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街

三陽街

三陽,是皖浙交界處徽州東門第一古鎮,是清涼峰腳下一詩意盎然的鄉村,環繞三陽的群山,皆為歙南著名的山峰。一千多年前的三陽,還只是個水草豐美,森林茂盛的絕勝地,一個姓洪的先人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來此蓋草棚放牧。深秋季節,三隻肥羊任憑他怎么趕,也不願離開此地,他詫異萬分,遂舉家遷來定居於此,取此地名為“三羊”,因寓“三陽開泰”之義,故得村名。沿著小溪兩岸,洪家子孫開始繁衍,伺候莊稼的閒暇,在岸邊種上梅花,年代更替,兩岸的梅花把古老的河流裝扮得芳香四溢,清澈的溪水變得絢麗多彩,三陽也就有了“梅溪”的美譽。梅溪雖然裊娜多情,但是梅溪人卻具有山一樣的偉岸身軀,和堅忍不拔的品格,勤勞的先人,暴風露,斬荊棘,環繞三陽別致的山水地形,遂有了錯落有致的古街風貌。若在山巔遠眺,三陽猶如一個亮麗的莊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陽街
三陽街地理位置,三陽街文物古蹟,概述,聖旨坦,古戲台,洪家大祠堂,支祠,門柱,郁達夫觀景台,三陽街自然環境,三陽街如今現狀,

三陽街地理位置

三陽,是古代徽州府和杭州府的連線處,故其商業特別發達,相應的衙門公署也就應運而生。民國《歙縣誌·卷二》:“王乾巡檢司,宋建炎中置在縣東南一百里,嘉慶二十年裁。”商賈往來,車水馬龍,有一古詩:“庭中蘭熏秀,戶外市塵囂。”就如實地描繪了當時三陽村庭內的幽雅和街市的繁華。經商與讀書,是古代徽州人相得益彰的一份渴求,三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其耕讀為本和勤勉立業精神,終於在徽州文化的歷史上,留下了厚重的財富,而三陽街則位於三陽鎮中,街里隨處可睹的明清建築,磚雕石刻,足以證明歷史的輝煌!
三陽街

三陽街文物古蹟

概述

走在三陽的石板街上,迎面而來的是清風廊橋,聖旨坦門樓、真武廟、古戲台、近百幢保持完好的明清古民居,以及梅溪碧波蕩漾著的十二座長石板鋪就的古橋。駐足清風廊橋上,既可領略梅溪的清幽,又可感受石板街的喧囂。

聖旨坦

街中的“聖旨坦”,是古代三陽人專門接受皇上聖旨的地方,同治皇帝特賜門樓,給三陽人無限的榮耀。真武廟,是為神話傳說中的真武大帝而建,據說洪姓的先人曾去東洋經商,滿載貨物的木船遭遇暴風雨的襲擊,船將沉沒時,不遠的雲層中突然出現真武大帝,片刻間風雨停,船人得救,為感謝其恩,特建賜廟以示祭祀。

古戲台

古戲台在街中間,是街里最熱鬧的地方,《三顧茅廬》《將相和》《水淹七軍》等戲劇是過年必演的經典劇目。徽州著名的徽劇班社,如三慶、四喜、大壽春等戲班,當有喜慶之事,常被邀請而來,熱鬧著三陽的大街小巷。
雕樑畫棟的古戲台,隨著文革的那場浩劫,已經不復存在,代替的是一個數片木板胡亂拼湊的戲台門臉,上端一個碩大的紅五角星在昭示著時代的印記。雖然如此,台前看戲坦的空曠,足以證明著往日的輝煌與熱鬧。如今的人,依然記得演“阿慶嫂”的著名演員,中國當代著名表演藝術家洪雪飛童年時代在台上表演《拾繡鞋》《撲蝴蝶》《鴨綠江》。1991年在歙縣舉辦“首屆枇杷節”,洪雪飛應邀回家,登台扮演了“阿慶嫂”,還為三陽鄉親表演現代京劇《沙家浜》的片段,她優美的唱腔,婉轉的歌喉,令人回味感嘆。

