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御太和殿傳臚侍直恭紀》是清代錢載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御太和殿傳臚侍直恭紀
- 作者:錢載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詩
《上御太和殿傳臚侍直恭紀》是清代錢載創作的一首詩。
《上御太和殿傳臚侍直恭紀》是清代錢載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丹扆寶香馣,武成文化涵。專書金柱右,列秀玉階南。主德年祈萬,群才策奏三。唱聲高正遞,旗采五雲參。1作者簡介錢載(1708—1793),字坤一,號薦石、匏尊,浙江秀...
《初七日太和殿傳臚恭紀》是詩人查慎行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九霄台閣九重城,臚唱親聽第四聲。(余名在二甲第二)自比蓬麻資灌植,群欣燕雀荷生成。雲開閶闔趨冠佩,風過江湖識姓名。(宋劉季孫詩日出唱君名姓春風吹過江湖)從此酬知須努力,勉承鞭策赴王程。作者簡介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
清初,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太和殿筵宴 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節三大節午正時刻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宴席,招待各少數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宴桌分設在數個地方,皇帝御宴桌設在太和殿正中地平上,台下設內外王公、額駙、蒙古台吉及各族的...
明代科舉稱第二、三甲中的第一名為“傳臚”,清代則專稱二甲第一名為“傳臚”。 另外,“臚”的本意為陳述、陳列,我國古代以上傳語告下為臚,故“傳臚”亦指科舉時代殿試揭曉唱名的一種儀式。殿試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親御太和殿,傳臚官宣布第一、二、三甲名次,由閣門承接,傳於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謂...
殿試揭曉唱名的一種儀式。殿試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閣門承接,傳於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謂之傳臚。科舉制度中,殿試以後由皇帝宣布登第進士名次的典禮。古代,上傳語告下稱為臚,傳臚即唱名之意。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三章第三節:“[四月]二十五日在太和殿傳臚,典禮勘為隆重。按傳臚...
據《高宗實錄》記載: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上御太和殿傳臚, 賜武舉一甲馬兆瑞、侯璸、麥鷹揚三人武進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 民國《臨清縣誌》《選舉志·武科進士表》載:“清乾隆,馬兆瑞,丁未科 一甲一名 ”。據《清史稿》和《廣州地方志》記載:馬兆瑞任職情況,“嘉慶年間,廣東羅定協副將,九年任”,...
閱天下中式武舉馬步箭”。次日,“上御太和殿,傳臚第一甲第一名郎天祚、第二名李世威、第三名趙文璧;二甲第一名陳丹忠等27名;三甲第一名衛若青等70名。賜武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此武科殿試讀卷官是圖海、李蔚等。從以上記載可知,郎天祚是本科武狀元。郎天祚中武狀元後,官至寧國營參將,其他情況不詳。
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關於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和殿,縱觀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門、乾清門上朝,稱御門聽政,而當有比較緊急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則在乾清宮召見大臣,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上朝的地點也因此變為...
十月壬戌上御太和殿。傳臚。賜一甲丁錦堂、王可相、佟在田三人武進士及第,二甲徐振綱等十六人武進士出身,三甲楊榮第等七十三人同武進士出身。人物評價 吳萬祥的做人宗旨是寬以待人,嚴以待己;教子持家在小事上寬鬆,大事上嚴謹,正如呂端大事不糊塗,培養了敦厚善良的家風。在與鄉鄰交往上,多忍讓,多助人。藝...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丁未上御太和殿。傳臚。授一甲三人夏同和為翰林院修撰,夏壽田、俞陛云為編修,賜進士及第,二甲李稷勛等一百四十六人賜進士出身,三甲王思衍等一百九十三人賜同進士出身。樊增祥得知夏壽田中榜眼後,作有《寄午詒》一詩:“第二人如韓稚圭,臚雲甲第有光輝。高陽里為荀龍重,忠孝名於鄭獬歸。白日...
光緒三十年(1904年)五月己亥,殿試貢士譚延闓等274人於保和殿進行。五天后(癸卯日),考試結果出來,光緒帝御太和殿傳臚:授一甲三人,劉春霖為翰林院修撰,朱汝珍、商衍鎏為編修,賜進士及第;二甲張啟後等120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張鴻等150人,賜同進士出身。李景濂居三甲第一百五十名。光緒三十年(1904年)六月...
嘉慶十三年(1808年)九月,朝廷舉行武會試,以禮部右侍郎戴聯奎為正考官,翰林院侍講學士吳烜為副考官,直隸取中八名,李成杓一舉中式。十月丁未,仁宗親試中式武舉於太和殿前。壬子日,仁宗再御太和殿,傳臚,李成杓位列三甲第四名,賜同武進士出身。兵部帶領引見時,李成杓等十人授官藍翎侍衛。根據家族傳說,李成...
