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發能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岩腳村委會
- 人口數量:330人
- 國土面積:0.72 km
- 海拔:1485 m
上發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岩腳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該村位於仁和鎮東邊,距離岩腳村委會1 公里,距離仁和鎮6公里。國土面積0.72平方公里,海拔1,485.00米,年平均氣溫20.00 ℃,年...
發電廠自然村隸屬於芒市鎮中東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自然村。位於芒市鎮東邊,距離中東村委會18公里,距離芒市鎮11公里。國土面積6.76平方公里,海拔900米,年平均氣溫19.5 ℃,年降水量1476毫米,適宜種植茶葉、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368畝,其中人均耕地0.69畝;有林地11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17戶,...
上發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駕車鄉迤石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駕車鄉西邊,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駕車鄉12公里。國土面積1.44平方公里,海拔2500米,年平均氣溫15 ℃,年降水量148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122.97畝,其中人均耕地0.62畝;有林地1300畝。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
上發戛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那灑鎮維莫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那灑鎮北邊,距離村委會12.00 公里,距離鎮18.00公里。國土面積1.88平方公里,海拔1,655.00米,年平均氣溫16.00 ℃,年降水量1,2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189.00畝,其中人均耕地0.61畝;有林地1,...
上發早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者兔鄉那耐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位於鄉西北邊,距離村委會10.00 公里,距離鄉35.00公里。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8戶,有鄉村人口352人,其中農業人口352人,勞動力18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0人。村情概況 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7萬元,農民人均...
上發魚洞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興街鎮,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4.00公里,距離鎮18.00公里, 國土面積1.47平方公里,海拔1398.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1210.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10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7畝;有林地2019.1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4...
下發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馬關縣仁和鎮岩腳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仁和鎮東邊,距離岩腳村委會1 公里,距離仁和鎮6公里。國土面積0.57平方公里,海拔1,37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 ℃,年降水量1,400.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253.00畝,其中人均耕地1.50畝;有林地600.00畝。全村...
訓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威遠鎮訓崗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村委會2公里,距鎮政府32公里。國土面積2.18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9.1℃,年降水量1341.8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
帽角山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平川鎮帽角山村,屬於山區。位於平川鎮北邊,帽角山村委會所在地,距離平川鎮9公里,(是村委會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海拔2200米,年平均氣溫16.5 ℃,年降水量63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324畝,其中:人均耕地1.44畝;有林地5794.7...
矣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樹皮彝族鄉小壩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樹皮鄉政府東北邊,距小壩心村委會6公里,距樹皮鄉政府24公里。國土面積10.38平方公里,海拔1962米,年平均氣溫14.9℃,年降水量1187.1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2,887.56畝,其中人均耕地7.30畝;有林地9,045.90...
街上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角奎鎮發達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角奎鎮東邊,距離發達村委會1公里,距離 鎮16公里。國土面積2.72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年平均氣溫16.7 ℃,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968畝,其中人均耕地1.98畝;有林地1,508.5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馮家隊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馬街鄉品樂村委會,屬於山區。該村位於馬街鄉西南邊,距離村委會6.5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6公里。國土面積0.58平方公里。村情概況 該村 海拔1360米,年平均氣溫16.20℃,年降水量1344毫米,適宜種植花椒、雜豆等農作物。有耕地88畝,其中人均耕地1.05畝...
路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雅邑鎮南谷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西北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鄉政府28公里,國土面積0.5平方公里。村情概況 該村海拔1180米,年平均氣溫21 ℃,年降水量146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100畝,其中人均耕地1畝;有林地516.8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2019年10月,北海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鄉村振興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農業農村局印發通知,選定營盤鎮某自然村進行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北海市財政局對該村創建示範村建設給予經費支持,並於2020年5月下達專項資金至鐵山港區財政局。徐振能等人在項目具體實施過程中,對項目推進不重視,不作為、慢作為,導致前期...
原來在八十年還有少量的狼群出沒,沒有幾年,人類趕走了他,都生存在文化和無野獸的自然村。張氏歷史悠久,枝葉繁茂,人才輩出,家傳之寶世間罕有,各方藝人才貫古今。相傳張姓來源於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先祖黃帝第五子之孫“揮”英勇善戰,發明了弓箭,因而黃帝賜姓“張”,張揮便成了天下張姓人的先祖。張姓和“...
迤沙拉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自然村。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518戶224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全村總人數的96%。迤沙拉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稱,言其在彝寨中,歷史悠久、文化輝煌、人口興旺、經濟發達……迤沙拉談經古樂與麗江納西古樂、大理洞經音樂同屬一脈,均系古時的宮廷音樂演變而來。此中既有道家崇尚天地...
榮家的老家在無錫榮巷,位於無錫市西郊。其祖先種稻植桑,以忠厚傳家,於明代正統初年從金陵遷來,形成上榮、中榮、下榮三個自然村,直到民國初年才正式建鎮。現在的榮巷已經併入市區,但仍保留了一條約400米長的老街,沿街還有150多組青磚黛瓦的老房子。榮氏鼻祖,榮啟期(前571——474年)字昌伯,春秋時期郕國...
