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印

三面印

白石一生所治的印章,數量極多,其生前自稱為“三百石富翁”。但能在一石上篆刻出三面印文的(均用於鈐蓋),實屬不多,尤其全是朱文印,就更為珍貴了。這方三面印(見圖),烏黑髮亮,石材為齊白石家鄉盛產的“楚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面印
  • 特點:石質算不上怎么好,但堅硬價廉
  • 示例:“丁巳劫灰之餘
  • 示例:重遊京師歸後
簡介,相關介紹,

簡介

石質算不上怎么好,但堅硬價廉,是白石早中期常用的石材之一,其印文的內容,亦頗引人注目,主面印文為:“草間偷活”,左側面印文為:“重遊京師歸後”,右側面印文為:“丁巳劫灰之餘”。1917年(丁巳),白石55歲。這年春夏間,湖南政局更為動盪不安,北洋駐軍及本省部隊多已獨立,互相火併,無法收拾,附近土匪乘機蜂起,富裕人家紛紛別謀逃避之所。為避軍閥和地方土匪之擾,白石告別家鄉,第二次北上赴京。六月三十日(5月12日)到達北京,正遇上“張勛復辟”的鬧劇,段祺瑞出兵馬廠。他又冒著槍林彈雨,乘火車匆匆去天津避難。這大概是“草間偷活”的內涵。待局勢稍微穩定,他便從天津回到北京,由排子胡同移榻炭兒胡同,再遷法源寺如意寮。這期間,與陳師曾成為莫逆之交;和老朋友“知詩者樊樊山,知刻者夏午詒,知畫者郭葆蓀”往來甚密。還與當時北京畫壇著名畫家陳半丁、胡佩衡、王夢白、凌直支、姚華、汪藹士等往還。並與羅癭公、羅敷庵、蕭龍友、曾剛甫諸名流相知結交。這應該是“重遊京師歸後”的大致情況。白石在《自傳》中云:“到了九月底,聽說家鄉亂事稍定,我遂出京南下。十月初十到家,家裡人避兵在外,尚未回家,茹家沖宅內已被劫一空。”甲辰(1904年)年所拓之印草(準備出版)毀於此次洗劫,僅王運(近代著名學者,湖南湘潭人)所作之序文,因藏之破壁得免劫灰。白石便刻“丁巳劫灰之餘”印章,蓋在殘存的書籍字畫上。

相關介紹

由此可見,三面印文所表述的內容都是在同一年內所發生的事情。從時間上說,它們是同一年的先後排序;從內容上分析,彼此之間也是有著很重要的關聯。
從篆刻藝術上說,這個時期,白石已從丁敬、黃易及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印譜》中走出來,受《天發神讖碑》的影響,印風為之一變,逐漸形成自己的基本面貌。這三面印,刀鋒犀利,技法嫻熟,腕力過人,粗獷豪爽蘊藏其間。可見白石在用刀上也有變革,均採用單刀法。在這裡,他把大亂甫定後的一種情感,通過手中的鐵筆,反映在印面上。其筆韻刀趣蒼莽遒勁,疏密對比強烈,虛實相宜相生,平實方正,舒展自如,予人以雄壯之美感。
“丁巳”是齊白石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年,著名的“衰年變法”便始於這一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