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壩鎮

三道壩鎮

三道壩地處新疆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位於米東區以北17公里,距離首府烏魯木齊34公里,是新疆著名的“漁米之鄉”,有著“塞外江南”之美稱。其北部與農六師五家渠相連,吐烏大高等級公路斜穿東南部,市鎮公路兩條,交通便利,通訊設施完善,有線電視,移動通信、網路覆蓋全鎮。經濟發展平穩,百姓安居樂業。

2019年1月9日,三道壩鎮憑藉社火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道壩鎮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新疆烏魯木齊
  • 下轄地區:塔橋灣村、天生溝村等自然村
  • 政府駐地:三道壩村
  • 電話區號:0991
  • 郵政區碼:831404
  • 地理位置: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
  • 面積:79.22平方千米 
  • 人口:6790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
  • 車牌代碼:新A
  • 海  拔:650米至4233米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自然條件,地形,山脈,水系,氣候,土壤,農業,所獲榮譽,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原屬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所轄,現為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所轄。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分為三部分東南部為丘陵山區,海拔650米至4233米;中部為沖積平原,海拔418米至650米,平原南部,地勢平坦,水源豐富,主要是糧食種植區; 北部屬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的一部分,海拔426米至630米,是市內的主要冬草場。全鎮有總人口6790人(2017),轄17個行政村,土地總面積79.22平方千米。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全鎮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農民收入迅速增加。
2004年生產總值22403萬元,同比增長11.98%。其中一產增加值4860萬元;增長7.02%;二產增加值11427萬元,增長12.43%;三產增加值6166萬元,增長15.37%;農民人均收入4928元,同比增加505元,增長11.1%。
鎮黨委、鎮政府在農業生產上緊緊圍繞“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兩個目標,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狠抓三大結構調整,四大基地建設和四條產業鏈延伸,繼續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加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

歷史沿革

民國初年,新疆督辦楊增新圍地租田,以其長子的名字楊乾德,給屬地冠名為乾德堂,建立乾德農場,形成乾德縣(今米泉市)雛形,舊址便在今天三道壩鎮的三道壩村,以湘乾文化為底蘊的三
鎮政府大樓鎮政府大樓
道壩稻鄉文化自此淵源流長。隨後數年,以陝、甘、寧、青籍民潮為代表的北方文化,以江蘇、安徽籍支邊青年為代表的南方文化,加以博大精源的中原文化,在素有“塞北江南”美譽的乾德縣大地上,再次撞擊,形成了中國名鎮三道壩獨特的湘乾文化精髓。

自然條件

地形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分為三部分: 東南部為丘陵山區, 海拔 650米至4233米;中部為沖積平原, 海拔418米至650米,平原南部, 地勢平坦, 水源豐富, 主要是糧食種植區;北部屬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的一部分, 海拔426米至630米,是市內的主要冬草場。

山脈

境內山體屬博格達山脈的西部末端, 北東—南西走向, 山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山體破碎, 山頂渾園, 起伏較小。最高峰為艾不里哈斯木達拉峰, 海拔4233米。高山區為夏牧場, 中山區為森林地帶和冬草場, 低山丘陵為春秋草場和旱作農業區。

水系

市內有大小水流31條, 其中常流水河溝16條, 季節性洪水溝15條。分屬南山、東山、平原三個水系。南山、東山水系分別發源於南天山和博格達山, 平原水系由地下潛水溢出補給。主要河流有: 水磨溝河、鐵廠溝河、老龍河。地面水資源有 12476萬立方米。

氣候

米泉市屬大陸性中溫帶乾旱氣候區。冬季嚴寒, 夏季酷熱, 光照充足,蒸發量大。山區年平均降水量519.4毫米,平原地區年均降水量212.毫米。 沙漠地區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7.3℃, 元月平均氣溫—15.5℃, 七月平均氣溫24.1℃, 極端最高氣溫38.1℃, 極端最低氣溫—29.7℃。無霜期165天。 全年多西北風, 風力2至5級, 最大風力9級。

土壤

栗鈣土; 分布在柏楊河、新地梁、北傲魏家泉中山地帶, 占可耕地總面積的2.05%;棕鈣土, 分布在天山村、柏楊河低同區, 占16.8%;灰漠土, 分布在古牧地、曙光、大草灘、十二戶戈壁, 占 24.63%;潮土, 分布在古牧地、長山子、羊毛工, 占13.8%;水稻土, 分布在長山子、三道壩、羊毛工等水位高的地帶,占 23.56%;鹽土,分布在鹼梁、高家湖、羊毛工、陝西工、柳樹莊、西莊子、蔣家灣等地, 占19.16%。