後王圈王姓過河東形成王海子地段,韓祠以西一部分與韓家交情不錯的原居戶仍沿用韓圈名,演變成三家旗號,但依然築成一村,混居一塊沒有界線,自古團結對外,分則力衰,合則力強。解放後的說法是三個自然村,還發了三塊石碑,三塊石碑背面簡史沒一個是正確的,進一步造成意識形態混亂。鑒於此,對於梳理村莊歷史...
劉亞樓故居位於福建省武平縣湘店鄉湘洋村上月形自然村,主體建築由大廳、門樓、照壁、側房、門坪、半月形池塘等組成,整個建築群占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200平方米。建築核心部分是眾廳。眾廳由上下廳、通道、天井、東西廂房組成。一條鵝卵石鋪砌的通道,通向左右廂房。紀念館 劉亞樓紀念館位於福建省武平縣...
黎寨(番茅)位於通什市郊,沿著南聖河北岸走2公里便是。這兒周圍群山滴翠,田疇連片,一派田園風光,是黎胞聚居的自然村。原是“合畝制”的村落,尚成片地保留著傳統的船型茅屋。黎寨婦女精於紡織和刺繡,憑著靈巧的雙手,用簡單的工具便可織出精美圖案的頭巾、上衣、石榴裙等黎錦民族工藝品。寨里黎胞能歌善舞,...
東引島, 亦稱為東引,是中國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東引鄉的主島嶼,東引島上有南澳、北澳、獅子村、西引三家村等四個自然村。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其主權,東引島劃入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馬祖鄉,1958年,宣布東引島為中國領海基點之一。東引島舊稱“東涌島”,屬於馬祖列島,分為東引、西引 (又名清水島)兩...
宮莊村的小伙子們又走出家門支援城市建設,創造人生價值。通過各自的努力,都成了一個個名副其實的小老闆。此時宮莊村有成了遠近聞名的老闆村,成為巨野縣所轄行政村中最盛產“老闆”的自然村。農業發展 在農業方面,該鄉立足本地實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初步形成了蘋果、棉花、...
民國6年(1917),南砂林氏又於頭沖河瀕臨出海口的濱海沙灘上創村,取名“敬業里”,民國11年(1922)8月2日,因遭颱風海潮襲擊,房屋掃蕩殆盡,僅仔幾十根石柱直指蒼天,故名石丁,現稱石丁村。明德、石丁、寨內、大洲、溝內、四份等自然村都隸屬南砂鄉,1954年從南砂鄉劃出,與南畔洲合稱新聯鄉。1961...
2000年有居民1304戶,3423人,轄3個行政村,有6個自然村。自然景觀 小洋山除豐富的人文景觀外,自然石景風光頗稱獨特。著名景點為石龍、小觀音山摩崖群兩處,其他有姐妹石、高泥奇沙、烏龜石等。石龍景點位島東部的大城子山中,為嵊泗第二大石之奇觀。進山步步有景,遊人首先看見烏龜石,石重數噸,斜依崖頂而...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轄行政村。位於西藏林芝市巴宜區中南部,林芝鎮東北部318國道沿線。2014年9月,全村共有77戶365人。素有“核桃村”之稱。2019年7月28日,真巴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行政區劃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轄行政村,轄真巴自然村和嘎拉自然村。地理環境 位於西藏林芝市...
位於浙江省溫州市龍港市,片區下屬社區有老陡門社區、永安社區、舥艚社區、友誼社區、臨港社區、林家莊社區、浹底社區、爐頭社區、方城浦社區、七星社區、新橋社區、金家沿社區、中段社區、馬北社區、陳處社區、永興社區、龍華社區、倪家堡社區、九龍河社區、黃庫社區、三園社區等21個社區37個自然村,總人口5.78...
嶄山灣是慶陽市慶城縣慶城縣慶城鎮南五里坡行政村中的一個自然村!該村位於慶城縣城的東南,該村的名字是傳說中得來的,大概記得是傳說周朝是周武王當時駐紮在現在的慶城縣,當時的縣城周邊全被現在的馬蓮河水圍繞這,當時人們進出縣城要划船,在當時只要依(法)發洪水縣城就被淹!當時周武王就想了個辦法,帶領民眾...
這是一個有1635戶,總人口有6166人的自然村。潯埔村於2003年改為社區。現潯埔社區設七個居民小組,(片區)組長由黃玉華、張琴、黃秋明、黃應、謝里、黃章招、黃竹卿等擔任。黨支部黨員有79人。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共11人。現社區內擁有社區辦公大樓壹幢,有國小、幼稚園、衛生所等三處文教衛生設施。社區現有海洋...
原由橋頭、寮仔、瓦浪、博社、城仔等村落組成的多村落格局,因他姓陸續遷出,僅博社這個古村落保存下來,其它村落均為消失,挖掘時還能找到瓦片或舊牆腳,現有四個自然村。博社鄉屬單姓村,全村皆為蔡氏一家,有二萬多人。博社始祖蔡登瀛之孫蔡班其子孫於明洪武初年遷居下灶。蔡登瀛傳下的裔孫於元、明、清、...
明朝永樂二年(1404),永樂四年(1406)分別從山西雲南縣(小雲南)、山西洪洞縣槐樹底遷徙移來倆李姓漢族人家在此定居。因定居小珠山東北側,處於珠山山脈流域的下游,故名為下莊。這裡自然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珠山山脈由西向東形成流向的河流,使居住環境背水臨流,以河為界,下莊分為兩個自然村,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