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池雜說

上池雜說

《上池雜說》, 醫話著作。一卷。明·馮元成撰於1644年。全書共列28條,闡述醫理和辨證論治以及其他雜論,治法偏於溫補。本書收入《三三醫書》中。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池雜說
  • 作者馮元成
  • 類別: 醫話著作
  • 創作時間:1644年
  • 發行者:涵芬樓 
  • 發行地:上海 
內容簡介
人以陽氣為主,陰常有餘,陽常不足。近世醫工乃倡為補陰之議,其方以黃柏為君,以知母地黃諸寒藥為佐,合服升斗以為可以保生,噫!左矣。人之虛勞不足,怠情嗜臥,眩運痹塞,諸厥上逆,滿悶痞隔,誰則使之?陽氣虧損之所致也,乃助其陰而耗其陽乎?人之一身,飲食男女,居處運動,皆由陽氣。若陰氣則隨陽運動而主持諸血者也。故人之陽損,但當補之、溫之,溫補既行,則陽氣長盛而百病除焉。
醫之用術,惟吐利汗下與解表攻里之法耳,不能一病而自為一法也。今人遇病立方,動輒二十餘品,少亦不下數品,豈知仲景諸名醫之心法哉!吾觀古人率用成方加減,不過一二味,非有違戾,未嘗輒易,正謂宜汗、宜吐、宜下、宜解表里者。病情有限,故攻病之法,亦有限也,豈得動用已見,隨意立方耶?藥性有刑反忌宜,處味既多,莫識其性,為害不少。故余欲世人,須洞識病情,恪遵古劑而後可。
藥籠中物,何所不可用,貴當病情耳。今醫工見藥味平緩者,肆意增損,呼為醫中王道,人亦利其無患而藥就之。若稍涉性氣猛利之藥,則束手不敢用。稍用之人,爭指為野狼虎,不之近噫。工師斷木,尚取斧斤之利者,於用藥,則取其鈍而舍其利何哉?以此知不敢用猛烈之藥,皆不深脈理,不明病情者也。
邵堯夫曰∶百病起於情,情輕。病亦輕諸病孰非起於情耶?蓋人生以氣為主,情過喜則氣散,怒則氣升,哀則氣消,勞則氣耗,驚則氣亂,思則氣結,欲則氣傾,寒則氣收,靈則氣泄,病由之作矣。識破知節,病亦少損。若著物不止,不為有生患哉?故君子貴保性而不任情,斯養氣延年之術也。
病者去而來復已而復作者,陽衰而不能制疾故耳。今不能養陽而屢事攻擊,有疾者,利則易生矣。有寒者,寒去則里虛矣。有疾者,積下則胃寒矣。其病至復作也奚疑?故凡病情一去之後,即當頤神養性,放下萬緣,調息百日,以生陽氣,迨於陽氣既盛,則陰邪不能幹,而舊疾無自作矣。若病情少事閒,即事酬應,嘯傲如常,至於復作,則危期將至矣。
先大夫有訓雲,元氣與脾氣原無二致,人之元氣充足,則脾氣自然磨運而元氣愈充,若元氣虛眇,則脾不能運而脹滿,痞氣之疾作矣。不肖素稟衰弱年來,脾眚時作,因有感於先君至,教謹識於此。
余幼抱脾眚飲食下輒作脹滿,思之未得其原,嘗讀東垣論雲∶氣聚於脾中不得散,故時作脹滿誠中現情矣,但未解治之之方也。後讀《醫學拾遺》治痞論雲∶熱既在上,則內中寒凝而氣不下行,故當用熱藥以溫中焦,而下引其熱,使熱得降也。又《產後論》雲∶非由血能搶心,乃榮衛不充,中焦不治,氣失所根據,而上奔於心耳。夫氣聚則行寒則凝,行則病散,凝則疾生。邪氣乘虛,不在淤血之有無,故乾薑為產後要藥,辛熱故也。但當溫暖正氣,以致和平,則百疾無由生也。以此互觀,則東垣氣聚脾中之旨,昭昭明矣。
