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地理位置,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村務公開,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73戶,有鄉村人口1059人。其中農業人口1051人,勞動力65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69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00.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12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為主。
地理位置
三角里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全村有273戶飲用井水。有273戶通電,有15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7%和7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0戶(分別占總數的73%和44%)。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公里。全村有汽車1輛,拖拉機10輛,機車50輛。
全村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4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3畝。
自然資源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 ,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蠶桑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生豬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收入500.7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7.5萬元,占總收入的29.45%;畜牧業收入29.89萬元,占總收入的5.9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74頭,肉牛9頭,肉羊43頭);林業收入0.8萬元,占總收入的0.16%;第二、三產業收入322.6萬元,占總收入的64.42%;工資性收入20.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1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12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3戶,鄉村人口1059人,其中男性485人,女性574人。其中農業人口1051人,勞動力657人。該村以白族為主,(是漢、白族混居地),其中白族1005人,漢族51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89人,參合率75%;享受低保5人。人員名單:周源、周永安、所江、羅化良、楊進。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50戶,占農戶總數的92%。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6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5萬元,有固定資產23.1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9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本村全年的總收入和總支出等。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黃聯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禾甸鎮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0人,中學生40人。
該村建有老年文化活動室1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1人,黨員中男黨員19人,女黨員2人.團員9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教學條件較差,離完小較遠,學生上學不方便,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醫療衛生條件差,村莊道路基礎設施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鞏固原有烤菸、蠶桑產業,大力發展生豬產業和其它養殖業等,種植業面積30畝,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10頭,牛40頭、羊12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00人。到"十一"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2112元增加到2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