賞給三等侍衛、在大門上行走。仍罰貝子俸十年。拴住在副都統任內、失察六個月。著革去總兵。賞給驍騎校。回旗當差。嘉慶二十四年(1819)四月,太和殿傳臚,德麟到遲誤班,德麟革去貝子及二等侍衛。在奏事門外重責四十板。交其母管押在家。並照松筠所議,發遣伊犁。--- 嘉慶24年之後就沒記載了。
武經七書》他始終認為不可全信。因此,康熙僅保留《孫子》、《吳子》和《司馬法》三部武經作為武科考範圍。康熙五十七年冬十月,策試天下中式武舉於太和殿前。康熙帝三御暢春園,閱試中式武舉騎射技勇。直至太和殿傳臚,賜殿試武舉封榮九一甲第一名武進士及第,授頭等侍衛,其餘110人武進士等及第出身有差。
十月初一,殿試中式武舉陳桂芬等82人於太和殿前。初二,派淳親王奕宗、正紅旗滿洲都統景壽、鑲紅旗漢軍都統奕劻共同校閱中式武舉馬步射技勇。初四,皇帝御養心殿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初五,同治帝至太和殿傳臚,恩賜一甲陳桂芬武狀元,授一等侍衛。該榜榜眼是謝子元,四川射洪人;探花是張光斗,四川眉州人;均授二...
據牆上碑文所述,據《大清歷朝實錄》原文記載“清光緒二十一年冬十月三十,殿試中式武舉於太和殿前。十一月初三,光緒皇帝御紫光閣閱中式武舉馬步射。初四,皇帝御景運門外箭亭閱視中式武舉技勇。御乾清宮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初五,光緒帝至太和殿傳臚,恩賜一甲潘濤、武國棟、王燧皋三人武進士及第,二甲鄒榮標等...
”冬十一月,試中式武舉春英等37人於太和殿前。道光皇帝御紫光閣閱中式武舉馬步射。又御箭亭閱中式武舉技勇。御乾清宮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皇帝御太和殿傳臚,賜中式武舉一甲昌伊蘇、李鳳和、富成三人武進士及第,二甲菩薩保等四人武進士出身,三甲戴恩等三十人同進士出身。賜一甲一名昌伊蘇等37人武進士及第出身...
光緒十五年冬十月,殿試中式武舉陳國璧等133人於太和殿前。初三,閱中式武舉馬步射技勇。初四,皇帝御養心殿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初五,光緒帝至太和殿傳臚,恩賜李夢說武狀元,授頭等侍衛。該榜榜眼是徐海波,四川資州人;探花是傅懋凱,山東福山人;均授二等侍衛。一甲李夢說等3人武進士及第,二甲紀堪榮等...
而以醜未辰戌之年,在京師舉行會試(由禮部主辦,中試者稱貢士,榜首稱會元)及殿試,殿試在太和殿舉行,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第四名為傳臚,一二三名為一甲,四至若干名(通常有數十至百餘名)為二甲,以下為三甲(通常為數十或百餘名至二三百名)。一甲三人為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乾清宮 乾清宮,北京故宮...
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開始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關於皇帝上朝的地點,其實不在太和殿,縱觀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門、乾清門上朝,稱御門聽政,而當有比較緊急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則在乾清宮召見大臣,2晚清時期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上朝的地點也因此變...
在慈禧、慈安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二十四日,大和殿上發布新科進士名次,--所謂的"金殿傳臚"者也。金殿,太和殿;傳臚,高聲宣唱。"第一甲第一名",鴻臚寺官唱道,"洪鈞!"一個新的狀元隨著這聲宣唱誕生了。洪鈞,號陶士,字文卿,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生於道光十九年(1839年)...
冬十月初一,殿試中式武舉宋鴻圖等113人於太和殿前。初三,派惇親王奕誴、大學士寶鋆、禮部左侍郎察杭阿校閱中式武舉馬步射技勇。初四,皇帝御養心殿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初五,光緒帝至太和殿傳臚,恩賜宋鴻圖為武狀元。該榜榜眼是張忠祥,河南西平人;探花是景慶,蒙古軍正紅旗人。一甲宋鴻圖等三人武進士...
鹹豐三年(1853)4月21日,鹹豐帝御試貢士於保和殿。親制《兵法》、《開礦行鈔》、《鑄大錢》等題。25日,鹹豐帝御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呂朝瑞中癸丑科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鹹豐八年(1858)出任山西會試副考官。鹹豐十年(1860),出任上書房行走。鹹豐十一年(1861),授呂朝瑞侍孚郡王奕...
殿試結果填榜後,皇帝於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宣布殿試結果。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人,稱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傳臚大典後,新進士在保和殿參加朝考。朝考試卷分為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進士中一甲三人,殿試後立即授職,...
道光二十五年,道光帝在太和殿舉行傳臚大典。賜蕭錦忠狀元,金鶴清榜眼,吳福年探花進士及第。二甲鐘啟峋等九十八人進士出身,三甲奎章等一百一十六人同進士出身。吳福年進士及第後,授翰林院編修。出任貴州鄉試副考官。道光二十六年,他出任貴州鄉試副考官。道光二十九年,吳福年出任陝甘學政。鹹豐三年,吳福年出任會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