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工程志

上海市政工程志

1958年,國務院將原隸屬江蘇省10個縣劃入上海市。上海便在市區外圍新辟吳淞、北新涇、彭浦、漕河涇等近郊工業區及嘉定、安亭、閔行、松江等衛星城鎮,在工業區內修築道路17條;同時闢築、改建由市區向外輻射通達這些新區的滬閔路、龍吳路、共和新路、逸仙路、曹安路等幹道。1959年,在中山南路、中山西路、中山北路的基礎上,拓寬並改建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中山環路。70年代,配合打浦路隧道開通,浦江兩岸修築相應的連線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政工程志
  • 第一篇:市區道路
  • 第三篇:市區橋樑、立交
  • 第二篇:公路
目錄,市區道路,

目錄

序 凡例
總述 大事記
第四篇城市排水
第五篇越江隧道
第六篇地下鐵道
第七篇市政工程管理
第八篇材料、製品、機具供應
第九篇科學技術
第十篇教育
第十一篇人物 專記
附錄 編後記
《上海市政工程志》修編審定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市區道路

清嘉慶年間,上海城廂已有60餘條路,形成方格式街坊路網,一般為人、轎通行道路;東門內外沿黃浦江邊一帶,已形成繁盛的碼頭商貿區。
鴉片戰爭後,上海列為通商口岸,自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英、美、法相繼辟設租界。次年,英租界闢築界路(今河南中路),即上海租界第一條道路。19世紀40年代末,英、法租界擴占至泥城浜(今西藏中路)、周涇(今西藏南路)。在界內相繼闢築花園弄(今南京東路東段)、教會路(今福州路)、公館馬路(今金陵東路)、百老匯路(今大名路)、天潼路、吳淞路等一批近代道路,形成中心商貿區。
自19世紀60年代初起,租界當局乘太平軍迫近上海之際,以軍隊開赴前線修築軍路之名,越界築路。後又多次以各種藉口向外擴張。
公共租界東擴西伸。在蘇州河以北,自虹口港向東修築東百老匯路(今東大名路)、東熙華德路(今東長治路)、楊樹浦路和巴達維亞路(今平涼路),至19世紀末東擴到楊樹浦港(今蘭州路)一帶。20世紀初,又修築華德路(今長陽路),並將楊樹浦路、平涼路繼續東伸至楊樹浦底,擴展到楊樹浦地區。在蘇州河以南,越泥城浜向西修築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至19世紀末已西抵卡德路(今石門二路)一帶。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填泥城浜築成西藏路(今西藏中路)、築憶定盤路(今江蘇路)和勞勃生路(今長壽路),擴展到靜安寺以西、滬杭鐵路以東大片地區。與此同時,法租界大舉西擴,越周涇修筑西江路(今淮海路)等,至19世紀末擴展到呂班路(今重慶南路)。從20世紀初開始,又對徐家匯以東地區大規模越界築路,繼續西伸。同期,填周涇浜築成今西藏南路,與公共租界聯合填沒洋涇浜和北長浜築成今延安東路、延安中路和金陵西路。至20世紀20年代已西伸抵徐家匯大部分地區,北於靜安寺一帶與公共租界接壤。
租界道路規劃寬度,同治二年(1863年)為6.7米,同治九年為12.2米,重要道路後增至18.3米、24.4米。由於租界大都由東向西擴張,故城市幹道東西向多於南北向;又因填浜依勢而成,道路線形彎曲;大多為煤渣彈街、碎石路面。光緒二十七年,上海出現汽車。光緒三十四年,開通有軌電車。宣統二年(191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在天潼路等路段試作瀝青表面處治。民國4年(1915年),在福建路鋪築水泥混凝土路面。民國7年,在北京路外灘至百老匯路(今大名路)鋪瀝青混凝土路面。從20世紀20年代起,租界地區的主要道路逐年改鋪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光緒二十二年,南市馬路工程局闢築沿浦外馬路(今中山南路),隨後陸續修建肇周路、麗園路、局門路等道路。光緒二十六年,閘北工程總局成立後,閘北地區先後修築主要道路15條。滬寧、滬杭鐵路建成,南、北火車站啟用後,鄰近的道路即成為出入上海的集散通道。民國2~3年,老城廂拆城填壕修築中華路、民國路(今人民路),使老城廂與租界聯繫在一起。民國17年,闢築中山路。翌年,上海特別市政府制訂並著手實施“大上海都市計畫”,在江灣新辟市中心區,修建以江灣五角場為中心的邯鄲路、翔閘路(今四平路)、黃興路等道路,在浦東修築浦東路(今浦東南路和浦東大道)。
至民國26年,在黃浦江與滬寧、滬杭鐵路環抱範圍內,東抵楊樹浦,西迄徐家匯,北至虹口公園及閘北中興路、交通路一帶上海建成區內,市區道路的總體骨架已基本形成。
抗日戰爭時期,閘北、南市等道路遭嚴重破壞。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上海市工務局重點治理被戰火損毀的區域幹道,其他道路僅略事修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海的城市建設,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為生產服務,為勞動人民服務的方針指引下,在原有基礎上部分調整市區道路布局,採取辟通、拓寬、改建等措施,首先拓寬新民路(今天目中路)及天目路(今天目東路),改建廣肇路(今天目西路),並新建長壽橋,使滬東、滬西工業區之間的往來車輛直接通達,毋須再繞道市中心。1952年,辟通西藏北路(新疆路至天目中路段);1957年,辟通河南南路,河南路成為貫聯南北幹道;陸續拓寬北京路、南京路、福州路等幾十處“瓶頸”路段,改善交通。
為改善勞動人民聚居地區的生活條件,市政府先後在藥水弄、蕃瓜弄、汪家弄等地區鋪築道路、闢建消防通道。1954~1957年,填沒肇嘉浜,建成園林式林蔭大道。1951~1958年,為配合曹楊、控江、長白、天山、宜川、日暉等工人新村的興建,先後闢築新村內部及與市中心區聯繫的道路73條。
隨著城市化面積不斷擴大,近郊地區的公路相應改建為市區道路,道路網路由建成區向四周輻射擴展。
進入80年代,在改革開放形勢下,市政工程建設資金,由單一的政府撥款改為多渠道籌措。市政府於1988年作出《關於近期改善市區道路的決定》,從而加快了城市道路建設。在十六鋪客運總站、上海火車站和虹橋國際機場建設時,拓寬、改建中山東二路(新開河至十六鋪段)、天目西路、恆豐路、石門二路、虹橋路、延安西路等道路。1992~1993年,在外灘交通綜合改造工程中,黃浦江防汛牆外移改建,綜合改建中山東一路和中山東二路,疏解南北交通、美化了外灘景點。1994年建成內環線,浦西段由高架路和地面道路組成,浦東段為地面道路。1995年底南北高架路竣工通車。長寧、虹口、盧灣、南市、靜安、普陀等6個區政府參與集資和主持改建6條主要幹道。
浦東地區於50年代初開始建造嶗山等新村,80年代,住宅建設步伐加快,規模擴大,先後闢築30條新村道路。90年代,浦東新區建設啟動後,首先拓寬、改建浦東南路和浦東大道。楊高路、東方路、浦建路、張楊路等幹道相繼進行大規模改建,1993、1994兩年連續實施了“七路”和“五路一橋”工程,在外高橋、金橋等開發區內也新建、改建一批道路。
1949年市區道路總長711.1公里,面積588.9萬平方米,到1995年底增為1633.3公里,1988.8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29.7%和237.7%。1949年市區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等高級路面總長233.2公里,至1995年底已增為1571公里,增長573.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