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於1994年。、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就已提出建構主義外語教學論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對外漢語教學論,編寫出版了漢語教材,1980年,上外憑藉第二語言教學優勢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並著手培養外漢師資,1994年,在校領導的關注與支持下,組建了以對外漢語系與留學生部為基礎的新型的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 機構類別:二級學院
  • 機構地點:上海外國語大學
  • 成立時間:1994年
院系簡介,教學科研,教學成果,發展現狀,

院系簡介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成立於1994年。上海外國語大學在對外漢語領域的研究與實踐由來已久。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就已提出建構主義外語教學論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對外漢語教學論,編寫出版了漢語教材,1980年,上外憑藉第二語言教學優勢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並著手培養外漢師資,1994年,在校領導的關注與支持下,組建了以對外漢語系與留學生部為基礎的新型的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現有教職員工43人,一半以上教師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對外漢語教師都持有外漢教師資格證書, 並具有豐富的在海外執教的經驗。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教學科研

學院成立以後,在傳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加大科研力度,確立三個科研重點,即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及與此相關的漢語本體研究、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中國文化研究。科研工作由點及面,全面鋪開,成果顯著。迄今為止,已出版專著三十餘部,其中多部作品榮獲國家級、省級優秀圖書獎。 在外漢教材編寫方面也頗見成效,承擔著國際合作編寫教材的項目和國家漢辦的教材規劃項目。目前,學院正組織力量編寫以建構主義第二語言教學論為指導思想的對外漢語系列教材,在適當時機,還將推出面向德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漢語主體教材。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教學成果

學院已擁有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專業碩士點和博士點,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點,並以相關學科為支撐,大力發展留學生漢語教學,從長、短期的漢語進修班,到留學生學歷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漢語教學模式,從本科生到碩士、博士等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建立了完整的學歷教育體系。1980年至今,先後有來自49個國家的留學生累計6071名,2002年度在校學生人數達到1167名,其中半年以上的長期生842名,2003年度漢語言本科專業學生共350名左右,占長期生的一半以上,長期留學生人數已超過上外全日制在校中國學生總人數的10%。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發展現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留學生本科教育,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多,學生分別來自日本、韓國、俄羅斯、烏克蘭、斯洛維尼亞、葡萄牙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學院以培養套用型、複合型外籍漢語人才為辦學宗旨,在漢語言本科專業基礎上先後開設漢語經貿、漢英雙語兩個複合型專業方向,漢日雙語、漢韓雙語等複合型專業方向也在積極籌備中。
此外,學院積極拓寬辦學渠道,採用“走出去”、“請進來”兩種模式,與海外大學進行雙邊或多邊合作,探索出獨具特色的留學生本科教育新道路。學院已與英國倫敦大學、日本法政大學、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澳大利亞模納士大學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合作項目成效顯著。 學院以實現教學規範化與管理制度化為目標,堅持“寬進嚴出”的原則,輔以“低汰高推”(即在低年級實行嚴格淘汰,不合格者留級及至退學;在高年級則全力推動學生克服困難,完成學業)的做法,與考勤制度、獎學金制度、班長班主任會議制度等各種制度相配合,確保本科畢業生的質量與數量。辦學至今,留學生課內成績、HSK成績達標率、畢業率逐年提高,已有7屆本科留學生獲得畢業文憑和學士學位證書。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