附子、大黃,醫者俱畏而不用,然往往有因而得力者。嘗聞許北門雲∶昔患脾泄,經年不愈,請教於鄭澹泉,令用棗附丸。附子用童便煮製,經日末之棗肉煉為丸根據服,神驗。近學院謝蚪蜂,每日進枳殼大黃丸二三服,神才清爽。都憲張廬山止之弗聽,而謝體質愈充。
藥性之宜於人,非庸醫所能識也。
今之治目者,大都用涼藥點治,不知目者,血之華,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古人點目以冰片乾薑,所以散其邪於外也。故精明之府,不可一毫楂滓,當外傳熱藥以散其邪,則睛膜舒轉;內用溫藥以和其血,則血脈通利。目未有不可治者,但外用熱藥,若甚痛不可忍,然拔去邪毒,所謂一勞永佚者,此醫藥拾遺之論揭之。
目得血而能視,血冷則凝,此理易明也,而醫則罕知之。鄰有管連雲之乃眷目患沿眶紅爛,數年愈甚,百計治之,不能療為。延吳御醫診之,曰∶吾得之矣。為治大熱之劑,數服,其病如脫,目復明。問之曰∶此不難知也。此女人進涼藥多矣。用大熱劑則凝血復散,前藥皆得奏功,此可為治眼之良法。吳忘其名,專用附子、人呼為吳附子云。
高安姚姓年三十時,患弱氣息僅屬,亦涉醫書,欲取附子服之,初皆疑弗與,後病將殆,不得已聽之,服至一斤許,疾遂愈,生三子。今近七旬,常疑其或作附毒,竟無也,雖老猶間服之不輟。
顧色泉老醫,年六十有五,因盛怒,疽發於背,大如盂,四圍色黑。召瘍醫治之,用冷藥敷貼,敷已覺涼,約七八日後,為用刀去淤肉。顧俟其去,曰∶四圍色黑乃血滯,更加冷藥,非其治也。乃更治熱敷藥,去舊藥敷之,覺甚癢,終夜,明日色鮮紅, 腫亦消,惟中起數十孔如蜂房。一日許,又覺噁心作噦,視一人頭如兩人頭,自胗曰∶此虛極證也。用參附大劑,進二服,視已正矣。不數日竟愈,終無刀針之苦。噫!用藥系人生死,若此證危如累卵,稍一誤投難乎哉。
顧色泉雲∶凡瘡毒屬陰者,必用熱藥,如天雄、附子之類,皆生用,庶可起死回生。余問其證,曰∶如對口陰發、伏疽,捫不知痛,疽不起泡,四圍如墨黑者,是老人虛弱之症,尤宜用之。竊以為,瘡之陰陽一時難辨,瘍醫遇此,率用寒涼,殺人多矣。熱藥回生,其功甚巨,稍涉遲疑,生死反掌。
丹溪之治吐衄,率用黃柏一味,或並用芩連生地門冬等味,名曰滋陰降火。近有議其後者,曰∶元氣虧損之人,有何火降?乃虛證耳,復令脾胃冰寒,陽氣衰敗,何以自全?此所以沉困累年而後己也。余以為丹溪之見,未可全非,而議之者意良,是今遇前證,應以丹溪之法降其上升浮游之火,俟炎火退,然後逐其淤血,而以補助元陽,溫和血氣之藥收功,不亦可乎!
家僕名貫者,之金陵路遘寒證,餌藥少瘥,故好酒即飲酒一二甌及水飯一盂,病乃大作,氣喘急,吐痰竟夕,不寐,連三日。余曰∶病且急矣。奈何?請醫與商榷,以瓜蒂散吐之,遂吐痰幾半桶,後吐一塊如豬腦血,食相裹,不二三日遂起。
婦女病患,率多心腹疼痛,痞滿諸疾,大都由於氣血凝聚致然。庸醫妄投藥餌,補之則益患,稍削之則損元氣,治之當有法。先大夫宦長沙張碧泉夫人病血蠱,腹痛,甚已死。先大夫令用姜、蔥、麝香、真血竭熨其臍,經行而病癒。一婦人患血痞,服藥多方未效,張小泉用通利行氣之藥為餅,貼其臍半日,頻氣泄而散。可見病在下者,湯飲未易效,須以意揣量治之,使消散於下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