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上池齋藥店始建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間)。
民國十八年(1929年),“上池齋”第五代業主方少泉仿上海國藥號式樣,將店面改建成石庫門,同時將近200平方米的店堂地面鋪設進口彩色釉面方磚,主次三個櫃檯飾以進口青花釉面方型瓷磚。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上池齋藥店落架大修。
2005年,興化市人民政府進行再次大修,並擴建了圍牆、涼亭,增開了朝西門樓,成為興化金東門歷史街區代表性建築群。
建築格局
上池齋藥店坐南朝北,西側有弧形風火牆和龍脊雕花圍牆,面北大門上鑲有含靈芝神鹿雕塑,嵌“上池齋”磚雕門額。藥店上層為藥庫,底層店堂,店堂由前後兩進,中間卷棚搭連組成,木結構硬山頂。店內設施齊全,中西合璧,其花飾瓷磚、德國鏡面、八角琉璃燈、木雕掛落、書法匾額等。店內東南側有“上池神井”,水質優良,歷史上專門以此水煎藥。鋪面以南為製藥作坊,明建清修,製藥工具齊全,其中一尊瓷質乳缽較罕見。
主要建築
北面店鋪
北面店鋪部分為一幢帶中庭的二層樓房,原通面闊8.3米,通進深約15米。2005年,加建後通面闊約11米。屋面為“勾連搭”形式,依屋面形式共分為四部分,自北向南依次為披檐、硬山、卷棚、硬山。店鋪結構為類主次梁結構,其中主梁東西方向布置的橫向大梁,按位置不同分樓面與屋面兩種,樓面主梁截面200毫米×370毫米(高×寬),屋面主梁截面240毫米×240毫米(高×寬),分別承擔樓面與屋面荷載。梁頭落於兩端山牆內的柱子上;次梁分為樓面次梁和屋面次梁兩種,樓面次梁梁高與主梁一致而厚度略小於主梁,梁身垂直於主梁布置,梁端直接用榫卯接入樓面主梁梁身,屋面次梁為傳統梁架結構,梁身也垂直於主梁布置,次梁梁頭擱於主樑上。柱子分兩種,一種半包在山牆內支撐主梁,為主要受力柱,柱與柱之間有枋連線,起穩定加固作用,形式與傳統山面梁架類似,另一種比普通柱子細,為輔助受力柱,多與門扇、掛落等構件結合使用。在布局上,店鋪部分底層為店面,東側有中草藥櫃檯緊靠東牆。背靠北牆,為名醫坐堂處。南側有丸散膏丹櫃檯,形制與東側櫃檯類似,丸散膏丹櫃檯與店門正對方向中間有一組雕刻仙鶴、鹿含靈芝、葫蘆纏枝圖案。東側櫃檯內木柱上現存有一塊木質漆制抱柱廣告牌,高1.4米,寬0.22米,內容為“本齋揀選藥料遵古法炮製發兌”。此外藥店內共有豎匾五塊掛於店鋪一層各處,其內容分別為“上池齋”“橘井流芳”“水飲上池”“采芝壽世”“杏苑長春”。南側櫃檯西邊有樓梯通向二層。二層為藥材庫房,樓面做法為大樑上以垂直方向架設鋪板枋,鋪板枋上以垂直方向鋪設木板。室內設有南北兩個內天井,北天井靠北側檐牆,南天井在二層樓面四周環以走廊及欄桿,二層南側與東側有兩個房間,原為藥鋪辦公用房。
南面作坊
南面作坊部分為一層三間明式建築,硬山頂,面闊約11米,進深約7米。作坊部分傳統結構體系,現狀構架形制為圓作,七檁,前後雙步用中柱,出前廊。金檁與脊檁下用雕花短機承托。作坊明間原為藥材加工處,次間為丹丸等成藥製備處,其中西次間用於製備高級藥材及秘方。
文物遺存
上池齋藥店整個店堂保持古色古香的歷史原貌,金字牌匾、裝藥的木頭抽匣、藥罐、搗筒、錢桌都為原物。上池齋藥店內有一塊長1.5米、寬0.4米的半弧形抱柱式木質掛牌,上書“本齋揀選藥料遵古炮製發兌”12個鎏金大字,為建店初期製作,成為“上池齋”歷史的見證。
歷史文化
上池齋
清康熙年間,遷居興化的揚州人方石川購得一明代建築,開設前店後作的藥號,取《史記·扁鵲傳》中“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典故,定名為“上池齋”,至今經營未斷。數百年間,上池齋所秘制的“丁沉丸”“龜甲散”“玉帶膏”“化毒丹”等療效顯著,享譽興化周邊鄉鎮和里下河各縣。
文物價值
上池齋藥店建築風格涵蓋明清至民國的特徵,是許多高校建築學科教學研究實習基地。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建築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上池齋藥店位於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東城外大街10號。
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上池齋藥店,路程約3.1千米,用時約1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