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黃鶴樓

《上黃鶴樓》是清代黃遵憲所作七言律詩。該詩是黃遵憲在游黃鶴樓故址聽到台灣被割讓的訊息時而寫,詩人再次登臨黃鶴樓,望著與往年相似的黃鶴樓風景,詩人想起了帝國主義侵占祖國土地,清政府腐敗無能,自己也不能為時所用,抒發了詩人的憤慨和憂愁。該詩悲憤豪壯、飽含憂國憂民之情。該詩最顯著的特點在於頻繁用典,雖然用典較多,但無枯澀之感,顯得較為貼切,而且詩以千古名樓作為背景,顯得更有歷史的縱深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黃鶴樓
  • 作者:黃遵憲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人境廬詩草》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釋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上黃鶴樓
磯頭黃鵠日東流,又此闌乾又此秋。
鼾睡他人同臥榻,婆娑老子自登樓。
能言鸚鵡悲名士,折翼天鵬慨督州。
灑盡新亭楚囚淚,煙波風景總生愁。

注釋釋文

詞句注釋

(1)磯(jī)頭黃鵠(hú):即黃鵠(鶴)磯。
(2)“又此”句:作者自註:“乙未五月客鄂,才與客登樓,忽聞台灣潰棄之報,遂興盡而返。”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割據中國台灣省。
(3)鼾睡他人同臥榻:這裡指沙皇俄國侵占中國西部大片領土的事。清同治三年(1864年),俄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清鹹豐十年(1860年),沙皇俄國也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增補條約》,共割占中國西部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意指別人正在自己床上熟睡而發出鼾聲。指外國侵略者侵占中國領土,台灣又被割讓。此語出自宋太祖趙國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之句。
(4)婆娑(suō):盤旋(多指舞蹈)。《晉書·陶侃傳》:“將出府門,顧謂王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輩’。”
(5)“能言”句:《禮記》:“鸚鵡能言。”這句是感嘆名士禰衡被殺於此。
(6)折翼:指東晉陶侃夢生八翼而被天界守門者折其左翼事,見劉敬叔《異苑》。督州:陶侃曾任荊州二州刺使,都督八州。
(7)新亭:故址在江蘇江寧縣南,即勞勞亭。楚囚,指春秋時晉楚交戰,楚鐘儀被俘,被稱為“楚囚”。這句寫東晉時,過江渡江的名土春秋佳日來新亭飲宴,周侯中坐感嘆:“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大家都相視流淚,只有王丞相變色說:“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此作楚囚相對!”見劉義慶《世說新語》。
(8)“煙波”句:用崔顥《黃鶴樓》“煙波江上使人愁”句意。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站在黃鶴樓上,俯瞰大江,浩渺煙波,滾滾東去,極目千里。還是同樣的情景,可是在之前的秋天裡,我聽到了祖國被迫割讓台灣省的噩耗。
祖國已經被沙皇俄國侵占了,居然還有日本國再來侵占。國家多災多難,我卻只能在黃鶴樓上停留盤桓。
那能說人言的鸚鵡對懷才不遇的禰衡也該寄予哀悼了吧,本可以扶搖直上九天卻被打斷翅膀的陶侃也感慨只能總督八州軍事,不能再進一步。
我們應該流盡淚水,學當年新亭的楚囚,共同努力克復神州,這煙波渺渺的江面總是讓人更生煩愁。

創作背景

該詩寫於“戊戌變法”前一年,即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黃遵憲曾經兩次登臨黃鶴樓,第一次是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詩人途徑武昌,在登黃鶴樓時,聽到了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去了台灣省的訊息,十分氣憤,頓罷登樓之舉。第二次是在“戊戌變法”的前一年(1897年),詩人赴湘任長寶鹽法道,協同陳寶箴推行新政,途經武昌,再次登樓,並寫下了《上黃鶴樓》這首七律,因藉此詩以抒心中憤慨與憂愁。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句描寫滔滔江水流經黃鵠磯頭,日夜不息地向東奔涌,在博大的氣勢中表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年華虛擲的悲愴,同時,為接踵而來的“又此欄桿又此秋”作了鋪墊。詩人曾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遊覽過黃鶴樓,當時“方與客登樓,忽台灣潰棄之報,遂盡興而返”。時隔三載重登名樓,用兩個“又”字,抒寫了雖春秋幾易,但中國遭受帝國主義列強欺侮凌辱的險惡局面仍然如舊的狀況。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使中華民族蒙受空前恥辱的《馬關條約》,詩人為此極其悲痛地用“鼾睡他人同臥榻”的詩句形答這種令人憂心如焚的險惡局面。這一句典出宋代岳珂《程史》,原句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引申為不允許別人侵略自己的利益。詩人借用於這一句時,作了意義上的改動,把豈容他人鼾睡變成同與他人鼾睡,寫出了國破山河碎的沉痛現實。下句通過描繪詩人“婆娑登樓(拾級盤旋而上之狀)”的自畫像,反襯出詩人在國勢危難之際清閒無為、不能傾力報效祖國、抵禦外侮的悲涼境況,抒發了詩人對昏聵腐朽、一味推行賣國投降政策的清王朝的無比憤慨。
就在這種激憤之情中,詩人在頸聯借才子禰衡因孤高梗直而慘遭殺害的典故,借晉代陶侃夢生八翼,飛翔沖天, 入九重天門被守門者杖擊而斷左翼,終遭墜落,夢醒左腋疼痛,果然終身只能官至八州都督的傳說,取前者的“悲“與後者的“慨”,抒發了自己為挽救民族危亡渴望有所作為,卻屢受壓制的悲憤,寄寓了為推進新法,振興國家不惜玉碎的剛毅信念。
最後兩句用一個“愁”,將貫穿全詩的憂憤主調推向了最高潮。晉時北中國論入異族入侵者的屬地後,東晉士大夫常在建康新亭聚會,北望故國潸然淚下,謂之“新亭楚囚淚”。這裡指詩人因帝國主義列強不斷鯨吞祖國大好河山,國家危在旦夕而流下的憂憤之淚。而“灑盡”一詞,意在表明這種憂憤已到了極點,所以無論登樓見到了什麼樣的美好風景,詩人都無法排遣滿腹的愁苦悲憤。黃遵憲不為古人束縛,往往將重大的歷史事件寫進自已詩中,抒發強烈的反帝愛國思想,此詩亦然。
另外該詩最顯著的特點在於頻繁用典,用這些典故借古喻今,有力地突山了詩的主題,表現了詩人嫻熟的藝術技巧。

名家點評

武漢市文史研究館終生館員徐明庭《老武漢叢談》:黃遵憲的這首詩今天讀來,仍然是聲裂金石,感人至深。現在舉國上下都在強調要進行國情教育,黃遵憲的這首詩可說是一篇好教材。

作者簡介

黃遵憲(1848—1905),字公度,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人。光緒八年(1882年)舉人,歷任駐日英參贊及舊金山、新加坡領事,官至湖南長寶鹽法道、署按察使,參加戊戌變法,奉命出使日本,未行而政變起,罷歸。工詩,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