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村(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橫溪鎮下轄村)

上街村(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橫溪鎮下轄村)

2015年列入市級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的鄞州區橫溪鎮上街村,地處金峨山北麓,橫溪鎮南端。金鵝湖水經乾坑溪穿村而過,一支向西北流去,另一支向東流淌,與後寺河合流後,向北流入前塘河。全村311戶,852人,以王姓為主,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260人,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上街村的黃泥莊、石馬地、西岙三個自然村,因建造橫溪水庫而移民搬遷,留下王家自然村尚在原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街村
  • 下轄地區:黃泥莊、石馬地、西岙
  • 地理位置: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橫溪鎮
  • 人口:852人
王家大屋,國家級非遺,

王家大屋

據史料記載,王家王氏是漢代郡守王拴之後,原世居山西太原,北宋末年,為避戰亂而南遷,於南宋紹興8年(公元1139年)遷居橫溪。期間,“治垣屋,設山莊,辦私塾,修宗譜,”耕讀傳家,子孫繁衍迅速。至明清時,橫溪王家已是名聞四周的南鄉首富。
目前,人們所見的王家大宅,為清乾隆年間由進士王銓首建,其子朝議大夫王天奇和奉直大夫王天木及後人擴建而成。在族人中又稱“安房大廳”,是王氏的“均”、“和”、“安”三房中的安房後人所居。它由前廳、中堂、後堂三進兩廂構成。整座建築沿中軸線左右對稱而築,中間及兩廂分隔著10餘只開井,大廳兩廂又由各處牆門組成。精美的窗雕,恢宏大氣的建築構件,隨處可見。安房後人陸續建起了“立房”、“得房”、“良房”等18房大宅,與王氏宗祠珠樹堂、倫敘堂以及寒岩草堂等組成了王氏龐大的建築群。所以,世有“管江杜家谷,橫溪王家屋”之稱。
上街村
現存王家大屋占地近2萬平方米,有明清及民國建築近300間。那一個個合院式風格、風火牆阻隔、馬頭牆高聳的大大小小院落,或前後串聯,或左右並聯,密不可分,粘連一起,令人驚嘆。可惜的是,部分建築已嚴重損壞,寒岩草堂也已不存。
山環水抱,人傑地靈。據《王氏宗譜》記載,自乾隆至光緒初,安房就出了23名國學生,18名郎官,7名大夫級官員。近現代,還有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長王仲珠先生、浙大教授王德漢先生、正始先賢王興邦先生等著名人物。

國家級非遺

上街村一村有兩個“非遺”。一個是市級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水火流星;另一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朱金漆木雕。記者走進位於金鵝湖下的朱金漆木雕藝術館。青磚白牆的藝術館內,設了綜藝廳、史料廳、花轎廳、流程廳、造像廳,不但有圖片,有實物,還有工人師傅在雕刻。
據史料記載,朱金漆木雕約有千年歷史。漢唐以後,隨著木結構建築的發展,彩漆和貼金並用的裝飾建築木雕應運而生。主要特色是,依靠貼金箔和漆朱紅來進行裝飾,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貼金和描花等十分講究,具有富麗堂皇的效果。
朱金漆木雕傳承人陳蓋洪從事這一行已有30餘年,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熟悉每一道操作工序,是該工藝傳承人中的佼佼者。2005年,他協助市“非遺保護中心”完成朱金漆木製作工藝流程編寫,成功地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萬工花轎是寧波朱金漆木雕的代表作。安放在藝術館的那頂花轎,在百年老樟木上,雕刻了318個千姿百態的人物、386隻飛禽走獸及多種吉祥圖案,耗費工時8000多工。花轎還採用了榫卯結構,其中238個配件能拆卸。2009年10月,這頂重達200公斤的花轎,拆散裝箱後運送到北京參評,榮獲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