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縣城總體規劃(2001—2020年)

上林縣城總體規劃(2001—2020),編制時間為2005年12月,編制單位為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林縣城總體規劃(2001—2020年)
  • 類別:規劃
規劃編制背景,規劃修編的重點,規劃要點,簡要評價,

規劃編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上林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綜合實力增強,城鎮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縣人民政府於1986年、1989年組織修編了上林縣城總體規劃,對縣城不同時期的各項建設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促進了上林縣經濟社會的發展。
1989年修編的縣城總體規劃為上林縣城建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和良好的指導作用,但是規劃編制已經過十多年,巨觀社會經濟形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建成二級公路,設立象山工業區,城鎮發展迅速,使得原有總體規劃與縣城現實發展建設不相協調,難以適應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城鎮建設發展要求,有必要重新修編縣城總體規劃。
2002年,受上林縣人民政府的委託,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承擔了上林縣城總體規劃修編任務。但2003年南寧市進行了行政區劃調整,上林縣劃歸南寧市管轄;2005年南寧市又進行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上林縣由7鎮6鄉合併為7鎮4鄉;2004至2005年南寧市對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和進行廣西大明山風景旅遊區總體規劃編制和實施,外部的社會、經濟條件有了較大的變化,對上林縣今年發展建設、功能定位具有較大的影響。

規劃修編的重點

1、研究上林縣城鎮發展的優勢條件和制約因素,加強縣域發展的巨觀調控。確定城鎮發展戰略和空間布局,促進小城鎮建設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
2、分析上林縣融入大南寧經濟圈和環大明山旅遊圈的比較優勢,以建成“南寧市後花園”推動經濟發展。(見圖1-11-01)
3、確定縣城城鎮性質和合理的發展規模,調整城鎮用地發展方向。
4、結合近年來縣城建設發展狀況,最佳化縣城空間布局,統籌安排各類用地。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環境質量,建設生態型城鎮。

規劃要點

(一)總體規劃布局
規劃上林縣城呈城區(舊城區、新城區、城東區)——象山工業區雙組團式布局形態。用地相對獨立,功能有所側重,配套設施齊全,預留發展用地,形成一軸、二帶、三心、四區、多組團團發展結構。(見圖1-11-02、見圖1-11-03)
(二)分區用地規劃
1、舊城區
澄江以西的城區。以布置旅遊服務、居住用地為主,逐步改造完善舊城區,加強居民自建住宅的規劃管理,結合澄江河整治規劃為帶狀公園,天堂山規劃為公園。
2、新城區
澄州路以東、現狀二級公路以南的城區。是目前主要開發建設的一個多功能綜合性城區,主要布置居住用地、行政辦公、商業體育中心用地,布置兩處公園。東南面布置工業倉儲用地,為居民提供就近工作崗位。
3、城東區
現狀二級公路以東的城區。以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等為主的城市中心區,依託現有專科學校、科研單位,形成教育科研中心,配套布置居住、商業服務用地,東側尖嶺布置為公園,東南建設大型專業批發市場,今後發展成全縣物流中心。
4、象山工業區
是上林縣城的工業基地,逐步發展成全縣工業、經濟和科技信息中心。工業區位於白圩鎮集鎮西北面,距主城區13公里,以工業用地為主,配套建設倉儲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居住用地。工業區的開發應與開發能力和市場需求相適應。
(三)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綠地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因地制宜,均衡分布,以公園綠地為主體,結合生產防護綠地、道路綠地構成城區綠地系統。同時依託大明山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生態型、景觀型綠化系統。規劃綠地總面積153.9公頃,人均用地15.39平方米,其中公共綠地140.2公頃,人均用地14.02平方米。(見圖1-11-04)
(四)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上林縣城的城市性質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發展風景旅遊業和礦產、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的生態園林城鎮。規劃期末(2020年)縣域城市化水平為51.26%,縣域總人口為51.5萬,城鎮人口為26.40萬人;縣城總人口為10萬。城市建設用地11.098平方公里,城市人均建設用地面積為110.98平方米,城市人均道路廣場用地17.95平方米。

簡要評價

規劃對上林的礦產資源和農業產業進行了分類調查與分析評價;對歷次總體規劃的經驗教訓進行了回顧與總結,確定本次規劃的所需解決重點問題。
規劃充分分析了上林縣的發展優勢,注重從本縣的實際出發,把上林縣的城市定位為生態園林式的小城市,成為“南寧市的後花園”,規劃充分分析上林縣的旅遊資源,利用依託大明山風景旅遊區的有利因素,提出了上林縣的風景旅遊規劃和縣城城市景觀風貌規劃,從土地利用的角度確定縣城的城市發展方向,綜合分析上林在“大南寧”區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準確把握上林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與城市定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