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似鱗毛蕨

三角似鱗毛蕨,蕨葉中型,三次羽狀,三角形,兩側對稱,長約8 cm,寬約 10 cm。

基本介紹

文獻描述,形態描述,時代產地,

文獻描述

1992 Dryopterites triangularis,鄧勝徽,頁 11,圖版4,圖11~14 ;插圖 1f-h 2001 Dryopterites triangularis,鄧勝徽和陳芬,頁 137,圖版95,圖 1~8;圖版 96,圖1~5 ;圖版97,圖1~3; 圖版98,圖1~7,圖版99,圖1~6;插圖3E,F。

形態描述

各次羽軸近等粗,寬 0.8~1 mm,背面具一中脊,中脊約為軸寬的 2/3;腹面具一縱溝;軸表面光滑。各次羽軸由蕨葉下部向上由對生過渡為上先出型。末二次羽片寬披針形,長約 5 cm,寬2 cm,蕨葉基部一對末二次羽片較其他的大,長 5 cm,寬 3.5 cm,為不對稱三角形,其下行末次羽片長3 cm,明顯較上行的1.5 cm為長,末次羽片長披針形,長 1.2~3.5 cm,寬 0.5~1.4 cm。小羽片由對生過渡為上先出,卵形或披針形,長0.7 cm,寬 0.4 cm,邊緣淺裂,頂端急尖,基部收縮為柄狀,在蕨葉的上部,末次羽片不分裂而呈小羽片狀。除羽葉基部有一對末二次羽片外,其他末二次羽片上行的第一枚末次羽片均明顯地較其他的發育,較長而寬。末次羽片上行基部第一枚小羽片也較其他者長面寬,頂端平行於羽軸前伸到前一羽片的基部。葉脈羽狀,較弱,脈路向葉膜背面凸出;中脈彎曲,到頂,側脈分裂一次或不分裂。生殖羽片與營養羽片同形。一個小羽片上含 3~5 對囊群。囊群著生於小羽片背面,遠離葉緣,位於側脈前分支靠近中脈的一側,孢子囊群圓形或橢圓形,直徑 1 mm左右,囊群蓋圓腎形,高0.6 mm,寬 0.8 mm,前端圓,後緣中央內凹。每個囊群含 30~50 個孢子囊。葉膜下凹,形成凹坑,孢子囊則置於凹坑內。孢子囊球形,具細長柄,直徑為 150 μm左右,環帶直立,不完全,從囊柄處開始發育,環繞了囊周長的 3/4,開口橫裂。單個孢子囊產 64 粒的孢子。孢子為豆形或腎形,赤道軸長 25~30 μm,極軸長20~23 μm,單縫,縫線長為孢子直徑的 2/3,外壁光滑,但有褶皺(鄧勝徽和陳芬,2001) 。

時代產地

遼寧鐵法盆地,小明安碑組,阜新盆地,阜新組;早白堊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