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良臣諫章奏本
-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 頁數:379頁
- ISBN:7807242574
- 品牌:京華出版社
- 作者:秦榆
-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1日
- 開本:16開
- 定價:35.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賢臣的為官心態;不怕殺頭冒死進諫,這是良將的為官之道;能把事情辦得更好自己又能得到君主的信任這是聰明臣子的諫章技巧。
中國的歷朝歷代中曾經湧現出無數賢臣良將,他們憑著一顆火熱的愛心冒著各種風險向皇上諫章奏本,希望藉此來改變國家的命運,他們的精神將永垂千古。
本書內容廣泛,既有文臣武將所作,也有地方官員所作,雖然官銜大小不等,諫章奏本表達的意思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情之真,其言之摯,令人為之動容。相信讀者看過後,都會為賢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感嘆。
中國的歷朝歷代中曾經湧現出無數賢臣良將,他們憑著一顆火熱的愛心冒著各種風險向皇上諫章奏本,希望藉此來改變國家的命運,他們的精神將永垂千古。
本書內容廣泛,既有文臣武將所作,也有地方官員所作,雖然官銜大小不等,諫章奏本表達的意思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情之真,其言之摯,令人為之動容。相信讀者看過後,都會為賢臣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感嘆。
圖書目錄
《左傳》
宮之奇諫假道
《國語》
召公諫厲王止謗
范蠡不許吳成
晏 嬰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諫章
景公所愛馬死欲誅圉人晏子諫章
景公欲以人禮葬走狗晏子諫章
景公養勇士三人無君臣之義晏子諫章
景公問廉政而長久晏子
對以其行水也章
《孔子家語》
相魯
孟軻
梁惠王章句下選
公孫丑章句上選
朦文公章句下選
離婁章句下選
列禦寇
楊朱篇
莊周
說劍
呂不韋
任數
不二
執
《戰國策》
蘇秦始將連橫
張儀說秦王
鄒忌修八尺有餘
齊人有馮諼者
武靈王平晝閒居
趙太后新用事
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
蘇秦
說齊宣王
說楚威王
蘇代一
見燕王
張儀
說魏王
說楚王
黃歇
上書秦昭王
范睢
上秦昭王書
蔡澤一
說應侯
樂毅
報遺燕惠王書
魯仲連
連遺燕將書
李斯
諫逐客書
上秦二世書
張蒼
奏淮南王不法事
酈食其
說齊王
劉 濞
發使遺諸侯王書
賈誼
解縣
諫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
上疏陳政事
上疏請封建子弟
晁錯
言太子知術數疏
上書言兵事
賈 山
至言
鄒 陽
諫吳王書
獄中上書自明
枚乘
上書諫吳王
上書重諫吳王
路溫舒
上書言宜尚德緩刑
劉勝
聞樂對
司馬相如
上書諫獵
公孫弘
元光五年舉賢良對策
上疏言治道
杜欽
說大將軍王鳳
杜業
上書追劾翟方進
嚴助
諭意淮南王
吾丘壽王
諫請勿禁弓矢
主父偃
諫伐匈奴
徐樂
上書言安危之要
嚴安
上書言世務
終軍
就獲白麟奇木上疏
王 褒
聖主得賢臣頌
劉 安
諫伐閩越
東方朔
諫除上林苑
梅福
上書言王鳳專擅
楊 敞
奏廢昌邑王
王駿
諭指淮陽王欽
趙充國
上書謝罪因陳兵利害
條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狀
王吉
上疏諫昌邑王
禹貢
上書乞骸骨
鮑宣
上書諫哀帝
韋玄成
奏議禮儀
匡衡
禱高祖孝文孝武廟
上疏言政治得失
上疏言治性正家
杜鄴
諫王音與成都侯王商善
魏相
上書諫擊匈奴右地
翼奉
因災異應詔上封事
上疏請徙都洛陽
張敞
為霍氏上封事
王尊
奏劾匡衡
劉 輔
就成帝欲立趙婕妤為後上疏
辛慶忌
上書理劉輔
王嘉
上疏請養材
諫封董賢事
因日食舉直言上封事
師丹
上書言封丁傅
平 當
上書請復太上皇寢廟園
揚雄
上書諫勿許單于朝
嚴尤
諫王莽
薛 宣
上疏言治道
解光
奏劾趙皇后姊妹
耿育
上疏請寬趙氏
張竦
為陳崇草奏稱莽功德
士伍尊一
上書請復丙吉後爵邑
薄 昭
與淮南王書
王章
上封事論王風不可任用
王鳳
上疏乞骸骨
劉 向
極諫用外戚封事
劉蒼
上書諫獵
南北郊冕服議
劉 暢
上疏辭謝和帝
伏湛
上疏諫征彭寵
伏隆
被執遣間使上書
移檄告郡國
張純
奏除親廟
奏行稀袷祭
寇 榮
上書陳情
徐延
遠讒諛之人疏
朱 勃
詣闕訟馬援冤書
魯恭
擊匈奴上疏
桓譚
復上疏駁讖緯
馮衍
上疏自陳
田 邑
報馮衍書
何敞
上封事言諸竇
郎頡
上書對七事
王 充
刺孟篇
襄楷
上疏言天災人事
杜詩
上疏求降避功比
朱浮
上疏責帝怠於政
上疏論國學
樊準
上疏請興儒學
楊終
建初元年大旱上書
誡馬寥書
翟酗
上安帝疏涑寵外戚
梁統
刑罰務中疏
鄭興
說更始西都長安
范升
追稱祭尊舊功
賈 逵
條奏《左氏傳》長義
丁 鴻
日食上封事
班彪
就太子教育上言
班 固
奏記東平王蒼
第五倫
抑損後族權勢疏
上疏褒稱盛美以勸成風德
上疏論竇憲
朱穆
諫梁冀
陳寵
宜改前世苟俗疏
陳 忠
上疏豫通帝意
清盜源疏
上疏請許大臣寧告終喪
班超
開西域疏
霍謂
奏記大將軍梁商
臧昱
上書訟第五種冤
胡 廣
上疏駁左雄察舉之制
袁安
上封事諫立北單于
陳龜
拜度遼將軍臨行前上疏
楊震
諫為王聖修第疏
楊賜
蛇變上封事
上疏諫封爵過差游觀過度
劉 陶
上疏陳事
陳要急八事疏
劉瑜
舉賢良方正上書陳事
