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中壩嘉陵江大橋

順慶區大東街與高坪區清溪路之間的浩淼江面上,一座大橋破空而出,貫通了南充建成區內最長的一條東西幹道。主橋總長為1515米的下中壩嘉陵江大橋(四橋),比預定工期提前4個月,將於12月12日開放通車。

“三最”雙孔拱橋填補省內空白

下中壩嘉陵江大橋是南充城區段第四座公路橋。2010年3月29日,規劃多年的下中壩嘉陵江大橋破土動工。下中壩嘉陵江大橋預定工期為36個月。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在充分調研後,要求建設方在保證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壓縮工期,因為發展等不起,市民需求等不起。2012月11月底,下中壩嘉陵江大橋一期最終提前4個月達到了通車條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中壩嘉陵江大橋
  • 通車時間:2012月11月
  • 地址順慶區大東街
  • 主橋總長:1515米
簡介,嘉陵江大橋風波,

簡介

下中壩嘉陵江大橋一期完成投資8.1億元,二期預計投資2.61億元。由此,下中壩嘉陵江大橋成為全省最大投資、最長里程、最寬橋面的城市公路橋樑。

嘉陵江大橋風波

3次罕見洪峰未耽誤工程進度
“下中壩嘉陵江大橋施工條件異常複雜,每個環節都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難。”甲方負責人之一的劉炬介紹,在陽光威尼斯小區外的下穿隧道施工時突遇流沙,不但工程進度無法繼續實施,而且流沙層還可能危及附近建築。
“我們當即組織專家現場研究對策。”林偉說,最後採取成本巨大的鋼板樁圍堰施工,強化支護,保證了安全。但是,此前另一場更加無法預料的災難,給工程施工帶來巨大損失,也促使施工方進一步最佳化施工方案,保證下中壩嘉陵江大橋按進度順利推進。
2010年7月,嘉陵江突遇罕見洪峰。為避免意外,工程各方決定將大型施工設備、鋼圍堰緊急轉移至岸邊,並用5根鋼絲繩系牢。但是,在連續3次洪峰襲擊、大量漂浮物猛烈撞擊並纏繞棧橋和平台,沖毀5號、6號主墩臨時平台及部分臨時鋼棧橋。
洪峰導致下中壩嘉陵江大橋主體工程停工80餘天。復工後,建設和施工方數次最佳化施工方案,增加施工突擊點位,加大推進施工進度。
今年汛期來臨前,下中壩嘉陵江大橋項目各方提前展開御洪準備。5月28日,一場大規模的圍繞下中壩嘉陵江大橋項目的抗洪搶險演練緊張展開。演練分3個場景,一是在218米長的棧橋盡頭緊急撤離大型施工機械;二是對巨大不可控漂流物的過境避險;三是搭救施工工作中落水工作人員。演練所得到經驗為當年應對洪峰來襲,發揮巨大作用。
大橋二期緊急啟動消除“斷頭”
如今已建成的下中壩嘉陵江大橋主橋雙向6車道,淨寬27.5米。順慶岸有兩對(四條)匝道實現大橋濱江大道雙向互通,一對(兩條)匝道實現學院街與大橋雙向互通;高坪岸除3對(6條)已建成匝道待通外,還有一對(兩條)匝道實現大橋與和平橋片區雙向互通。下中壩嘉陵江大橋已成為嘉陵江岸上通行等級最高、通行能力最大的已建成城市公路大橋。
滿足最基本的跨江交通,並不是決策者賦予給下中壩嘉陵江大橋的全部功能。城市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市民生活的日新月異,所有這些,都是決策時必須納入的前贍性要素。
“不能讓一座橋建成就落後,也不能讓它建成就後悔。”蔡紹雄說,在下中壩嘉陵江大橋破土動工後,大橋兩端落地工程被要求重新規劃和設計。
“大橋落地工程最大亮點就是引橋延伸,一是最佳化橋頭交通組織,避免通車即堵的設計缺陷,二是形成城市立體交通標本,在可預見時間內保證規劃的科學性和經濟性。”蔡紹雄表示,順慶岸引橋從學院街、大南街口落地向前延伸至青年街落地,配套人民南北中路改造,可以強化學院街所在的東西向最長幹道的交通功能,提升城市快速交通能力,同時也極大提升高坪城區和平橋和安漢廣場片區的交通能力和城市景觀形象。
“引橋延伸工程被稱為四橋二期工程。”林偉說,新的規劃把下中壩嘉陵江大橋的歷史輻射能力向未來推進數十年,避免未來20年內在前述街口反覆開展交通改造施工,浪費時間和財力。下中壩嘉陵江大橋向東西向的縱深拓展,其意義已遠遠超出一座單體的交通橋樑的布局,它讓一座城市的建築文化在其核心地帶擁有一個形象化總結和一個面對未來的引導力,它將是南充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象徵。
下中壩嘉陵江大橋引橋(二期)所形成的“斷頭”現象不久就會被徹底改變。蔡紹雄說,西至青年街口、東至仙鶴路轉盤的引橋工程總造價2.61億元,將於明年初動工,2013年底建成通車。目前,該工程已啟動相關資料報送、工程設計和建設競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