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醫書《聖濟總錄》卷五十里的治療大腸熱秘,心胸煩躁的古方。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大黃丸
古代醫書《聖濟總錄》卷五十里的治療大腸熱秘,心胸煩躁的古方。
大黃丸大黃丸1 編輯 【來源】《聖濟總錄》卷五十。【組成】大黃(炮,銼)15克 桔梗(炒) 枳殼(麩炒,去瓤) 川芎 羌活(去蘆頭) 木香 柴胡(去苗) 獨活(去...
九制大黃丸,中成藥名。為瀉下劑,具有瀉下導滯功效。用於胃腸積滯所致的便秘、濕熱下痢、口渴不休、停食停水、胸熱心煩、小便赤黃。...
蒸大黃丸是一款由大黃、枳實等原料製成的藥品。...... 大黃30銖(蒸),枳實18銖,芎藭18銖,白朮18銖,杏仁18銖,芍藥12銖,乾薑12銖,厚朴12銖,吳茱萸1兩。蒸大黃...
《硝石大黃丸》是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記錄的一篇方劑。...... 《硝石大黃丸》是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記錄的一篇方劑。作品名稱 硝石大黃丸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方...
更衣大黃丸,中藥方劑,用於小兒腹大鳴,及內熱堅不得大便。...... 更衣大黃丸,中藥方劑,用於小兒腹大鳴,及內熱堅不得大便。中文名 更衣大黃丸 處方 大黃7分,葶...
八毒大黃丸,中醫方劑名。具有清熱解毒,行氣消積的功效。主治天行病3-4日,身熱目赤,四肢不舉;產乳後傷寒,舌黃白,狂言妄語;溫病以後,心腹痛隔,上下不通,癖...
1. 當歸大黃丸 .意古中醫[引用日期2012-11-28] 2. 參考資料引用 詞條標籤: 中藥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
當歸大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症因脈治》卷四。主治燥傷血分,下痢赤積,腹中作痛。...... 《症因脈法》:“?當歸大黃丸。治燥傷血分,下痢赤積,腹中作痛。...
礬石大黃丸 【藥物組成】礬石、大黃各等分。 【處方來源】《家塾方》。 【方劑主治】無名毒腫及癜風、疥、癬。 【製備方法】上為末。 【用法用量】每服1錢,...
礬石大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家塾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癢之功效。主治無名毒腫及癜風、疥、癬。症見肌膚腫脹,皮損瘙癢、起屑。...
麻仁大黃丸 【藥物組成】大麻子仁2兩(研),大黃5兩(銼,炒)。 【處方來源】《聖濟總錄》卷八十四。 【方劑主治】腳氣,大便秘澀。 【製備方法】先將大黃為...
雞子大黃丸 【藥物組成】錦紋大黃1兩(切片,曬乾,研)。 【處方來源】《瘍科心得集·補遺》。 【方劑主治】溫毒,便毒。 【用法用量】用雞子雄3枚搗為丸,分3...
杏仁大黃丸出自《傷寒論》 組成:麻子仁、大黃 去皮 各500g,杏仁 去皮尖 、白芍、炒枳實、厚朴 炙各250g。 用法:上六味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g,日服3次...
細辛大黃丸源自《痧脹玉衡》主治大便乾結,氣血不通,煩悶壅盛。...... 細辛大黃丸源自《痧脹玉衡》主治大便乾結,氣血不通,煩悶壅盛。細辛大黃丸【組成】細辛、大...
麻仁大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八十四。具有消腫下氣,破宿癖,疏風壅之功效。主治腳氣,大便秘澀。 ...
基本信息組成:枳實、厚朴、大黃(酒煨)各等分。主治:小兒傷食,腹滿煩熱,及傷寒後食復。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大梔子1個(擘破),淡豆豉3粒,水煎濃汁化下。...
利氣大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九十八。主治久積滯氣,不能飲食,食即不消,風熱氣上沖。...
雞子大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瘍科心得集補遺》。主治毒濁下疳,溫毒,便毒。...... 雞子大黃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瘍科心得集補遺》。主治毒濁下疳,溫毒,便毒...
鱉甲大黃丸是一種藥物,主要功效為治療小兒痃氣,食不消化,四肢瘦弱。...... 鱉甲大黃丸是一種藥物,主要功效為治療小兒痃氣,食不消化,四肢瘦弱。藥品名稱 鱉甲大黃...
處方來源 :《奇效醫述》卷一。 藥物組成 :黑牽牛4兩(半炒半生,取頭末1兩2錢),馬蹄大黃(酒炒)1兩5錢,堅檳榔6錢,陳枳實(炒)6錢,薑汁炒厚朴6錢,醋炒...
編號: 72079 名稱: 消熱大黃丸 組成: 大黃10分,柴胡4分,升麻4分,杏仁4分,芍藥4分,枳實(炙)3分,黃芩5分,知母5分,梔子仁5分,鉤藤皮2分(炙),寒水石8...
防己椒目葶藶大黃丸來源 《金匱要略》卷中。 主治 水飲停積,走於腸道,漉漉有聲,腹滿便秘,口舌乾燥,脈沉弦。現用於肝硬變腹水、肺原性心臟病、水腫及腎炎...
《名醫用大黃》是2009年8月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岳桂華。本書從基礎和臨床兩方面介紹了大黃的相關套用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