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盤石村

上盤石村

上盤石村是位於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東的人口數量約在2000人左右的村莊,村內有鐵路公路穿過,交通方便。

2019年1月,上盤石村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盤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巨城鎮東
  • 人口:2000人
歷史記載,明清老宅,人文薈萃,古村新貌,

歷史記載

古代設盤石關。《平定州志·關梁志》載:“盤石關在州東北七十里,一名石門口,通正定府平山縣界。”並載清乾隆知州曾尚增過盤石關避雨後,留下七絕詩《盤石關》一首:“盤石關前石路微,離離黃葉小村稀。斜陽忽出奇峰影,千疊晴雲屋上飛。”這是一幅午後雨過乍晴的盤石關初秋美景圖。
《平定縣地名志》中說:“下盤石,因村居峽谷,四面環山,方位在上盤石東,桃河下游而故名。 ”又說:“桃河南北皆山,地勢險要,與上盤石中間通道上有盤石關,與娘子關並重,為歷代行師要衝。”
陽泉市藏書家杜錫著《三餘隨筆》里的《也說古州第一村——盤石》一文,引據出土竹書《穆天子傳》和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其中都提及過井陘盤石地域事件。並說:“盤石村位於桃河畔,自古即為交通要隘之一,以前曾設有盤石關,清代乾隆、鹹豐年間常有戍兵駐守。相傳戰國時齊宣王的王后鐘離春下關西,經過盤石的關峪口(即盤石關),見有蠍精傷人,用神術除其害。北齊武平四年(公元572年)雕造石佛像以鎮之。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重建橋閣,以通道路。”
《平定縣誌》古村名考:“盤石,據《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於公元前994年出巡,‘觴天子於盤石之上’,就在這個地方,後分為上盤石、下盤石兩村”。
《穆天子傳》是敘述周朝第五代國王滿(穆王)於公元前994年,率領七萃之士,駕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駿馬,由造父駕車,伯夭作嚮導,從宗周出發,越過漳水,經由河宗、陽紆、群玉山等地,西至西王母之邦,和西王母宴飲酬酢。宗周也稱成周,就是今河南洛陽。郭沫若在《中國史稿》中寫到:“穆王自成周啟程,渡河沿太行山西側,經過漳水,盤石(今山西平定東)等地,越鈃山(今河北井陘西)沿滹沱河北岸西行……”《穆天子傳》卷一:“ 戊寅,天子北征,乃絕漳水,庚辰,觴天子於盤石之上,天子乃奏廣樂,載立不捨。”明代大詩人王世貞在平定寫的詩中有“地輸神瀵為湯沐,石拂鈞天奏帝台”,也說的是周穆王在盤石奏樂的事。盤石的出現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是平定地區最早見於典籍的村莊。
北齊武平四年(公元573年),盤石就有石刻留存於世,落款為“般石村邑”。般石就是盤石,武平四年至今1437年書寫村名均未變更。盤石自古就是都的所在地,屬平定州安平鄉管轄。從現存的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和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的碑刻中看,安平鄉、盤石都建制最遲也在北宋時就已存在。依據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平定州志》記載: “盤石都統上盤石、下盤石、程家莊、小串、小西街、張家嶺、武莊、塔堰、岩會,計九屯。”九屯內上盤石、下盤石、程家莊、張家嶺、武莊、塔堰、岩會等七屯現今名、地依舊,沒大變化。
小串屯,《平定縣地名志》介紹:前、中、 後小川,民國30年(1941)以前為一村(前小川)。“因地勢皆川,曾為串,因‘串’與‘川’諧音,以訛傳訛,遂演變為川。”《平定州志》載:“小串屯,州東南七十五里。”與今前小川地理位置相符。從以上資料看,小串屯應是民國30年(公元1941年)前小川村。
小西街,娘子關鎮城西村西半部,至今仍稱為小西街。州志載:“城西屯,州東八十五里……小西街,州東八十五里”。城西村小西街的“雲樓閣”,樓上樓下有多塊碑刻都記述為“盤石都”。村中老人講:村里分梁姓和康姓,梁姓居住在村西,為小西街,屬盤石都。康姓居住在村東,為城西,屬承天都。一村兩都管轄,實為罕見。現今,村西居民在祭奠亡故老人時,還要在焚燒的紙上書寫“盤石都×××收”,可見歷史痕跡是多么深刻。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州改縣,實行區村制。區下為治村,也稱鄉。治村再管居村,也稱保甲。居村下分閭,閭下為鄰,由鄰管戶。平定分五個區,盤石鄉屬第五區(娘子關)管轄。盤石鄉所轄上盤石、下盤石、岩會、西武莊(西武莊轄東武莊、西塔堰、東塔堰、程家莊)等村。
盤石關建築在兩座山中間,東邊的山叫“標台山”,西邊的山叫“福堂山”。兩山中間是山洪河溝,河溝上建有石碹扁橋通行。順扁橋往上走約三四十丈石砌緩坡路,就是盤石關的關門閣樓。這關閣比平定古州城的東門略低一點,但整座閣樓頗具匠心。閣的牆體與閣碹都是一色細鑿方石,閣上樓牆皆用磨平青磚,白灰勾縫。閣樓房頂是五檀四椽出檐,四角掛風鈴。關閣樓坐北朝南,閣門東有石台階上樓,樓門朝東開。進到樓內,有南北窗戶,窗欞格是長方形中配有萬字。樓中間原有觀音菩薩泥塑像,據說是辛亥革命時期“破除迷信”打了,只剩下泥像背靠的木屏。關閣樓西邊,下臨懸崖,東邊緊貼通天的陡峭的山崖。只有過盤石關一條石砌通道。關外東邊石崖上雕刻著許多石佛像。關閣樓兩邊石縫隙中長著許多四季常青的翠綠柏樹。風吹柏梢蕭蕭鳴叫,風擺風鈴叮叮作響,似是“風蕭蕭兮,金戈鉞斧相碰鳴”的勝師在過關。這盤石關不僅物景美麗,而且還有許多美妙的傳說故事。
走進山清水秀的上盤石村,處處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傳統民居。一處處院牆,一座座院門,飄逸出濃郁的農家生活氣息,在村子東頭的一塊空地上,矗立著一座孤獨的石窯洞。這座窯洞為全石結構,沒有屋檐,沒有女兒牆,只在南向開著一門一窗。門、窗的框線是用規整而平滑的條石環繞,雙扇板門和格線狀的窗牖,使它看起來十分普通。屋頂南向留出三個排雨水的石槽,探出牆身一尺有餘。除了門窗條石外,其餘各處的石牆都是用不很規則的毛坯石壘砌。四面牆身向中心傾靠,收分明顯。整個古窯洞給人一種沉靜安詳的古樸之美。雖然牆身上沒有任何雕刻的圖案或紋飾,但是其工程的體量感和施工難度可以推測,當初的房主是一位很有經濟實力的人物。
這座古窯洞是一座橫窯,所謂橫窯就是進門後的縱深處向左右延伸,前牆(開有門窗的牆體)和後牆是承重的支點。那么,這座窯洞建於什麼時期呢?我們根據已知的桃葉坡明代嘉靖時期和東峪井村明代萬曆時期的幾座窯洞特徵,來比對分析它,由此認定,下盤石村的這座窯洞建於明代早期甚至元代的末期。它可能是陽泉地區已知的最古老的民居了。
明中晚期的石窯洞,有三個重要特徵:一是門窗的頂部有通長的磚質屋檐;二是門窗框條石上均雕有精緻圖案或者人字形的條紋;三是在門楣上方砌有人工燒制的青磚,儘管面積很小,但裝飾效果很好,顯得十分奢侈。然而,上盤石村的古窯洞並不具備三條特徵之一,因此斷定它的建造年代要比明中期推前至少百餘年。
古老的上盤石村,至今仍保留原生態的古代民居和廟宇,樸實的鄉情流淌在每一位村民的心間,當你漫步在寧靜的村間小巷時,你會遇到一雙雙溫情而善良的眼睛,他們不時流露出對你的善意,也包含有一絲隱隱的驕傲。
上盤石村

