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政權建置志

《上海舊政權建置志》是2001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舊政權建置志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目錄,華亭建縣以前,華亭建縣至上海建市前,

目錄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建置與境域
第二章行政機構
第三章議事機構
第四章治安與審判機構
第五章軍事機構
第六章人物
專記租界機構
附錄
編後記 《上海舊政權建置志》編纂審定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華亭建縣以前

上海地區在春秋時屬吳國。戰國初,越滅吳,地屬越。戰國中期後屬楚。秦朝平定江南後置會稽郡,所轄婁縣,今松江、青浦北境屬之;長水縣(秦末改由拳縣),今青浦西南和松江西境屬之;海鹽縣,今金山、奉賢二縣及松江南境屬之。
西漢時,今上海地區分屬揚州刺史部會稽郡。西漢初,區境屬吳王劉濞封地。後劉濞叛亂,被平定後,這一地區復歸會稽郡。東漢分浙西為吳郡,浙東為會稽郡,由拳、海鹽、婁縣屬吳郡。三國時,區境分屬吳國揚州吳郡之由拳、海鹽、婁縣,由拳先後改名禾興、嘉興。
西晉時,區境仍分屬揚州吳郡之嘉興、海鹽、婁縣。東晉時,吳郡改為吳國,嘉興、海鹽、婁縣三縣屬之。南朝時期,區境郡縣建置變遷頻繁。劉宋改吳國為吳郡。梁裁婁縣,併入信義縣,隸信義郡,旋分信義縣的原婁縣部分,建崑山縣,今松江西部屬之;又析海鹽縣東北境先後置前京、胥浦兩縣,隸信義郡,旋改隸吳郡,今松江南部屬之。
唐朝改吳郡為蘇州,廢信義郡,將海鹽縣併入杭州鹽官縣,區境分屬蘇州吳縣、崑山縣和杭州鹽官縣。

