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是國內最高水平的深海技術和裝備研究機構之一。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深海無人潛水器和水下作業裝備。水下工程研究所曾獨立或者牽頭完成十餘個大型潛水器和水下裝備的研製,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創造過國內水下裝備研製的多項紀錄。目前,水下工程研究所正承擔著大量國家大型潛水器的研製工作,是我國水下裝備重要的研製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
- 共有人員:90餘人
- 教授和研究員:7人
- 研究生:40餘人
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是國內最高水平的深海技術和裝備研究機構之一。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深海無人潛水器和水下作業裝備。水下工程研究所曾獨立或者牽頭完成十餘個大型潛水器和水下裝備的研製,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創造過國內水下裝備研製的多項紀錄。目前,水下工程研究所正承擔著大量國家大型潛水器的研製工作,是我國水下裝備重要的研製基地。
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是國內最高水平的深海技術和裝備研究機構之一。研究對象主要包括深海無人潛水器和水下作業裝備。水下工程研究所曾獨立或者牽頭完成十餘個...
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簡稱海科院)建於1978年,原名為交通部海上救撈科學研究院、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
現擔任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二級教授、院長,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海油上海交通大學深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評議...
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和第二軍醫大學海醫系聯合承辦。並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學會海洋工程專業學術委員會、中國航海學會救撈專業委員會、中華航海醫學...
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92年建成並通過國家驗收,依託於上海交通大學,1993年正式對外開放。實驗室以海洋工程水池為主體,與船模拖曳水池、空泡水筒、結構力學實驗室...
1988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本科學位,1994年和1997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1997.3 - 1997.11 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 (Chinese Underwater Technology...
吳國江,男,工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熱能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先後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水下熱能動力與裝置專業,東南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上海交通大學動力...
1959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後長期留校任教。現任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長、船舶與海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兼任7103深潛救生艇...
“海龍Ⅲ”是在中國大洋協會組織下、由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開發的勘查作業型無人纜控潛水器,也是中國“蛟龍探海”工程重點裝備。它最大作業水深6000米,具備...
上海交通大學水下工程研究所教授、“海龍2號”科研隊領隊朱繼懋介紹說,除了上述項目外,中國目前還正在研究下探深度達1萬米的無人遙控潛水器試驗裝置,該項目研究預計...
馮正平,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無人潛水器控制與導航技術,多水下機器人協調技術。...
萬德成,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水動力學中心主任。1987年萬德成從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系本科畢業後繼續在...
石中瑗,1932年10月生。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長期從事特殊環境生理學的研究,其領域涉及高原缺氧寒冷、海洋水下和沙漠生理等,取得了一批重大...
本標準起草單位: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交通部上海打撈局、交通部廣州打撈局、廣州潛水學校起草。荊岩林、洪曉楓、張輝、張延猛、張愛萍、黃耀平、周述...
本標準起草單位:廣州潛水學校、交通運輸部煙臺打撈局、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代吉...
澳大利亞Robert Wong教授、日本Mahito Kawashima教授、台灣牛柯琪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學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延猛教授當選學會副主席。我院高壓氧科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