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視覺復明臨床醫學中心

2002年上海市視覺復明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和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眼科組成。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由“東方一隻眼”美譽的趙東生教授於1949年創立,並在我國首先開創視網膜脫離手術。成為以開展複雜性視網膜脫離、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中西醫結合眼底病診治為特色、白內障、青光眼、角膜移植等眼表疾病等,形成全面發展的眼科專業學科。

中心介紹,主任介紹,專業特色,

中心介紹

1985年成立上海市眼科研究所。1986年開始研究生教學,屬上海醫科大學眼科博士點。1995年成為上海市眼科醫學領先重點學科。1998年上海市科委在我院眼科成立上海市眼底病重點實驗室,成為市科委6個醫學實驗室之一。2001年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醫院,2002年批准成為上海交通大學眼科學博士點。經過近十年來政府的重點投資建設,目前學科在玻璃體視網膜眼底疾病的診治研究上,居國內領先地位。
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上海市視覺復明臨床醫學中心(市十醫院部分)負責人盛敏傑。近10年內主攻眼前段各種疾病的治療。其中最擅長的是具有近30年傳統特色的各類角膜移植(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板層角膜移植,人工角膜移植)、白內障手術治療(包括獲上海臨床醫療成果獎的角膜移植和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體移植三聯手術)、眼表疾病、青光眼、角膜幹細胞移植等上述疾病的診療上積累多年臨床經驗,已確立目前在國內的領先地位。本中心在全眼球中期保存的角膜及移植術獲2001年度上海市臨床醫學成果三等獎的技術支持下,已經建立起眼球庫,最大程度地保證角膜移植病人的復明需求,眼庫還負責培訓眼科手術醫生和進行科學研究等任務。
上海市視覺復明臨床醫學中心
中心五年規劃(2002—2006)及預期效果,建成一流管理,一流設施,一流學術,一流科技,富有特色的亞洲一流的視覺復明臨床醫學中心,使之成為國內眼前後段疾病防治的臨床實踐、學術交流、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的國內基地。

主任介紹

張皙 交通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眼科博士後流動站導師,擅長視網膜脫離、眼外傷以及眼底病的診斷與研究,精於玻璃體視網膜手術,在眼科界享有相當的威望。1985年在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院眼科、1988~1989年在美國西弗及尼亞大學眼科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眼科委員、眼底病學組副組長,上海醫學會眼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高評審委員暨眼科組組長,美國視覺與眼科研究學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衛生部項目同行評議專家。目前還擔任了上海市第十屆政協常委。1990年率先研製成功國產C3F8氣體,填補國內空白,獲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三等獎,聯合國TIPS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C3F8氣體包裝”獲國家發明專利。先後獲得上海市首屆臨床醫療成果一等獎和上海市醫療成果三等獎,2000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許迅教授,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導師。1983年畢業於原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199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眼科系大英國協碩士學位,同年赴美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眼科中心作訪問學者。現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上海市眼科臨床醫學中心-上海市視覺復明中心主任、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治》負責人、上海市醫學會眼科分會委員暨青年學組組長、玻璃體手術學組副組長、上海市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眼科組成員、首批入選上海市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中華眼科雜誌》、《中國實用眼科雜誌》、《眼科學報》等專業雜誌編委。許迅教授主要從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複雜性視網膜脫離等玻璃體視網膜疾病外科及臨床基礎研究,涉及的領域包括分子生物學、動物模型及臨床藥理等。其研究課題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997年首批入選上海市衛生系統百名優秀學科帶頭人培養計畫。《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機理研究》、《雙環扎治療復發性視網膜脫離》等課題多次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獎等。《後鞏膜加壓裝置》2000年獲得中國專利。迄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

專業特色

目前重點開展以複雜性視網膜脫離、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中西醫結合眼底病、複雜性眼外傷、為主的玻璃體視網膜眼底疾病的診治,同時廣泛開展白內障超聲乳化、青光眼、角膜移植、幹細胞和羊膜移植、眼腫瘤等各種手術。
四十年代末,由"東方一隻眼"趙東生教授在我國首先開創視網膜脫離的診治和手術,成為我國眼科視網膜手術的奠基人。張皙教授首創兩針氣液交換法治療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90年代開展玻璃體替代物及小包裝研究,推廣套用到28個省市的256家單位,2萬餘例,填補國內外空白;開展複雜性視網膜脫離診治研究,使手術成功率提高到96%,處於國際先進水平;90年代末開展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機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