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風埡山洞

上風埡山洞

宜昌市鐵路壩往北,過望洲崗、夜明珠、蝦子溝、小溪塔,沿宜興路繼續向北走,到夷陵區黃花鄉的路邊,一個洞敞開著,洞口積水成潭,長滿青草野花。這就是“上風埡山洞”,洞所在的狹窄山地是上風埡,距離鐵路壩22公里。

簡介,歷史,珍貴遺蹟,

簡介

“埡”,字典的解釋是“兩山之間的狹窄地方”,上風埡就是這樣一個狹窄的地方。1909年,川漢鐵路的鐵軌鋪到了上風埡,在山腰開挖了近三公里的隧道,這個隧道就是著名的 “上風埡山洞”,隧道內高大氣派,每一塊磚塊,每一方石頭,以及磚石之間勾縫的白水泥,都清晰可見。但就在這個地方,川漢鐵路再也沒前進一步了。“上風埡山洞”成了舊中國川漢鐵路夢的墓穴,同時也是一座民族崛起夢的紀念碑。
上風埡山峒上風埡山峒

歷史

2010年,正好是上風埡山洞100歲。在這樣的一處角落,這樣一個幽深的洞穴,為了民族崛起,在寂寞中等了一百年,直到爛泥淤積,雜草叢生。
川漢鐵路選擇了一條繞道腹地河谷的線路,絕大部分路基,都是沿河而築。當時條件有限,施工攪拌“洋灰”需要水,築路工人生活也需要水,更為重要的是,河溝本來就是繞山而過,可以讓工程的難度降低。當年,來自全國各地的築路工人集結於此,操著南腔北調,用原始的工具開挖現代化的鐵道隧洞,其艱難可想而知。
當川漢鐵路曲曲折折延伸到上風埡,一座大山擋在面前,無論如何也繞不開了,怎么辦?只能在山腰開挖近三公里的隧洞,至北面的山腳,這個隧洞就是“上風埡山洞”,它是川漢鐵路的一座里程碑。
1911年5月,清政府突然宣布鐵路取消商辦,收歸國有,隨即,“保路運動”爆發,工程停頓。因此,這裡也就成了川漢鐵路已鋪鐵軌的終點。從此之後,它就沒有再進一步。
宜萬鐵路宜萬鐵路
值得欣慰的是,正線全長377公里的宜萬鐵路,從2003年12月1日開工建設,到2010年12月22日正式投入運營,終於圓了上風埡的百年夢想。

珍貴遺蹟

上風埡隧道口鐫刻有川漢鐵路駐宜昌總理李稷勛的題字“上風埡山峒”五個大字,上款有“宣統二年六月”字樣,下款落“秀山李稷勛題”,並有兩枚印章刻文“李稷勛印”、“戊戌傳臚”。道口建築及李稷勛題刻至今仍完好無損。2009年9月,李稷勛的孫女、年已64歲高齡的李宗逸女士,專程從美國風塵僕僕回國,尋根問祖,並在有她祖父題刻的洞口留影。
2006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將上風埡隧道列入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予以公布保護。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上風埡隧道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稷勛題刻李稷勛題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