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疏請許大臣寧告終喪是出自《後漢·陳忠傳》的故事。
臣聞之《孝經》(袁宏《紀》作「昔先王孝治天下」)始於愛親,終於哀戚。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尊卑貴賤,其義一也。夫父母於子,同氣異息,一體而分,三年乃免於懷抱。先聖緣人情而著其節,制服二十五月,是以《春秋》臣有大喪,君三年不呼其門,閔子雖要服事,以赴公難,退而致位,以究私恩,故稱「君使之非也,臣行之禮也」。周室陵遲,禮制不序,《蓼莪》之人,作詩自傷曰:「瓶之罄矣,惟之恥。」言己不得終竟子道者,亦上之恥也。高祖受命,蕭何創製,大臣有寧告之科,合於致憂之義。建武之初,新承大亂,凡諸國政,多趣簡易,大臣既不得告寧,而群司營祿念私,鮮循三年之喪,以報顧復之恩者。禮義之方,實為雕損(袁宏《紀》此下有「然仁道無遠,弘之即是」)。大漢之興,雖承衰敝,而先王之制,稍以施行。故籍田之耕,起於孝文;孝廉之貢,發於孝武;郊祀之禮,定於元、成;三雍之序,備於顯宗;大臣終喪,成乎陛下。聖功美業,靡以尚茲。孟子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臣願陛下登高背望,以甘陵之思,揆度臣子之心,則海內鹹(袁宏《紀》作「則海內群生,各得其所。(《後漢·陳忠傳》)又見袁宏《後漢紀》十七,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