明清老宅

上盤石村裡有四十多處明清古建築。其中比較典型的是積善堂宅院、 一心堂宅院和晉源永大院。積善堂位於村中心當街東段。此院坐南朝北,為村中第一大宅院。根據積善堂大門上石刻,該院建於清道光六年(1826),距今已有180多年歷史。積善堂建築為鳳凰展翅,一門雙院。大門建於寬大的青石台基之上,門墩石上臥有一對精雕石獅(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大門後豎有一把120斤重的大刀,為樊家祖上所用,解放後上繳政府。門樓上楣原掛有《騎尉第》旌匾,兩廂屋檐下鑲掛著各種讚譽的牌匾。進入大門分別為東、西二門,二門內各有一座過庭式院落。過庭北面是廂房,出檐、迴廊、明柱,建於青石台基之上(1954~1980年曾是村供銷社之處)。廂房對面為三門,三門正對坐南朝北的正宅。正宅出檐、迴廊、明柱。廊台下是東、西配房與暖閣。東、西院落均有後院、配院不等。整個積善堂宅院布局整齊、對稱合理、宏偉高雅,實為典型的清代建築精品。住戶為了方便,對院內房屋進行了部分改造,使院落建築風格遭到不同程度地損毀。
一心堂,村人也稱窯院家,是本村清末民初時期最大的財主。一心堂興盛時期,上下鄰村遠至神子山、柏井均有他家的田地,畝數達千畝以上。清末時期一心堂先人王作禮(村人稱老白),開始了新宅的建設。新宅位於北巷東,碾坡西,現稱窯院巷東頭。此宅坐北朝南,是二進式過庭院落。大門與二門之間為過庭,東、西各有一處南廂房用於待客。其中東廂房臥榻前簾鑲有“琴棋書畫、祥雲寶瓶”等精美木雕。二門抽屜馬面石上的浮雕“孔雀回頭看牡丹”、“喜鵲蹬梅”等也是罕見的精品。石雕上牡丹花瓣瓣凸出,葉莖紋脈清晰可見。最絕之處是孔雀尾的羽毛,如絲線並排,根根鮮艷。古人為了保護這一精品,整塊浮雕都塗有明臘,光滑可鑑。風雨無情、歲月悠悠,現今臘層多有剝落,急待保護。二門內為里院,正北是上院,一排三眼坐北朝南窯洞。下院東為瓦房、西為橫窯。一心堂,整體建築對稱,整齊,用料精細、考究。主建築外另有後院、場院等。

