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石田螺,中藥名。為水龍骨科伏石蕨屬植物倒卵葉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C. Presl的全草。植物倒卵葉伏石蕨,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具有清肺止咳,涼血止血,通絡止痛,清熱解毒之功效。主治肺癰,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風濕疼痛,牙痛,痢疾,風疹,皮膚濕癢,惡瘡腫癤,梅毒。
基本介紹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辛、微苦,性涼。
歸經
入肺、肝、胃經。
功效
清肺止咳,涼血止血,通絡止痛,清熱解毒。
主治
肺癰,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風濕疼痛,牙痛,痢疾,風疹,皮膚濕癢,惡瘡腫癤,梅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8g,鮮品60-120g;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炮製
採集加工:全年可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倒卵葉伏石蕨,別名兩廣伏石蕨《海南植物志》。附生小形植株。根莖纖細,長而橫生,疏被淡褐色、鑽形鱗片,粗篩孔狀,全緣。葉遠生,二型;營養葉的葉柄極短;葉片卵形、倒卵形至長圓形,基部短楔形而略下延於葉柄;孢子葉狹縮呈狹舌狀,連短柄長3-4cm,寬2-3mm,葉肉質,淡綠色,乾後褐色,光滑或疏被褐色卵形鱗片,乾後葉邊反卷;葉脈不明顯,連結成整齊的網眼,每網眼內有單一棒狀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線形,位於中脈與葉緣之間,成熟後加寬。
生長環境
附生於林中樹幹上,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