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壩下公路橋左岸為山西平陸縣三門鄉寨後村,右岸是河南省三門峽市高廟鄉,上距三門峽大壩500m。由水利電力部第十一工程局設計。公路橋建於上世紀50年代,長約300多米,寬約10米,橋體為鋼結構,橋樑橫跨黃河,連線河南和山西兩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門峽壩下公路橋
- 橋樑長度:204m
- 橋面寬度:8.5m
- 橋樑類型:為5孔41m跨鋼結構橋
- 地理位置:三門峽大壩下500m
- 所屬城市:三門峽市
- 所屬國家:中國
建設歷程,管理維護,相關文化,
建設歷程
新中國成立後,為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於1 957年至1960年興建了三門峽攔河大壩。蓄水期間,碧波萬頃,湖光山色,40多年來,經過幾改建,為黃河防汛、防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公路橋為5孔41m跨鋼結構橋。橋長204m,橋面寬度8.5m,連線線路等級為四級鄉村道路。
管理維護
2005年5月,這座橋樑被專家鑑定為危橋,三門峽市交通局隨即豎立“禁止通行”的標誌牌,並封鎖橋樑兩頭。
相關文化
黃河三門峽馳名中外,在我國古代地理圖志上稱為三門山。峽谷中,兩座石島突元而起,滾滾黃河水奔騰到此,被河床中的石島所阻,自北而南形成人門、神門、鬼門三股雄流,三門峽即由此而得名。鬼門和神門,水流急猛,狹窄險峻,歷來舟船難渡。人門水勢稍緩,古時候舟船多從這裡闖險而過。三門之座砥柱石巍然屹立河心,占往今來,任憑急浪衝擊,始終穩如泰山,巋然不動。因此,“中流砥柱”向來被視為祖國山河的驕傲、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象徵。兇猛的河水衝出三門,又被兩岸的半島收合為一,當重新集結的驚濤迎面受到砥柱石的撞擊時,則包山而過,但很快便遇到南岸的阻扼,又折向東去。經過這一分、一合、一撞、折,黃河被三門石峰戲弄得暴怒無常。於是,它湍流翻卷,濁浪排空,亂石崩雲,顛狂咆哮,發出雷鳴般的吼聲。這就是舉世聞名的三門天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