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又稱上海青萎蔫病。上海青出苗後或上海青6~7葉期,在莖基部近地面處產生水漬狀斑,後縊縮折倒或萎蔫,濕度大時病部或土表生白色棉絮狀物,即病菌菌絲、孢囊梗和孢子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青猝倒病
- 症狀 :在莖基部近地面處產生水漬狀斑
- 又稱:上海青萎蔫病
- 病原:瓜果腐霉
症狀 又稱上海青萎蔫病。上海青出苗後或上海青6~7葉期,在莖基部近地面處產生水漬狀斑,後縊縮折倒或萎蔫,濕度大時病部或土表生白色棉絮狀物,即病菌菌絲、孢囊梗和孢子囊。
病原Pythium aphanidermature (Eds.) Fitzp.稱瓜果腐霉;P.diclinum Tokunaga稱異絲腐霉;P.dissotocum Drechsler稱寬雄腐霉;P.irregulare稱畸雌腐霉;P.spinosum Sawada稱刺腐霉,均屬卵菌。此外Alternaria brassicicola (Schw.) Wilts稱甘藍鏈格孢也是該病病原。瓜果腐霉見蕹菜猝倒病;異絲腐霉 菌落在PDA培養基上呈外密內疏圈狀,在PCA上呈近似放射狀;孢子囊菌絲狀,具膨大或稍膨大的側枝,頂生或間生;藏卵器球形,頂生或間生,偶見2~4個串生,大小15~24微米,每個藏卵器具雄器1~2個,具柄,異絲生,大小7.8~15.2×5.3~7.5微米;卵孢子單個存在,大小11~18.2微米,不滿器。寬雄腐霉 在PDA上菌絲疏密呈圈狀,在PCA上呈放射狀,無氣生菌絲。孢子囊絲狀或略膨大呈分枝狀,泄管長,頂端形成泡囊。藏卵器球形至亞球形,頂生或間生,頂生時頂端常具1段處延菌絲,直徑20~24.5微米,每器具雄器1~4個,多同絲生,偶見異絲生,形狀為鐮刀狀至長卵形,具短柄,常見2雄器著生在藏卵器柄的同一部位;卵孢子球形至亞球形,壁光滑,不滿器至近滿器,直徑18.5~22微米。適溫25℃,最高35℃、最低 5℃,在5~20℃釋放遊動孢子。此外Alternaria brassicicola除引起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以外,在繁殖種子過程中,該菌可在幼苗乃至種子上群集,帶菌率高達37~62%,成為重要種傳病害,不僅影響採種質量,帶菌種子發芽後還會發生猝倒病。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P. aphanidermatum等腐黴菌引起猝倒病,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層越冬,並在土中長期存活。翌春,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以遊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以遊動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間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產出孢子囊及遊動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濺附到貼近地面的根莖上引致更嚴重的損失。病菌侵入後,在皮層薄壁細胞中擴展,菌絲蔓延於細胞間或細胞內,後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長適宜地溫15~16℃,溫度高於30℃受到抑制;適宜發病地溫10℃,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動,尤其是育苗期出現低溫、高濕條件,利於發病。當幼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紮實之前是感病期。這時真葉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連陰天或寒流侵襲,地溫低,光合作用弱,幼苗呼吸作用增強,消耗加大,致幼莖細胞伸長,細胞壁變薄病菌乘機侵入。因此,該病主要在幼苗長出1~2片葉發生。福州地區3~6月播種的都會發病,尤以3~4月育苗或棚室地熱線溫床育苗易發病,該病發生情況與苗床小氣候關係密切,其中主要是濕度、苗床低洼、播種過密不通風、澆水過量床土濕度大、苗床過熱易發病。反季節栽培或夏季苗床遇有低溫高濕天氣或時晴時雨發病重。A. brassicicola是由帶菌種子傳播的,種子發芽後引致幼苗染病,一般本田期不產生明顯的症狀,但種子上的病菌可在植株上增殖或群集,引起上海青等十字花科蔬菜生長後期或採種株爆發嚴重的病害,尤其是南方氣溫高、雨量多的地區或反季節栽培該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 (1)對P. aphanidermatum嗜高溫菌引起猝倒病為主的地區,可用0.2%的 40%拌種雙粉劑拌種或土壤處理。藥劑處理土壤方法為培育壯苗防止猝倒病,播種後應蓋一層營養土,澆足水後蓋膜保溫保濕,出苗後噴0.2%~0.3%的磷酸二氫鉀2~3次,增強抗病力,必要時可噴灑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對A.brassicicola引起的猝倒病,提倡用0.2~0.3%的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70%代森錳鋅乾懸粉劑或60%防霉寶(多菌靈鹽酸鹽)超微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效優於土壤處理或澆灌。(3)必要時澆灌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