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雷射電漿研究所成立於2010年,是以雷射電漿理論和數值模擬、雷射電漿物理實驗、超快電子成像與診斷、高功率雷射技術四個主要研究方向的雷射電漿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交通大學雷射電漿研究所
- 成立時間:2010年
上海放請奔熱交通大學雷射電漿研究所目前有教師28名寒習,包括教授14人、特別(副)研究員10人。擁有多位傑出人才,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檔循凝者3人。
上海交通大學雷射電漿研究所致力於為我國科學家創造和開放可模擬大到高能天體、小到核內部的高能量密度實驗室環境,探索極端物質狀態下的科學未知,並積極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的相關學科研究方向,促進我國雷射電漿事業的長期持續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雷射電漿研究所目前科研用房超過3000 平方米,已建好裝修中雷射樓面積超過7000 平方米,正在建設同時具備超高空間分辨和時間分辨的高能粒子和輻射源大型實驗設施;已經擁有超快電子成像系統、高峰值功率(200TW、10Hz)飛秒雷射系統、高平均功率(20W、1kHz)飛秒鈦寶石雷射系統、高能泵浦雷射源、2萬億次高性能計算伺服器等大型儀器設備。
上海交通大學雷射電漿研究所在項目申報、平台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牽頭成立的IFSA協同創新中心是我國雷射聚變領域唯一的一拒愚霸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承擔科技部A類973項目1項、青年973項目1項、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1項,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獲得連續三期資助,“強雷射與電漿創新團試擔拳隊”入選科技部創新團隊,新增國防類重大專項重點項目3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畫1項。所打造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學科入選國防特色學科。自成立以來,發表SCI論文三百餘篇,其中在Nature Photonic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PRL、OPTICA等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厚料槳文求奔婆屑章40餘篇。2015年,張傑院士獲得國際雷射聚變領域最高獎項-愛德華·泰勒獎,這是我國科學家首次獲得此項榮譽,2016年,盛政明教授獲得全球華人物理與天文學會“亞洲成就獎”、嚮導教授獲教育部青年科學家獎。2017年,錢列加教授團隊獲得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雷射電漿研究所多項研究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與多家國際本領域主要相關機構,如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英國盧瑟福實驗室(RAL)、日本大阪大學雷射工程研究所(ILE)等在聯合研究、學生培養方面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成功舉辦了多個本領域的國際重要專業學術會議,展示了我國在雷射電漿領域日益增強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