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碾頭村

上碾頭村位於海陽市中部偏西,隸屬朱吳鎮,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1公里, 全村轄區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2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碾頭村
  • 面積:4.7平方公里
  • 人口:1060人(2002年)
  • 耕地面積:142公頃
基本概況,大事記,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于姓兄弟二人從桃林村遷此建村。因以製做石碾為生,為這一帶制碾之始,故命村名為碾頭。後兄弟分居,又建一村,本村因居白沙河上游,遂稱上碾頭村。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王姓14世祖王九街,自萊陽縣北麓村遷入。後有叢、姜、孫、張等姓自外村遷來定居。 上碾頭村位於海陽市中部偏西,地處東經121°03′,北緯36°51′。西北與湖河頭村隔山相望,東北與寶玉石村接壤,西南與下碾頭村相連。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芋頭、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404戶,106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9‰。有王、於、張、姜、叢、孫、楊、辛等8姓,人口較多的是于姓。2人為佤族,其餘均為漢族。

大事記

1929年部分村民參加紅槍會組織,攻打國民黨駐夏澤部隊,犧牲8人。 1942年5月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3年本村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0年設立集市。 2000年建水庫2座。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9年,成立上碾頭國小,時有學生50人。1978年,村投資4000元,修建新校舍。至1985年,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1988年,改為學區國小。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2000年,有教職工11人,學生180餘人。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35人。 1984年,村購買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2002年,人均糧食52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16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153輛,機車47輛,電話73部,彩電241台,電冰櫃17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住房破舊。建國後,住房逐年翻新。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8平方米,擴大到20平方米。1983年,投資4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9年,投資3.5萬元,修建水庫和山路。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57公斤,總產4.2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03公斤,總產15.18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374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83公斤,總產達50萬公斤。 1984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栽植蘋果樹,主要品種有紅富士、喬納金、紅星、北斗等。1999年,發展蔬菜大棚6個。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570萬元,其中農業283萬元,林業7萬元,畜牧養殖業270萬元,其它收入10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只有小手工業,主要生產麻布、網扣、網花等,收入僅夠自給。後來又辦起了粉坊、油坊,規模不大,收入微薄。1984年,村集體建麵粉廠,工人25人。1988年,聯營建起磨板廠,從業人員60人,當年工業產值47.2萬元。20世紀90年代末,發展起毛衫加工業。 2002年,第二產業總收入280萬元,其中工業180萬元,建築業100萬元。 第三產業1952年,辦起了供銷合作社代銷店。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電氣焊、農機維修、運輸和商飲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達200人,收入465萬元,其中運輸業105萬元,商飲業360萬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4年,於學水和於孟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最早的黨員。同年,成立黨支部。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里成立了2個互助組。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9名黨員。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61人。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於學水、於學海、於孟國、於恆堂、孫忠恕、於恆甫、于吉茂、於學利、於學起。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成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成立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恢復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孟國、於恆堂、於保奎、于吉茂、於學利、於學進、於學齋、李翠花、于吉恆、姜福、叢玉明、於學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