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蘿蔔乾製作技藝

上杭蘿蔔乾製作技藝

上杭蘿蔔乾製作技藝,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上杭蘿蔔乾是福建名特產“閩西八大幹”之一。它聚傳統原始純手工做法一直延續至今。據《上杭縣誌》及有關資料記載早於明朝初年即頗負盛名。上杭蘿蔔乾全程製作純手工無添加任何添加劑,是全天然的綠色食品。香脆可口,有補脾益氣等作用。上杭蘿蔔乾製作一般都是在冬至前後進行,須經“曬、醃、藏”三道工序。

2022年1月29日,“上杭蘿蔔乾製作技藝”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Ⅷ-10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杭蘿蔔乾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項目編號:Ⅷ-103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原料,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上杭蘿蔔乾是上杭縣傳統美食,屬於閩菜系,是福建名特產閩西八大幹之一。據《上杭縣誌》及有關資料記載,早於明朝初年上杭蘿蔔乾即頗負盛名。民國初期,上杭蘿蔔乾年產量已達百噸左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上杭蘿蔔乾年產高達200噸,暢銷長汀、永定、梅縣等鄰縣,且經汀江水路,售往潮、汕等地,以其獨特品質和風味著稱于海內外。

工藝特徵

上杭蘿蔔乾色澤金黃,皮脆肉嫩,鮮香可口,有清暑解熱、醒酒除毒、化痰祛積的功效。凡涼拌、清燉、烹炒、油燴,均為美味,若配以肉絲、鮮蛋、蔥、蒜等輔料,可做成多種佳肴。若用清水泡去鹽分,加糖、醋調和而作宴席冷盤的話更是酸甜爽口,具消食、醒酒、去毒諸功效。

工藝流程

原料

上杭蘿蔔引寧化細頸長身蘿蔔為種,肉質鮮甜脆嫩。主產地為城郊的水南、土浦、張灘、九州、泮境及太拔等上杭大部鄉村,尤以汀江上杭段的土埔、張灘、九州等地,因河灘沙壤,土質疏鬆,所產蘿蔔為上杭蘿蔔乾製作的最佳原料。

流程

上杭蘿蔔乾製作一般是在冬至前後進行,須經“曬、醃、藏”三道工序。製作時間一般在冬至前後五六天之內為好,選取吹北風的晴天。將蘿蔔拔起後,去根葉、清水淨土,裝存於木桶,以七至八公斤食用鹽配百公斤蘿蔔的比例,桶底鋪鹽,一層蘿蔔一層鹽壘起,而後以大石塊或其他重物壓實。待蘿蔔中的水分析出,直至完全被鹽水淹沒,再醃漬7天(切忌淋雨),即從鹽水中撈起、洗淨,用竹製透氣的笪子曬乾;晚間收取後,要揉搓,一為擠去水分,二來促進均勻熟透;再曬3天,待蘿蔔兩頭壓不出水分時,將木桶里的浸漬鹽水過濾煮開,倒進蘿蔔乾中沖洗後,再用滾開水將蘿蔔乾沖洗1次,趁熱揉搓,擠去鹽水,再行曬乾,即可按大小分類、揀選,待裝存;此時的蘿蔔乾已經呈現金黃色。待其冷卻後,裝入瓮內搗實。此瓮必需洗淨、烘乾,忌異味和水分,尤其不要用曾盛酒的陶壇。然後在瓮口放炒鹽一層,施以土紙封口、苧麻絲扎嚴,再用黃泥密封收藏,但切忌跟酒品同室放置。待次年經三伏回香、回色後取出,即為風味別具一格的上杭蘿蔔乾。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范建杭,男,漢族,1967年6月生,2019年被評為龍巖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上杭蘿蔔乾製作技藝”。
保護措施
2015年5月,“上杭蘿蔔乾”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核准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社會影響

展覽活動
2016年3月28日,福建省電子商務大會在福州市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召開,該次大會上,展示有上杭蘿蔔乾等實物展品。
2020年11月27—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上杭縣7家農業企業赴重慶參加該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並進行布展,展示有上杭蘿蔔乾等特色農產品。

文化軼事

傳說,古時候天上有一個叫黃毛仙的神仙遊到上杭太拔鄉院田村,這時神仙感覺肚飢難耐,就向村民要飯吃,村民端了碗白米飯給他,但沒有菜。黃毛仙問為什麼吃飯無菜,當聽主人說現下正是青黃不接時節只有一個做種的蘿蔔時,黃毛先說:“蘿蔔種也好,拔來做菜吧,我有辦法讓你一年四季都種有蘿蔔。”主人聽了自然半信半疑,便挖出蘿蔔做菜。黃毛仙飯後走時,他對著一籃蘿蔔種子吹了口氣,又在村民耳邊叮囑了一番。次日太陽剛出來,村民夫妻倆便開始開荒播種。說來也奇怪,這裡原來在秋後至“小雪”播種才能長出蘿蔔的,如今一年三百六十天都能長出蘿蔔了,村民樂開了花。每天每時都可以食到新鮮蘿蔔,村民們把吃不完的蘿蔔依照神仙傳授的製作方法,鹵以白鹽,而後曬乾,再裝入瓮內,泥紙封固,時過九九,即可開瓮取食,做成了蘿蔔乾。從此,蘿蔔乾做法就傳開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