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金毛裸蕨,產四川西部(金川、稻城)、雲南西藏交界處(竹植株高(10)20-30(40)厘米。根狀莖粗短,橫走或斜升,密被亮的淡棕色狹披針形鱗片。葉叢生;柄長5-12厘米,粗1.5-2毫米,圓柱形,淡栗色,基部密覆灰棕色長絹毛,向上較疏;葉片長10-25厘米;寬4-10厘米,三角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二回羽狀複葉(頂部為一回羽狀);羽片8-14對,基部一對稍大或略較短,中部以下的羽片長3.5-7厘米,寬1-1.5厘米,披針形,柄長3-7毫米,互生,奇數羽狀;側生小羽片3-8對,長4-5毫米,基部寬3-4毫米,卵狀三角形或近戟形,鈍頭,基部心臟形,有短柄,上先出,頂生小羽片的基部通常不對稱,有長柄。主脈上面平坦,下面略可見,側脈羽狀,一至三回分叉,不易見。葉乾後革質。卡)。生石上,海拔1900至3300米。耐旱植物,形體大小變異甚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角金毛裸蕨
- 拉丁學名:Gymnopteris sargentii Christ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綱:薄囊蕨綱
- 目:水龍骨目
- 科:裸子蕨科
- 屬:金毛裸蕨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株高(10)20-30(40)厘米。根狀莖粗短,橫走或斜升,密被亮的淡棕色狹披針形鱗片。葉叢生;柄長5-12厘米,粗1.5-2毫米,圓柱形,淡栗色,基部密覆灰棕色長絹毛,向上較疏;葉片長10-25厘米;寬4-10厘米,三角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二回羽狀複葉(頂部為一回羽狀);羽片8-14對,基部一對稍大或略較短,中部以下的羽片長3.5-7厘米,寬1-1.5厘米,披針形,柄長3-7毫米,互生,奇數羽狀;側生小羽片3-8對,長4-5毫米,基部寬3-4毫米,卵狀三角形或近戟形,鈍頭,基部心臟形,有短柄,上先出,頂生小羽片的基部通常不對稱,有長柄。主脈上面平坦,下面略可見,側脈羽狀,一至三回分叉,不易見。葉乾後革質。上面褐綠色,略有一、二伏生絹毛,下面密覆初為淡棕色,後變為灰白色的長絹毛;葉軸和羽軸均被同樣的毛。孢子囊群沿側脈著生,隱沒於絹毛下,不易見。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900至3300米石上。
分布範圍
產自河北(淶源)、北京(百花山)、山西(五台山)、四川(美姑、布拖、木里、稻城、金川、馬爾康)、雲南(嵩明、屏邊、蒙自、景東、鶴慶、麗江、中甸)、西藏(林芝、郎縣、加查、察隅)及台灣(宜蘭、新竹、嘉義)。也分布到印度、尼泊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