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場勢指戲曲演員上、下場時,運用唱念做打等技術手段,突出角色思想感情的表現形式,包括身段、工架、神情、氣勢和姿態等。
指戲曲演員上、下場時,運用唱念做打等技術手段,突出角色思想感情的表現形式,包括身段、工架、神情、氣勢和姿態等。中國戲曲採用分場的結構形式,人物上、下場的藝術處理是一個重要環節。運用不同的上、下場形式,配以音樂伴奏,可以表現舞台時間與空間的更替,節奏與氣氛的變化,展示人物的內心活動,推動戲劇情節的發展。
戲曲表演中的上、下場形式多樣。無論採用哪種手段,都要求演員作到“帶戲上場”、“帶戲下場”,把劇情的發展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交代清楚,如京劇《失街亭》中諸葛亮的第一次上場,先由四武將“起霸”,再由眾軍士在嗩吶曲牌〔水龍吟〕的伴奏中“大擺隊”上,諸葛亮在〔大鑼慢原場〕的鑼鼓中沉穩地出場,念“大引子”,著力渲染了這個統領三軍的丞相莊重威嚴的氣勢。<空城計>中第一次上場,是在〔小鑼單上場〕的伴奏中由二童子引上,念“上場對”,表現了諸葛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心理狀態。第二次在空城前,是在胡琴曲牌〔西皮小開門〕後,隨著“(軟)長錘”的鑼鼓上場,烘託了諸葛亮在敵軍迫近、情勢危急的情況下,沉著鎮定、內緊外松的神情。《斬馬謖》則是在〔快長錘〕鑼鼓中快步走上,表現了當時的緊張氣氛和諸葛亮的複雜心緒。先後四次上場,無雷同之弊,把人物情緒的發展和戲劇矛盾的推進,表現得層次分明。再如《打漁殺家》蕭恩和蕭桂英的幾次下場:第一次是父女持槳在行船中輪流各念兩句“下場詩”之後亮相,在〔大鑼撤鑼〕的伴奏中雙下,節奏舒緩、流暢,表現了蕭恩與好友重逢後的喜悅;第二次是打跑了地主爪牙大教師之後,在搶先去告狀的急切、激憤心情下父女分手,就採用了〔大鑼歸頭〕分下;第三次則是殺死了仇人之後,急速逃離的情景,又採用了蕭恩拉桂英跪步急下的處理。三次都是二人同下,卻處理得各不相同,鮮明生動地刻畫了人物,表現了不同的規定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