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槭(原變種)

上思槭(原變種)

上思槭(原變種)產廣西南部十萬大山。生於海拔800-1000米的闊葉林中或林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上思槭(原變種)
  • 拉丁學名:Acer shangszeense Fang et Soong var. shangszeense
  • :植物界
  • 槭樹科Aceraceae
  • 槭屬Acer
  • :上思槭(原變種)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相似物種區別,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10米。樹皮淡黑色。小枝粗壯,無毛,當、年生枝淡綠色或淡紫綠色,多年生枝淡黑色。葉薄革質,無毛,葉片的寬度大於長度,寬7-10厘米,長6-7厘米,基部深心臟形,常7裂,上面深綠色,乾後橄欖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裂片長圓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短急銳尖,尖頭長5-7毫米,邊緣淺波狀,近先端部分有不明顯的圓齒;主脈7條、粗壯,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側脈與小葉脈在上下兩面均顯著,常相交成網狀;幾葉柄粗壯鄉紫綠色,無毛,長3.5-5厘米。花序圓錐狀,連同長1.5厘米的總花梗在內,共長5厘米,具多數的花;花梗細瘦,無毛,長6-8毫米;萼片5,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長3毫米,寬2毫米,外側無毛,內側被疏柔毛,邊緣纖毛狀;花瓣5,倒卵形,淡黃色,短於萼片,先端具短尖頭;雄蕊8-,花絲無毛,長1毫米,花葯長圓形,長1毫米;花盤肥厚,微裂,位於雄蕊外側;子房密被疏柔毛,花柱無毛,長1毫米,不分裂,頂端有淺溝。翅果淡紫色,小堅果凸起,近於卵圓形,長8-10毫米,寬6毫米,翅窄鐮刀形或近於長圓形,寬8-10毫米,連同小堅果長3厘米,張開成鈍角。花期5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1000米的闊葉林中或林邊。

分布範圍

產自廣西南部十萬大山。

相似物種區別

本種與扇葉槭 A. f labellatum Rehd.及越南的七脈槭A. heptaphlebium Gagnep.相近,區別在於本種的花的子房被疏柔毛及葉裂片的邊緣無鋸齒;又與毛花槭 A. erianthum Sehwer. 相近,區別在於本種的花序圓錐狀及較小的果實其翅張開成鈍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