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停屍,苗族喪葬習俗。苗族老人去世後,停屍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入棺,另一種是上馬。
上馬是一種古老而儉樸的停屍形式,它不僅能使前來憑弔的人能直接面對死去的親人,而且搬運起來也比較輕巧、省力。但是,如此這般地讓遺體暴露在外,時間長必然會產生一些麻煩。儘管這樣,部份苗族上馬停屍的千古遺風至今未有改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馬停屍
- 民族:苗族
所謂入棺,就是將遺體裝入木棺停放。
所謂上馬,就是將遺體放在一種叫馬架的架子上停屍辦喪數天,待安葬之日再將其放入木棺內。本文著重介紹上馬的情況。
老人去世,經過洗浴、更衣、指路後,根據各個姓氏或宗族的規矩,需要入棺或上馬。需要上馬的人家,孝子得請人到山中砍來竹木編制架子,這個架子稱為“馬架”,苗語叫“能(nenI)”。
馬架的結構是,縱向兩根約手臂粗丈許長的木桿和三根腳拇指粗約六尺長的木棍,縱向為三道寬約一樣的竹篾。
馬架做好放在堂中,先由蘆笙手吹祭馬調,然後將遺體放在馬架上,再將馬架捲成筒狀,把遺體包裹在馬架中心,用兩節麻布穿過木桿將馬架吊在正堂靠牆的位置,約與人胸同高。
辦喪期間,一切活動都在馬架旁進行。 出殯那天清早,將馬架移到屋外的空地,苗族稱為“出場”。這天,要宰牛殺豬祭獻死者。
午過發喪,將遺體抬到墓地。安葬。挖好墓穴後,將送葬隊伍帶去的木棺散板在墓穴里組裝好,再將馬架解開,搬出遺體移入木棺中,合上棺蓋,掩土安埋,壘墳。最後,用刀將馬架砍開,將零散的木桿、竹篾等放置於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