於此,位於小萬村南邊,得名下刁村,且是村委會駐地,故得名下刁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建國初屬新民區司集鄉和坊集鄉;1951年屬黃山區;1952年屬魯橋區;1956年屬司集鄉;1958年成立東黃大隊,屬司集公社;1973年由東黃大隊劃出成立下刁大隊,...
下坊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原村委會駐地,且境內原有一牌坊,又位於青弋江下游沿岸的下首,故得名下坊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建下坊行政村;1958年設紅旗公社,同年建下坊大隊;1959年1月紅旗公社更名太園公社,下坊大隊屬之;1984年體制改革,太園公社改鄉建制,...
下街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一條街將兩村區分,因位於街下方,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月塘畈鄉三村,1956年稱友誼高級社,1958年改稱鼓峰生產隊,1961年改為上解大隊。因重名,1981年更名石鼓下一大隊。1983年改為石鼓下一村委會。90年代改稱下街頭。2004年10月併入月峰村委會。
帶下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片村,村境內的小溪像帶子般流下,故名。歷史沿革 1950年置蘭溪鄉。1956年併入甘棠鄉。1958年甘棠鄉併入夏層鋪社區。1961年置大幹公社。1965年,更名為蘭溪公社。1966年公社合併到冷水鋪公社,成立帶下大隊。1984年設立蘭溪瑤族鄉,成立帶下村村民委員會,2015年建制...
下目村村民委員會 下目村村民委員會,1961年由長興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名含義 村居目山腳下,因此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胥倉鄉一村;1956年10月建立第十一高級社;1958年建立仲家大隊,屬虹溪公社胥倉管理區;1961年調整規模時從仲家大隊分出建立下目大隊,屬呂山公社;沿用至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