洪家大祠堂

宗族觀念是徽州人最為看重的,洪家大祠堂,在數代人眾人期待的目光中,在族人齊心協力的勤勞中,巍峨屹立在來龍山腳下,祠堂正中懸掛著福生公夫妻的大幅畫像。福生公,即三陽村的先祖洪福生,他在明朝天順元年,從慈坑遷來此處,開始了艱難的創業,生兒育女,成就了今天三陽的輝煌。2007年正月初六,破舊的洪家大祠堂修繕一新,鑼鼓喧鬧,炮仗聲聲,人們隆重紀念三陽建村六百周年。
洪家大祠堂建於康熙年間,同治十二年大修。前庭院落,寬敞平坦。祠堂飛檐橫空,木製構件勾心鬥角,甚是壯觀。大門上的鬥神莊嚴而肅穆,雖有油彩剝落,但鬥神的神態依然栩栩如生,清晰可識。記載同治年間重修的石碑被鑲嵌在牆壁上,上面徽州府的落款依然鋒芒畢露,昭示著朝廷政府對三陽的恩榮。大門兩側的石雕,獨具特色的是龍魚圖案,祠堂里滴水明堂,堂上是先人的畫像。背後是古代上靈牌的地方,略顯陰暗。

支祠

行走在石板街上,還有許多的支祠,比如慈壽堂、孝友堂、善慶堂、本立堂、華德堂、仁本堂、積善堂、敘義堂等。還有洪謙故居、孝廉方正故居等。老屋的門樓都是精緻的磚雕,人物精美而生動;青石的門柱,光滑而細膩,如斯高牆大院,自然更多的是詩書傳家。環境的幽雅與精妙絕倫,自然會孕育著生於斯長於斯的藝術家。清代出了名畫家洪承祖,他畫的梅花,構思獨特,匠心別用,可與乾隆年間的歙人汪士慎異曲同工,繁枝千花萬朵,儼然傲雪,孤高淡雅。走在街巷,閒聊之間,都能說出三陽曾經出過的赫赫人物。

門柱

街巷曲折迴環,布局合理,路上隨意擺放的古代門柱,成了今天閒坐聊天的長凳。街上的元寶石成了孩童玩耍的好去處,每個人上學放學都要爬上去坐一會,元寶的凹處,被磨得油光發亮。而在窗台下,卻是畫著各種的古代的風俗人情,“張飛負荊請罪”、“牧童遙指杏花村”,還有梅蘭竹菊,松樹仙鶴,點綴著古老的風景,也勾起對古老文化的懷念。

郁達夫觀景台

在石板街頭、梅溪河口是郁達夫觀景台。1934年徽杭公路開通不久,郁達夫、林語堂、潘光旦等一批留學歸來的學者,從杭州出發開始了西遊之旅。當車過昱嶺關,盤旋而下,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峰迴路轉,進入一個大盆地。這一山村景致讓他們詩興大發。大家下車,指點,欣賞,評論。郁達夫在他的遊記中說:“我們在三陽車站的前頭,那一條清溪的水車磨坊旁邊,西看斜陽,東看山影,總立了約半點鐘之久,還徘徊不忍離去……”他還即興作詩一首:盤旋曲徑幾多彎,歷盡千山與萬山。外此更無三宿戀,西來又過一重關。

三陽街自然環境

穿過寬闊的青石板街,俯視是梅溪清泉,仰觀則是白虎山,官財山。溪水清澈,時有石斑魚在水埠頭與洗菜淘米的村婦嬉戲。而山間。卻是山核桃、貢菊、柿子的風水寶地。這裡有“青龍出溪”、“松塢鳴琴”、“溪樓夜讀”、“梅溪廊橋”、“半嶺晨鐘”、“潭浮印石”等十景,給古街風貌更添幾分的古樸、典雅。行走在梅溪岸邊的石板街,還能看到溪水在門檻下流過。上面覆蓋著石板,在大門邊上才露出長一米,寬尺余的一截,那緩緩流淌的溪水,剛好作為洗菜浣衣的所在,方便著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

三陽街如今現狀

今天的三陽,已是今非昔比。曾經熱鬧的梅溪古街,因為房子無法再擁擠進去,加之交通的便利,富裕的人們把新房建在公路的兩側,綿延而去,有五里之遙,如今已基本連成了一體。站在山頂一眼望去,整個村莊感覺浩浩蕩蕩的奔騰而去,與從村前的昌源河上氣勢恢宏的橫穿而過的徽杭高速公路,一起成為新三陽的亮麗風景。古老的石板街,開始慢慢的淡出路人過客的視線,卻走進了歷史,走進古徽州的記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