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型車實驗室於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跨學科、跨學院創立,目前依託上海交通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和機械工程兩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以及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系統控制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上海市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與智慧型車輛有關的定位、導航、感知、控制等方面的理論研究,以及自主駕駛、輔助駕駛和協作駕駛等方面的套用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型車實驗室目前擁有固定人員5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講師、工程師各1名),在讀博士生、碩士生20多人。實驗室具有牢固的國際合作基礎,目前已與法國國家信息與自動化研究所、法國巴黎礦業大學、日本熊本大學、日本豐田工業大學、葡萄牙Coimbra大學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此外,還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以及北方車輛、四維圖新等國內汽車和交通行業知名企業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型車實驗室目前擁有實驗室面積200多平米,具有良好的智慧型車研究硬體條件和軟體條件,其中,硬體實驗平台包括CyberC3智慧型車4輛、CyberTiggo智慧型車1輛、CyberExpo智慧型車10輛、CyberSmart縮微車幾十輛,專業開發軟體包括RTMaps多感測器採集處理平台、PreScan輔助駕駛軟體仿真平台、CyberTORCS自主駕駛軟體仿真平台、CyberSmart縮微車仿真平台等。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型車實驗室自創立以來,圓滿完成了多項智慧型車方面的國際合作項目和上海市重點項目,積累了大量的研發經驗和創建了良好的實驗條件,獲得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2006年,國內首創了基於嵌入式視覺感知的縮微車,並於次年獲得了全國智慧型車競賽總冠軍;2007年,建立了基於車聯網的控制交通系統CTS(Cybernetic Transportation System),並在上海東方綠舟實現了國內首套示範性套用;2008年,提出了基於衝突表的智慧型車路口協調算法,基於該算法的CyberSmart系統獲得了當年飛思卡爾綠色套用大賽全球總冠軍和全國大學生智慧型汽車競賽創意組冠軍;2009年,提出了面向城市環境的多種智慧型車定位導航方法,綜合使用GPS、視覺、磁感測器陣列、雷射雷達等多種感測器,基於該方法的CyberC3智慧型車在國家自然基金委舉辦的"智慧型車未來挑戰"比賽中獲得季軍;2010年,提出了一種基於車聯網技術的舞台多車協作展示平台,並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進行了套用;2011年,研製了基於縮微車的自動泊車系統,並在首屆智博會上進行了展示。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型車實驗室截止2011年,共培養博士生和碩士生40多名,累積發表SCI、EI檢索期刊論文50餘篇,其中在本領域權威期刊IEEE Trans. on ITS上連續發表了3篇高水平論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7項,在國內外智慧型車研究領域享有廣泛的關注和讚譽。
上海市東川路800號閔行電信群樓2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