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羊鄉

三隻羊鄉

三隻羊鄉位於都安瑤族自治縣北部,東與宜州市龍頭鄉相鄰,西倚河池市五圩鄉,南連板嶺鄉。鄉政府所在地駐龍英村,距縣城84公里,距河池市(金城江區)46公里。全鄉現轄14個行政村(即:龍英、花周、上年、龍防、可力、加荷、丁洞、雞洞、建良、西隆、上朝、上遠、建高、平花14個村),206個村民小組,居住著瑤、壯、苗、毛南、漢等5個民族,共4155戶19763人,其中瑤族人口13395人,占全鄉總人口的67.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隻羊鄉
  • 外文名稱:Sanzhiyang Town
  • 別名:三隻羊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1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都安瑤族自治縣三隻羊鄉龍英村龍英街
  • 電話區號:0778
  • 郵政區碼:530713
  • 地理位置: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北部
  • 面積:264平方公里
  • 方言: 桂柳話 壯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桂M
三隻羊簡介,三隻羊由來,三隻羊鄉人民政府,扶貧攻堅,交通建設,文化建設,

三隻羊簡介

三隻羊鄉
現有人口:2.1萬餘人
全鄉耕地面積15020畝,人均耕地不足一畝。在耕地面積中,除了178畝望天田外,其餘都是碗一塊,瓢一塊的山窩石縫地,可謂山多地少。全鄉糧食作物以種植玉米為主,兼種水稻、小米、黃豆、火麻等。經濟作物有四月紅桃、桐果、沙田柚、李子、沙皮、山葡萄等特色產品,畜牧業以養牛、羊、豬、雞為主,黑山羊、瘦骨雞久負盛名,遠銷粵港等地。
全鄉地處高寒山區,境內石山林立,最高峰為板得勒山,海拔967米。境內自然條件惡劣,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條件下的岩溶山區,土壤植被稀少,旱澇災害頻繁交替,生活水源嚴重污染,水資源嚴重短缺。長期以來,由於地處偏僻,信息閉塞,交通十分不便,致使全鄉經濟、文化、教育、衛生、通訊等極端落後,勞動者素質較低,經濟發展緩慢,雖屬革命老區,但多年來一直以貧窮著稱,目前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的特困鄉之一。

三隻羊由來

據傳,永順長官司所轄的述昆及72 峒口是動亂根據地,同時又是遭軍事鎮壓的地區,三隻羊地方也位於這一地區,百姓和政府的潛在矛盾十分尖銳。長官司除了利用談判(撫) 時形成的有利政治條件,重用和談領袖,取消株連政策,既往不咎,還選擇一部分有能力的代表人物委以部分官職責任,讓他們參政。
當時,三隻羊鄉地方儘是高山深谷,有少量刀耕火種的糧食但產量極低,主要靠打獵為生,從不交皇糧國稅,官軍多次進剿毫無結果。長官司設立以後也不交稅。長官司最後聽取三隻羊鄉父老的申訴,規定今後每年象徵性收取三隻野山羊作為稅收(這是2006 年全國免除農業稅之前歷代政權稅收量最少的),“三隻羊”鄉因此得名。
在清朝的時候,三隻羊鄉分為上中下三段三個村,並由當地土司分別向這三個村徵收一隻羊作為稅收,以為每年徵收三隻羊而得名,解放初歸相鄰的宜山縣(今宜州市)管轄,後併入都安縣至今。

三隻羊鄉人民政府

機構名稱: 三隻羊鄉人民政府
辦公地址: 都安瑤族自治縣三隻羊鄉龍英村龍英街
工作職責:
1、在鄉黨委的領導下,負責執行本鄉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以及國務院、省、州、縣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和行政措施。對鄉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對縣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
2、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行政措施,制定規範性檔案,發布決定和命令。
3、管理本鄉經濟工作和鄉鎮建設,編制、執行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地方財政預決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計畫生育等行政工作和民族、宗教。
4、保護社會主義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民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5、尊重和維護村民委員會的自治地位,對村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
6、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7、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事業。
8、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9、辦理上級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註:機構職能的法定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及相關法律法規。