謝弼
上封事陳得失
傅燮
上疏言宦官之禍
張衡
上疏陳事
馬 融
上疏乞自效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
應詔上疏指陳政要
左雄
上疏陳政事
復諫
黃瓊
上疏請行籍田禮
疾篤上疏
李固
諫梁商
梁冀
誅李固疏
史 弼
就渤海王悝不法上封事
盧植
獻書規竇武
皇甫規
求自效疏
上疏言羌事
張奐
上言東羌事
陳蕃
諫封賞內寵疏
理李膺等疏
上竇太后疏
竇武
諫黨事疏
孔融
崇國防疏
報曹操書
荀或
諫曹操書
公孫瓚
表袁紹罪狀
袁紹
上書自訟
袁術
討曹操檄
劉 表
與袁譚書
審 配
致袁譚書
孫策
諫袁術僭號
審 忠
就災異上書
呂 強
上疏陳事
孔僖
上書自訟
班昭
上太后書
陳 忠
上疏宜置敦煌校尉
杜林
上疏議郊祀故事
爰延
星變上封事
宮之奇諫假道
《國語》
召公諫厲王止謗
范蠡不許吳成
晏 嬰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諫章
景公所愛馬死欲誅圉人晏子諫章
景公欲以人禮葬走狗晏子諫章
景公養勇士三人無君臣之義晏子諫章
景公問廉政而長久晏子
對以其行水也章
《孔子家語》
相魯
孟軻
梁惠王章句下選
公孫丑章句上選
朦文公章句下選
離婁章句下選
列禦寇
楊朱篇
莊周
說劍
呂不韋
任數
不二
執
《戰國策》
蘇秦始將連橫
張儀說秦王
鄒忌修八尺有餘
齊人有馮諼者
武靈王平晝閒居
趙太后新用事
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
蘇秦
說齊宣王
說楚威王
蘇代一
見燕王
張儀
說魏王
說楚王
黃歇
上書秦昭王
范睢
上秦昭王書
蔡澤一
說應侯
樂毅
報遺燕惠王書
魯仲連
連遺燕將書
李斯
諫逐客書
上秦二世書
張蒼
奏淮南王不法事
酈食其
說齊王
劉 濞
發使遺諸侯王書
賈誼
解縣
諫除盜鑄錢令使民放鑄
上疏陳政事
上疏請封建子弟
晁錯
言太子知術數疏
上書言兵事
賈 山
至言
鄒 陽
諫吳王書
獄中上書自明
枚乘
上書諫吳王
上書重諫吳王
路溫舒
上書言宜尚德緩刑
劉勝
聞樂對
司馬相如
上書諫獵
公孫弘
元光五年舉賢良對策
上疏言治道
杜欽
說大將軍王鳳
杜業
上書追劾翟方進
嚴助
諭意淮南王
吾丘壽王
諫請勿禁弓矢
主父偃
諫伐匈奴
徐樂
上書言安危之要
嚴安
上書言世務
終軍
就獲白麟奇木上疏
王 褒
聖主得賢臣頌
劉 安
諫伐閩越
東方朔
諫除上林苑
梅福
上書言王鳳專擅
楊 敞
奏廢昌邑王
王駿
諭指淮陽王欽
趙充國
上書謝罪因陳兵利害
條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狀
王吉
上疏諫昌邑王
禹貢
上書乞骸骨
鮑宣
上書諫哀帝
韋玄成
奏議禮儀
匡衡
禱高祖孝文孝武廟
上疏言政治得失
上疏言治性正家
杜鄴
諫王音與成都侯王商善
魏相
上書諫擊匈奴右地
翼奉
因災異應詔上封事
上疏請徙都洛陽
張敞
為霍氏上封事
王尊
奏劾匡衡
劉 輔
就成帝欲立趙婕妤為後上疏
辛慶忌
上書理劉輔
王嘉
上疏請養材
諫封董賢事
因日食舉直言上封事
師丹
上書言封丁傅
平 當
上書請復太上皇寢廟園
揚雄
上書諫勿許單于朝
嚴尤
諫王莽
薛 宣
上疏言治道
解光
奏劾趙皇后姊妹
耿育
上疏請寬趙氏
張竦
為陳崇草奏稱莽功德
士伍尊一
上書請復丙吉後爵邑
薄 昭
與淮南王書
王章
上封事論王風不可任用
王鳳
上疏乞骸骨
劉 向
極諫用外戚封事
劉蒼
上書諫獵
南北郊冕服議
劉 暢
上疏辭謝和帝
伏湛
上疏諫征彭寵
伏隆
被執遣間使上書
移檄告郡國
張純
奏除親廟
奏行稀袷祭
寇 榮
上書陳情
徐延
遠讒諛之人疏
朱 勃
詣闕訟馬援冤書
魯恭
擊匈奴上疏
桓譚
復上疏駁讖緯
馮衍
上疏自陳
田 邑
報馮衍書
何敞
上封事言諸竇
郎頡
上書對七事
王 充
刺孟篇
襄楷
上疏言天災人事
杜詩
上疏求降避功比
朱浮
上疏責帝怠於政
上疏論國學
樊準
上疏請興儒學
楊終
建初元年大旱上書
誡馬寥書
翟酗
上安帝疏涑寵外戚
梁統
刑罰務中疏
鄭興
說更始西都長安
范升
追稱祭尊舊功
賈 逵
條奏《左氏傳》長義
丁 鴻
日食上封事
班彪
就太子教育上言
班 固
奏記東平王蒼
第五倫
抑損後族權勢疏
上疏褒稱盛美以勸成風德
上疏論竇憲
朱穆
諫梁冀
陳寵
宜改前世苟俗疏
陳 忠
上疏豫通帝意
清盜源疏
上疏請許大臣寧告終喪
班超
開西域疏
霍謂
奏記大將軍梁商
臧昱
上書訟第五種冤
胡 廣
上疏駁左雄察舉之制
袁安
上封事諫立北單于
陳龜
拜度遼將軍臨行前上疏
楊震
諫為王聖修第疏
楊賜
蛇變上封事
上疏諫封爵過差游觀過度
劉 陶
上疏陳事
陳要急八事疏
劉瑜
舉賢良方正上書陳事
謝弼
上封事陳得失
傅燮
上疏言宦官之禍
張衡
上疏陳事
馬 融
上疏乞自效
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
應詔上疏指陳政要
左雄
上疏陳政事
復諫
黃瓊
上疏請行籍田禮
疾篤上疏
李固
諫梁商
梁冀
誅李固疏
史 弼
就渤海王悝不法上封事
盧植
獻書規竇武
皇甫規
求自效疏
上疏言羌事
張奐
上言東羌事
陳蕃
諫封賞內寵疏
理李膺等疏
上竇太后疏
竇武
諫黨事疏
孔融
崇國防疏
報曹操書
荀或
諫曹操書
公孫瓚
表袁紹罪狀
袁紹
上書自訟
袁術
討曹操檄
劉 表
與袁譚書
審 配
致袁譚書
孫策
諫袁術僭號
審 忠
就災異上書
呂 強
上疏陳事
孔僖
上書自訟
班昭
上太后書
陳 忠
上疏宜置敦煌校尉
杜林
上疏議郊祀故事
爰延
星變上封事
文摘
書摘
滕文公章句下選
一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
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
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三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
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
,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陰既遠,鳥獸之
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污池,民無所安息;
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
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
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書》曰
:‘丕顯哉,文王謨!丕承者,武王烈!佑啟我後人,鹹以正無缺。,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
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
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
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
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
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
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
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達於其政。聖人復起
,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
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
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敲行,放淫辭,以承三
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P18-19
滕文公章句下選
一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
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
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三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
之時,水逆行,泛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
。《書》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
,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陰既遠,鳥獸之
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污池,民無所安息;
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又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
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
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書》曰
:‘丕顯哉,文王謨!丕承者,武王烈!佑啟我後人,鹹以正無缺。,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
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
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
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
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
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
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閒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
辭,邪說者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達於其政。聖人復起
,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
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
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敲行,放淫辭,以承三
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