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藤橘(學名:Luvunga scandens (Roxb.) Buch.-Ham. ex Wight et Arn)為攀援於高大喬木的木質藤本。枝蠟黃或蒼灰色。初生葉及莖幹下部的葉為單葉,葉片帶狀,小葉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濃綠。總狀花序,花蕾橢圓形,花瓣4片。漿果圓球形或倒梨形,種子1-4粒,闊卵形。花期3-4月,果期10-12月。產海南、雲南。生於海拔600米以下河岸和溪谷較濕潤的常綠闊葉林中。越南、寮國,高棉、緬甸、印度也有。
攀援於高大喬木的木質藤本。枝蠟黃或蒼灰色,莖幹下部的刺勁直且長,上部的短而彎鉤。初生葉及莖幹下部的葉為單葉,葉柄長2-9厘米;葉片帶狀,長達30厘米,寬4-5厘米,莖幹上部的葉通常為3小葉,偶有2小葉,小葉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20厘米,寬3-9厘米,濃綠,密生肉眼可見的透明油點,側脈不顯,但乾後隱約可見;小葉柄粗壯,長5-10毫米。有花通常不超過10朵的總狀花序;花序軸及花梗均甚短;花蕾橢圓形;花萼長4-5毫米,徑3-4毫米,4淺裂,裂齒小或近於截平;花瓣4片,長8-10毫米;雄蕊有時少於8枚,花絲基部略連生;子房4或3室,稀2室。漿果圓球形或倒梨形,徑3-5厘米,果梗長4-6毫米,果皮厚,外皮黃色,平滑;種子1-4粒,闊卵形,長2-3厘米。花期3-4月,果期10-12月。
生於海拔600米以下河岸和溪谷較濕潤的常綠闊葉林中,攀援在高達20米的樹上。
三葉藤橘產海南及雲南東南部。越南、寮國,高棉、緬甸、印度也有。
三葉藤橘葉含精油pinene等不少於7種:又含倍半萜類:luvungene、luvungol、luvungone。果含香豆素:xanthotoxine、xantholetin、isopimpinellin、luvungetin。
【藥 名】:三葉藤橘
【拼 音】:SANYETENGJU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芸香科植物三葉藤橘的全草。
【功 效】:活血化瘀、殺蟲止癢。
【主 治】:用於胸部刺痛,心悸,皮膚濕癢、濕瘡、濕疹、疥癬。
【性味歸經】:辛,溫,心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克。外用15-30克,水煎洗或研末敷,也可研末做成坐藥。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廣東海南島。
【拉丁名】:三葉藤橘Vnvuhgx Scandens (Roxb) Buch-Hxmilt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中藥化學成分】:果實花椒毒素、花椒樹皮素甲(xanthyletin),異茴芹素、三葉藤橘素(luvuhge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