人文薈萃


環境造就人的秉性,巍巍青龍山、滾滾桃河水創造了盤石厚重淳樸的文化,貧瘠的土地、生活的艱辛,凝鑄了盤石人睿智、開拓、進取、剛直的性格。“為士者,修身謹行,顯聞於世;從軍者,進退坐作,不避艱險”(村白楊墳老碑記)。金末、元初時期就有先民王天輔兄弟五人苦讀詩書,精練武功,顯聞於世,其中四人在外為官的佳話。明、清兩朝,金榜題名的進士、舉人,千總、騎尉更是名聲遠揚。僅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到道光二十七年(1847)79年間,有記載的進士與舉人七名,至今還有“父子進士、兄弟同科”的牌樓留存於世。近代仁人志士更是層出不窮,有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民國志士、開明鄉紳;有血灑疆場,為國捐軀的革命英烈;有久經考驗的革命前輩、黨的高級軍政幹部、巾幗英豪;有發明創造,業績昭著的國家功臣、省、部級勞模、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和眾多的工程、經濟、文化、教育類高、中級人員,可謂人才薈萃,群星燦爛。其中比較突出的有中共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山西省原省長、中共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王謙,中國人民解放軍計畫生育辦公室原主任王子青女士,抗美援朝戰爭榮中立一等功的王三牛,多次榮獲“山西省勞動模範”、“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全國技術能手”(江澤民題)的高級鉗工技師王海春等。

古村新貌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農村非常關心,上盤石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高速發展階段。從土地改革、互助組、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到改革開放、土地承包,村裡面貌不斷增新,村民經濟收入逐年提高。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村黨支部、村委會領導下,勤勞智慧的上盤石人民,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取得了重大成就。
首先,解決了千年糧荒問題。上盤石地處大山,土地貧瘠,糧荒是祖輩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千年難題,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全村人民抱著“改天換地,人定勝天,叫河水讓路,荒灘變良田”的決心,硬是人挖肩挑,經過8年奮戰在桃河兩岸建起了兩條大壩。一條是在與岩會村交界處的風寨坡開始,沿著桃河右岸一直修到村東葫蘆嶺下近4000米左右,同時為白娘公路築好了路基和護衛了村莊。另一條是從村西的大灣開始沿著桃河左邊修到村北的板石角約2000餘米。兩條大壩共圍堰造水澆地800多畝。糧食畝產量達到一千多斤以上,上盤石從此擺脫糧荒的困擾。現今大灣到板石角大壩好似一條長長的青龍,臥於桃河中央,把整個桃河河床一分兩半。東邊是滔滔的河水,西邊為滾滾的麥浪,甚是壯觀。
其次,解決了村民飲水問題。上盤石雖在桃河岸邊,但由於桃河屬季節性河流,每到冬春時節,人畜飲水就成為一大難題。歷年來,村里挖井、修水池,但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1965年,在時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處常務書記,村人王謙的協調下,由省里派鑽井隊為上盤石打下了平定農村地區第一口深水井,從此解決了村民的飲水問題。此後,村里依靠深井水發展了菜園,安裝了自來水等。
第三,修建了大量的公用建築。有占地2600平米的村國小校,建築面積260多平米的新舞台,建築面積510平米的村委會辦公樓,建築面積200多平米的新供銷社,建築面積約350多平方米的大石窯。特別是在學大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運動中,在村東利用天然土坡傍坡而建的64眼排窯,更是上盤石村一道風景線。人們一走進古道,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青色石窯,樸素而美觀。
改革開放後,盤石面貌煥然一新,圍著太行山生態旅遊的發展,村里展開了吃、住、行、喝、摘、娛等項目的農家樂活動。
吃———吃農家飯,以自產蔬菜、小雜糧為主,綠色食品,新鮮可口。
住———住民居窯洞,冬暖、夏涼,環保自然,清潔舒適。
行———登青龍山、攀鐵索橋、探仙人洞,徒步旅行,邊觀邊照,其樂融融。
喝———喝山泉水,領略天然礦泉水的清涼解乏之功。
摘———自摘生態園區內水果與農產品,喜啥摘啥。
娛———開展社火、歌舞、威風鑼鼓、體育比賽、釣魚、賞花、娛樂等。
上盤石村
上盤石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