華亭建縣至上海建市前

唐天寶十年(751年),吳郡太守趙居貞奏劃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置華亭縣,轄境相當於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華亭縣境東西長160里,南北闊173里。東至海80里,西至平江府(今蘇州)長洲縣界80里,南至海90里,以小官浦為界,北至平江府崑山縣界80里,東南到明州(今寧波)界90里,西南到海鹽縣界60里,東北到平江府崑山縣界110里,西北到平江府崑山縣界150里。
唐代吳淞江故道以北地區屬崑山縣。乾元二年(759年),改吳郡為蘇州。華亭、崑山縣遂屬蘇州。五代時,華亭縣先後隸屬於吳越國之開元府、中吳軍(蘇州)、秀州。崑山縣仍屬蘇州。
宋代華亭縣所轄鄉數較唐時大減,由原來的22個減至13個。南宋紹熙《雲間志》所列華亭縣鄉里凡13鄉、44里,具體如下,西北:集賢鄉,下轄四里,集賢、萬安、美賢、清德;海隅鄉,下轄二里,蘊土、漢成。北:新江鄉,下轄二里,新江、崧宅。東北:華亭鄉,下轄二里,華亭、旗亭;北亭鄉,下轄三里,崧子、北亭、封林。西:修竹鄉,下轄三里,濮陽、儀鳳、驅塘。東:長人鄉,下轄三里,長人、將軍、高陽。西南:胥浦鄉,下轄五里,胥浦、壇浦、平江、朱涇、治宅;風涇鄉,下轄三里,風涇、塗繆、養民;高昌鄉,下轄四里,高昌、盤龍、橫塘、三林。東南:白砂鄉,下轄三里,白砂、九棱、橫林;仙山鄉,下轄六里,仙山、顧亭、新涇、柘湖、少平、臨湖;雲間鄉,下轄四里,招賢、白薴、雲間、小平。
北宋時期,華亭縣屬兩浙路秀州,崑山縣屬蘇州(後改平江府)。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為嘉興府,華亭縣屬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析崑山縣東五鄉置嘉定縣,與華亭縣同隸平江府。至此,上海地區有華亭、嘉定兩個縣治,其轄境以當時的松江(後稱吳淞江)為界,南為華亭,北為嘉定。兩宋時,已成陸的崇明地區屬淮南東路通州海門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隸嘉興路,領華亭縣;昇平江府為平江路,嘉定縣屬之;置崇明州,隸揚州路。一年後,華亭府改名松江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經元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分華亭縣東北境設上海縣,屬松江府。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縣正式設立。到元代後期,上海地區為一府二縣二州格局,即松江府及所屬華亭縣、上海縣與嘉定州、崇明州。
明初降嘉定州、崇明州為縣。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金山衛,隸中軍都督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析華亭縣之修竹、華亭二鄉、上海縣之新江、北亭、海隅三鄉置青浦縣,縣治設青龍鎮。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青浦縣撤銷,縣境仍歸華亭、上海二縣。萬曆元年(1573年)重設青浦縣,並移縣治於唐行鎮。至明代後期,上海地區為松江府及所屬華亭、上海、青浦三縣,以及屬於蘇州府的嘉定、崇明二縣,總體為五縣一衛格局。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經松江知府李正華奏準,析華亭之楓涇、胥浦二鄉及集賢、華亭、修竹、新江四鄉之半置婁縣,隸松江府。雍正二年(1724年),經兩江總督查弼納奏準,析嘉定之守信、依仁、循義、樂智四鄉為寶山縣,治所吳淞所城,分青浦縣北亭、新江二鄉置福泉縣,與青浦縣同治。雍正四年(1726年)析華亭縣雲間、白沙二鄉之大半置奉賢縣,治所南橋鎮,後移青城所城;分婁縣楓涇、胥浦二鄉為金山縣,治所金山衛城,後移朱涇鎮;析上海縣長人鄉大半置南匯縣,治所南匯嘴所城;雍正八年(1730年)置太通道,轄太倉、通州二直隸州,駐崇明縣。乾隆六年(1741年)裁撤。乾隆八年(1743年),復併入青浦縣。乾隆十五年(1750年)裁金山衛。嘉慶十年(1805年),割上海縣高昌鄉與南匯縣長人鄉之一部分置川沙撫民廳,治所川沙城。
順治年間,清廷在蘇州,松江兩府派設道員,稱蘇松兵巡道,駐於太倉州。康熙二年(1663年),隨著常州府的併入,改設分守蘇松常道,移駐蘇州。雍正八年(1730年),蘇松道加兵備銜移駐上海,因此被稱為上海道。乾隆元年(1736年)蘇松道添轄太倉州,稱分巡蘇松太兵備道。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根據中英《南京條約》,上海被開闢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國居留地辟設,後稱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辟設。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併為英美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美租界改稱國際公共租界。公共租界的行政機構稱工部局,法租界的行政機構稱公董局。租界辟設以後,不斷擴展,到民國3年(1914年),公共租界與法租界總面積達48653畝。19世紀60年代以後,租界地區逐漸成為上海市區的主體部分。民國32年(1943年),兩租界從法律意義上被中國收回,但當時仍在汪偽政權統治之下。民國34年(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兩租界被國民政府正式接收。
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決定撤道、裁府、州、廳,上海地區廢除上海道,裁松江府、太倉州、改川沙撫民廳為川沙縣,婁縣併入華亭縣。上海地區的十縣,即上海、華亭、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與崇明,均隸江蘇省。民國2年(1913年),中央政府頒布《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規定實行省、道、縣三級行政區劃體制。民國3年1月(1914年1月),華亭縣改名松江縣。5月,江蘇省劃分為金陵、蘇常、滬海、淮揚、徐海五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太倉、嘉定、寶山、崇明、海門等十二縣。民國13年(1924年),占據上海的北洋軍閥將領孫傳芳擬劃上海縣城區、寶山縣吳淞鎮及附近地區為淞滬特別市區。翌年,江蘇省決定以上海為特別市,直屬中央。民國15年(1926年),淞滬商埠督辦公署在上海縣龍華鎮成立,轄上海縣全境及寶山縣吳淞市及江灣、殷行、彭浦、真如、高橋等五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