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是唐朝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崔相百憂章(時在潯陽獄)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詩詞
- 作者:李白
詩詞正文,注釋,作品譯文,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詩詞正文
共公赫怒,天維中摧。鯤鯨噴盪,揚濤起雷。魚龍陷人,
成此禍胎。火焚崑山,玉石相硾。仰希霖雨,灑寶炎煨。
箭發石開,戈揮日回。鄒衍慟哭,燕霜颯來,微誠不感。
猶縶夏台。蒼鷹搏攫,丹棘崔嵬。豪聖凋枯,王風傷哀。
斯文未喪,東嶽豈頹。穆逃楚難,鄒脫吳災。見機苦遲,
二公所咍。驥不驟進,麟何來哉。星離一門,草擲二孩。
萬憤結習,憂從中催。金瑟玉壺,盡為愁媒。舉酒太息,
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網重恢。屈法申恩,棄瑕取材。
冶長非罪,尼父無猜。覆盆倘舉,應照寒灰。
成此禍胎。火焚崑山,玉石相硾。仰希霖雨,灑寶炎煨。
箭發石開,戈揮日回。鄒衍慟哭,燕霜颯來,微誠不感。
猶縶夏台。蒼鷹搏攫,丹棘崔嵬。豪聖凋枯,王風傷哀。
斯文未喪,東嶽豈頹。穆逃楚難,鄒脫吳災。見機苦遲,
二公所咍。驥不驟進,麟何來哉。星離一門,草擲二孩。
萬憤結習,憂從中催。金瑟玉壺,盡為愁媒。舉酒太息,
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網重恢。屈法申恩,棄瑕取材。
冶長非罪,尼父無猜。覆盆倘舉,應照寒灰。
注釋
(1)《列子》: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成公綏《天地賦》:“共工赫怒,天柱摧折。”宋玉《大言賦》:“壯士憤兮絕天維。”
(2)鯤,北溟大魚也。鯨,亦海中大魚。
(3)《漢書·枚乘傳》:“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4)《尚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廣韻》:“磓,落也。”
(5)《韻會》:“煨,燼也。”
(6)《西京雜記》:李廣獵於冥山之陽,見臥虎,射之,沒矢飲羽,進而視之,乃石也,其形類虎。退而更射,鏃破乾折而石不傷。予嘗以問揚子云,子云曰:“至誠,則金石為開。”班固《幽通賦》:李虎發而石開。
(7)《淮南子》:魯陽公與韓構,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
(8)李善《文選注》:《淮南子》曰:鄒衍盡忠於燕惠王,惠王信譖而系之。鄒衍仰天而哭,正夏而天為之降霜。
(9)《史記》:“桀召湯而囚之夏台,已而釋之。”《索隱》曰:“夏台,獄名。”《廣雅》:“獄,犴也。夏曰夏台,殷曰羑里,周曰囹圉。”
(10)《漢書》:郅都遷為中尉,是時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顏師古曰:“言其鷙擊之甚。”
(11)《周易》:“置於叢棘。”虞翻註:“獄外種九棘,故稱叢棘。”孔穎達《正義》:“謂囚執之處以叢棘而禁之也。”《初學記》:《春秋元命苞》曰:“樹棘槐,聽訟於其下。”棘,赤心有刺,言治人者原其心不失赤,實事所以刺人,其情令各歸實。槐之言歸也,情見歸實。《爾雅翼》:棘有赤、白二種。丹棘,即赤棘也。
(12)陳子昂詩:“終古代興沒,豪聖莫能爭。”又云:“丘陵徒自出,賢聖幾凋枯。”楊齊賢註:“豪聖,周公也。遭流言之變,王道凋枯,故豳以下諸詩傷哀之。”
(13)《禮記》:孔子早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蓋寢疾七日而沒。《初學記》:泰山,五嶽之東嶽也。
(14)《漢書》:楚元王以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王戊即位,常設,後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於市。”稱疾臥。申公、白生強起之,曰:“獨不念先王之德歟?今王一旦失小禮,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稱:‘知幾其神乎?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先王之所以禮吾三人者,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忘道之人,胡可以久處,豈為區區之禮哉!”遂謝病去。申公、白生獨留。王戊稍淫暴,乃與吳通謀。二人諫,不聽,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春於市。
(15)又鄒陽,齊人也。仕吳,以文辯著名。吳王以太子事怨望,稱疾不朝,陰有邪謀,陽奏書諫,吳王不納其言,於是鄒陽知吳不可說,去之梁,從孝王游。 (16)《廣韻》:“咍,笑也。”
(17)宋玉《九辯》:“驥不驟進而求服兮。”
(18)《家語》:叔孫氏之車士曰子鋤商,採薪於大野,獲麟焉,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以為不祥,棄之於郭外。使人告孔子曰:“有麏而角者,何也?”孔子往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孫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焉。”
(19)鮑照《舞鶴賦》:“忽星離而雲罷。”李善註:“星離,分散也。”
(20)《楚辭·九思》:“心結縎兮折摧。”《博雅》:“結縎,不解也。”
(21)江淹詩:“白露滋金瑟,清風盪玉琴。”
(22)《晉書》: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說文》:“恢,大也。”台星再朗,謂崔相之明察,能照見幽微。天網重恢,冀其赦己之罪。
(23)丘遲《與陳伯之書》:“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24)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收羅英雄,棄瑕取用。”
(25)《史記》:公冶長,齊人,字子長。孔子曰:“長,可妻也,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26)《抱朴子》:是責三光不照覆盆之內也。
(27)《三國志》: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
作品譯文
共工發怒,頭觸不周山,天維中摧,天地傾斜。
鯤鵬鯨鯢噴浪蕩天,揚濤飄雷。
魚龍勾結陷害好人,構成如此禍胎。
天火焚滅崑山,玉與石全部毀壞。
仰面希望天下霖雨,灑下寶露澆滅炎灰。
李廣箭發石開,魯陽公揮戈日回三舍。
鄒衍受冤慟哭動天,夏天燕霜颯颯而來。
誰知道湯王的忠,被桀囚禁在夏台。
蒼鷹搏攫小鳥,監獄外丹棘崔嵬茂密。
豪傑聖人凋枯,王風敗壞傷哀。
斯文未喪,東嶽泰山怎么頹萎了?
穆生逃避楚王,鄒陽逃避吳王,都是知道他們不可以共處。
我也知道永王不可相處,可是時間來不及了,讓你們二位公卿見笑。
驥馬不驟進賣力,麒麟為何要來呢?
我現在一家人星離四處,兩個小孩不知道在那裡。
萬憤糾結,憂愁催殘我心。
那怕有金瑟玉壺,也都是憂愁的媒介。
舉酒嘆息,泣血盈杯。
希望你們當宰相的高抬貴手,天網重新定位。
法要容情,普降恩惠,棄去瑕疵,取其良材。
公冶長是無罪的,孔子很清楚這個情況。
希望你們舉起覆盆,把你們的恩德溫暖寒灰。
作品簡析
此詩為李白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十五載、唐肅宗至德元載)所作。《全唐詩》題下有註:“時在潯陽獄。”崔相,即崔渙。按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云:“避地廬山,遇永王東巡協行,中道奔走,卻至彭澤,具已陳首。前後經宣慰大使崔渙及臣推覆清雪,尋經奏聞。”此詩及《萬憤詞投魏郎中》皆作於是時。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