農業

2004年,全鎮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4718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23402畝;糧食作物中,
以水稻種植為主,水稻種植面積19093 畝,優質品種秋田小町面積12000畝,平均單產 621公斤;經濟作物面積11316畝,經濟作物中蔬菜、瓜果種植面積 5167畝;食用菌以鹼泉子基地為中心,三村鼎立輻射全鎮,達90.85萬平方米;畜牧業以鹼泉子養殖小區為重點,帶動全鎮的發展。小區現已入住 129戶。
長勢旺盛期的稻田長勢旺盛期的稻田
特色農業
米泉大米:米泉大米以品質優良色、香、味俱全響譽中國,遠銷東南亞各國,“米全大米”已經成為自治區馳名商標。三道壩鎮作為米泉大米主產區之一,在米泉大米產業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全鎮17個行政村,水稻種植村10個。水稻種植面積19000畝。
雙孢蘑菇:也稱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蘑菇的營養價值極高。目前,發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長。雙孢蘑菇屬草腐菌,中低溫性菇類,三道壩地區稻草、麥草豐富,氣候比較適合雙孢菇的生長,具有很大發展潛力,而且有多年種植經驗,主要種植區域:大莊子村、鹼泉子村、上三道壩村,種植面積50萬平方米,通過無公害認證面積13.3萬平方米。
十二戶毛芹菜:主栽品種津南實芹2號,該品種耐寒、耐熱、抗病,生長速度快、抽薹晚、產量高,葉柄實心、淺綠色,肉質鮮嫩,粗纖維少,芹菜味濃。在15~20℃的適溫下,可多茬栽培,保護地可全年生產。主要種植區域十二戶東、西村,種植面積120公頃,通過無公害認證面積70公頃。
食用菌小區
三道壩鎮食用菌小區座落於鹼泉子新村,甘堡公路以南,始建於1999年,位於三道壩鎮以東3公里,占地面積270畝,總投資98萬元,水、電設施完善,甘堡高等級公路貫穿小區。食用菌小區現已入駐種植專業戶63戶,建成磨菇棚120座,種植面積90.85萬平方米。主要產品有雙孢菇,雞腿菇、百平菇、杏孢菇、金針菇、巴西菇等,年產鮮菇450噸,每平方米產菇達7公斤以上,食用菌小區年創產值310萬元,純利潤135萬元。
養殖小區
三道壩鎮養殖小區座落在鹼泉子新村,甘堡公路以北,始建於2000年,位於三道
壩鎮以東3.5公里外,占地面積820畝,總投資達159.6萬元,截止目前,小區內水、電、路基礎設施完善,甘堡高等級公路貫穿其中。養殖小區一二期工程可容納養殖戶129戶,每戶平均占地3.8畝。2004年,養殖小區入駐養殖專業戶120戶,牲畜飼養量1.554萬頭(只),出欄1.2萬頭(只)。其中:牛飼養量40頭,出欄20頭,羊飼養量500隻,出欄350隻,豬飼養量1.5萬頭,出欄1萬頭,禽飼養量8萬隻,出欄5.5萬隻,特別是養殖區生產優質的三元雜交商品豬,響益烏魯木齊及周邊城市,生豬良種率達到80%以上。
魚塘的紅嘴雁魚塘的紅嘴雁
2004年預計養殖小區產值可達816萬元,利潤261萬元,人均增收203元。
2009年1月6日為使養殖小區的環境得以改善,三道壩鎮共在養殖區投入100多萬元用於改善養殖區環境,其中道路設施投資65萬元,道路硬化4公里,自來水實施投資30萬元,新鋪設管線3公里,設立自動供水系統1套,綠化投資5萬元。在養殖區道路兩旁進行了綠化,共植樹3萬餘課,養殖區環境得到了很好改善。為了防止畜禽廢渣滲漏、散落、溢流、雨水淋失、惡臭氣味等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三道壩鎮對畜禽養殖戶加強畜糞集中管理,嚴禁亂堆亂放。
同時結合國家沼氣項目對養殖區所有養殖戶給予了補助每戶多補助400元,今年共建沼氣池119座,每戶都建有沼氣池。

所獲榮譽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地圖信息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三道壩鎮政府(138縣道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