扶貧攻堅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90年代以來,在區、地、縣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鄉黨委、政府帶領全鄉各族人民,團結拼搏,艱苦奮鬥,積極探索科技興鄉之路,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以水、電、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至1999年底,全鄉興建了4123個家庭水櫃,修建了4個村21.4公里的村級公路,架通了11個村22公里的高低壓輸電線路,開通了11個村的衛星電視接收站。同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通訊等民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得到了解決。
1999年底,全鄉基本解決了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部分農戶生活達到了小康水平。國民生產總值達3355萬元,比1978年增長140.28%;財政收入18.3萬元,比1978年增長了178%;農民人均純收入1476元,比1978年增長了160.3%。
2001年以來,黨和政府組織實施了“都安三隻羊鄉石山區綜合治理脫貧科技示範工程”項目,通過科學進行土地綜合利用調整,以三隻羊示範區生態環境特點、地質背景、資源和人文條件為基礎,探索岩溶區森林植被恢復重建與農業發展的關係,開展岩溶地表水開發利用及生物能源套用研究;形成了一套適宜不同類型石山地區的生態重建與恢復技術體系。構建了果-樹(藥)、林-草(藥)等高效複合農林經營模式。項目的實施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民眾經濟收入提高。示範區農戶改變了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小規模粗放養殖的習慣,通過種植經濟林果,林下種草,實現規模養殖(圈養),農業結構得到初步調整,示範屯人均收入由2000年的1250元提高到2005年的1885元,以“四月紅”桃種植為主的經濟果樹結合優質牧草種植模式已在全縣推開。同時通過大規模的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人工種植經濟林,結合牧草和藥材種植,示範區植被覆蓋率由原來的27.1%提高到77.0%,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得到控制,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三隻羊鄉這一項目的實施,使示範區人居環境得到改善、農戶收入大幅度提高,湧現出一批種果、種草養殖致富的典型,富裕起來的農戶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大大改善。通過技術培訓,民眾掌握了種養技術,骨幹農戶已能對其他民眾進行指導,帶動示範區農戶共同富裕。通過這種輻射、帶動作用,使得周邊農戶脫貧致富,促進生態環境恢復和當地經濟整體發展,有效促進整個示範區的生態重建,為岩溶山區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成功樣板。
近年來,全鄉引進黑山羊,積極推廣黑山羊養殖,走特色農業產業道路。該鄉養出的山羊肉質鮮嫩,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深受歡迎。目前,該鄉共有3000多戶農戶養殖黑山羊,平均每戶養殖數量在10隻以上;其中養羊大戶共18戶,平均每戶養殖黑山羊在70隻左右,現可出欄山羊10600隻。

交通建設

2013年6月19日,三隻羊鄉黨委、政府組織幹部民眾在龍防村加燈屯舉行新一輪屯級公路建設大會戰開工儀式,再掀屯路建設新高潮。
鄉領導幹部與民眾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屯路建設中,讓天塹變坦途,使困屯換新顏。
2013年三隻羊緊緊抓住“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機遇,積極爭取扶貧開發項目資金101萬元實施11條9.1公里通屯道路建設,11條路已開工建設,其中4條路已完成50%的路基建設。

文化建設

三隻羊鄉自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鄉黨委根據各黨(總)支部實際情況,分類指導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的成果。
人員流動大,人員複雜,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村民們的錢袋子漸漸鼓起來,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物質生活好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卻似乎變得空虛起來,打麻將、賭博、迷信、六合彩等一些不良現象滋生漫延。鄉黨委書記藍宇平多次到該村調研,努力破解這個難題。在一次調研中他發現每逢農村節日又恰逢丁洞街日(三日一街),便有來自附近村屯喜歡山歌的民眾集中到丁洞村對唱山歌,藍書記靈機一動:“何不把村里一些有文藝愛好的村民組織起來建一支文藝隊,經常開展一些文藝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練身體,又可以改變一些村民的陋習。”於是他便把這一想法告知丁洞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韋建國,兩人不謀而合。於是,在他們的倡導下,一支16人、設備簡陋的文藝隊於2011年6月便成立了。
鄉黨委批覆同意成立黨支部,並要求按程式召開黨員大會進行選舉。就這樣,中國共產黨三隻羊鄉丁洞村文藝支部誕生了。
文藝黨支部成立後,一方面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黨建、法制宣傳、創先爭優活動等工作的開展,以藝術形式編排各種方針政策深入千家萬戶廣泛宣傳;另一方面忙碌於各村民小組農戶家中,為他們送去文藝快餐,現在老百姓只要有喜事,必定叫上文藝支部去熱鬧熱鬧。
民眾說:文藝支部演身邊人,說身邊事,唱最新政策,舞先進典型,我們喜歡,足不出戶就能看上大戲。他們的一唱、一跳、一樂,既鍛鍊了身體,豐富了生活,宣傳了政策,又拉近了與民眾的距離,增加了感情。在慶祝建國六十二周年三隻羊鄉文藝會演中,他們還為丁洞村表演的節目奪得團體一等獎。他們所到之處都散發出濃濃的鄉村文化氣息,文明鄉風盛行洋溢,為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