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圍古寨坐落於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古寨始建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2年),歷經18個春秋,至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建成,至今有340多年歷史,是湯南鎮著名的城堡式古建築。
古寨面積1.8萬多平方米,城牆根據36天罡,72地煞共108塊圍築而成,呈臥蟹形。城牆每幅寬高均6米,牆厚0.5米,牆體均是由粗砂、小石子、糯米泥及紅糖拌和,至今堅固無損。古寨有三大門,正西門、北平門、南安門,均坐東向西,故人們又稱其為“西門古寨”,每座門樓的大門板厚達五寸,三個大門閂,外加一海碗粗橫槓,只要用兩根大石柱一頂,固若金湯。城牆四角各建一兩層碉堡哨樓,碉堡外露三面牆各有槍眼二個,圍牆
每面一槍眼,火力交叉,攻寨者近牆根不得。寨外南北各有一條護寨河,南面護寨河因城鄉建設被填埋,廣場正面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寨內雨水污水及
護寨河均流入大池塘。寨外南面靠池旁一字排開有5株參天古榕,枝幹交纏,盤根錯節,因古寨在清代出了5位舉人,按鄉規“每中一舉種榕一棵”。
正西城牆上有兩扇窗,為臥蟹的蟹目,蟹目與池塘對應的是兩個活泉眼,長年泉水不斷,堪稱奇觀。上圍古寨與龍上古寨在建築風格上一脈相承,寨內建有三條大街六條通巷,構成八卦九宮格局。寨內通風透氣、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居住環境優越。太平天國“奮王”羅大綱是古寨九世祖裔孫。
眼力好的人可能一見到這塊橫匾就發現那個“玊”字錯了,那一點點到了上面去了。至於確切原因,有待進一步考證。
這塊磚上是刻著康熙七年,也就是公元1668年,但是,有嘉應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學生對這塊磚刻抱有懷疑的態度,他們認為這是後人刻上去的,因為“七”字不是繁體字。其實古寨始建於清順治十年(公元1652年),至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建成,歷時18年, 距今已有350餘年的歷史。寨內通風透氣、光線充足,冬暖夏涼,居住環境優越。歷史上,上圍古寨曾出過太平天國“奮王”羅大綱等10餘位知名人物。
種玉上圍門口有一口池塘,俗稱“西門池”,這應該是從風水的角度考慮的。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山。一個建築,如果沒有水的話,就沒有靈氣。同時,也應該是有聚財的意義。
另外還有五棵榕樹。
第一棵是最大的。但是,在幾年前的一次颱風中,斷了一枝,當時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為什麼一枝榕樹會造成如此大的轟動呢?原來這個古寨是蟹地,池塘中有兩口井,就是螃蟹的眼睛,在古寨的不遠處有一個地方叫做“水雞嘴”(一般說的田雞),那裡的黃泥質量是最好的。而螃蟹跟水雞是天敵,為了古寨的風水,就在門口種五棵五棵榕樹,用來擋水雞。當時被颱風破壞之後,當地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做了相關的保護,那外圍的一圈擋土牆就是後來加上去的。 以前,每月的29號下午還會在這裡進行鬥狗比賽,吸引了揭陽、汕頭等地的鬥狗愛好者前來,那時我還經常去捧場,不過,贊助者由於某些原因,加著狗主大多數都是外地的,而今鬥狗已經沒有了。不過,現在的營老爺主會場就在大榕樹下,場面相當壯觀。
種玉上圍是由108堵牆圍成的(這不知道是否與梁山108好漢有沒有關係呢?),這些牆都是夯土牆,全圍沒有一根柱子,據說當初這些牆還加入了黃糖進去舂。牆與牆之間沒有完全接合,這應該就是現代建築中所講的伸縮縫吧。另外,牆體也是相當厚,在當地有“臉皮厚過西門寨牆”之說。在外牆沒有加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幾百年屹立不倒,以上這些因素肯定是起了重要作用。 從右面這張照片還可以看到架設槍的口,其實在每一堵牆上都有槍眼的,共有大小360個槍眼,據說當時是為了紅白旗之間的爭鬥用的。
古寨有四個大門,在兩側的是“北平門”和“南安門”,這些門也是與“種玉上圍”那個門的方向是一樣的。在鎮內也有北平路和南安路。這其中的“北平南安”也蘊藏著當地人的美好寄託。
這圍裡面在民國期間還有私塾,70歲以上的老人許多都在這裡念過書。他們還說,當時裡邊有很詭異的現象,經常有大腿從樓上伸下來,俗稱“大腳泵(潮語,音)”。不過,我問過他們,他們說自己也沒見過,只不過大家都這樣說罷了。
對於這座富有特色而又保存得較好的古寨,在近年來也吸引了眾多目光,2006年7月14由嘉應學院客家研究院與中山大學歷史系聯合主辦、客家民俗研究所承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客家文化尋蹤夏令營”。本次夏令營的參加者均為在校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共有營員63名,其中來自台灣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國際大學等高校的營員10名,對“種玉上圍”就進行了參觀考察。中山大學副校長,歷史系教授,人文科學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陳春聲也對其有一定的研究。另外,這裡還是嘉應大學土木工程系的重點見習基地。
豐順縣湯南鎮新樓村上圍古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