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草核盤菌腐爛病

三葉草核盤菌腐爛病是一種植物病害,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毀滅性病害。

症狀,病原特徵,寄主範圍,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症狀

在秋季表現為地上部的葉片、葉柄和莖上出現褐色病斑,很快軟腐。次年春天,三葉草萌發時表現出該病的典型症狀。病株生長緩慢,葉片捲曲,色淡並帶有淡紫色。莖基、根頸及根部變褐、腐爛,潮濕條件病株很快死亡,病部出現白色絮狀霉層。當土溫升高、濕度減少時,病組織表皮脫落或表現為乾腐,其上霉層變緻密,並逐漸形成白色團塊,後轉為黑色粒狀物,即菌核。

病原特徵

是三葉草核盤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 Erikss.)。菌核可形成於病組織表面或內部,表層為黑色擬薄壁組織,內部由白色疏絲組織構成,直徑約3-15毫米,多分布於土表至地下,7厘米深的地下器官或土壤中,也可深達20厘米。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盤黃褐色至棕褐色,具柄,呈漏斗狀,頂部初閉合,成熟後展開呈碟狀或淺杯狀,盤上由子囊或側絲緊密排列構成子實層。子囊圓筒狀,160-185微米×12-15微米,內部8個子囊孢子排成一列或二列。子囊孢子單胞無色,卵圓形,大小為14-18微米×6-9微米。

寄主範圍

寄主範圍較廣,可侵染紅三葉、白三葉(T.dubium)、雜三葉、絳三葉、亞歷山大三葉、平臥三葉(T.procumbens)、間三葉及苜蓿屬、紅豆草、百脈根、蠶豆、豌豆、箭舌豌豆、黃芪、柔毛野豌豆等豆科植物。此外還侵染藜、苦苣菜、蒲公英、車前、龍膽、老顴草、田薊、薺菜、菥螢、千里光、月見草等許多其他科的植物。此菌的寄主專化性不顯著,但據帕特(Partt)等(1992),由美國的T.dubium上分離得的病原菌則表現出明顯的寄主專化性。

發生規律

病原菌的侵染循環開始於秋季或初冬,此時存在於土壤中或病株殘體上的菌核萌發出子囊盤,成熟的子囊盤強力彈射出子囊孢子。一個子囊盤可形成10萬個以上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放射可持續數周時間,射程約4-10厘米。孢子隨風傳播,至寄主的葉片或葉柄進行侵染。由氣孔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寄主。菌絲在寄主體的細胞內或細胞間蔓延,並分泌毒素和酶,殺死寄主組織並使之分解,造成病株軟腐或萎蔫。冬季,病原菌以休眠菌絲體在寄主上越冬,也可以菌核越冬。雪層厚時,寄主體內的菌絲仍可活躍生長,使病害繼續發展和蔓延。次年春季被害植株的病組織上便產生大量菌核,越夏。到秋季,菌核萌發,又開始下一個侵染循環。菌核萌發前,需要休眠至少4周。菌核還往往混於種子中傳播。病害侵染也可發生於地下,由菌核直接萌發出的菌絲進行侵染(弗蘭德遜Frandson,1946)。此病在涼爽潮濕氣候條件下發生,流行。適宜病害發展的溫度範圍為13-18℃,夏季氣溫升至25-27℃以上,病情停止發展。菌核萌發適溫為16℃。土壤PH5.5時最適於此菌生長,但病菌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很廣。砂壤土有利於此病的發生。尿素可抑制菌核的形成。

分布與危害

美國、英國、丹麥、挪威、瑞典、波蘭和前蘇聯等都有認為它是紅三葉減產和草地提前退化的主要原因。它往往使紅三葉植株死亡50-80%,造成大塊禿斑。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捷克也報導此病是當地三葉草生產中的重要問題。我國江蘇、貴州、甘肅等省區發現有分布,台灣省也有記載。

防治方法

1、選育和套用抗病品種 對當地適應性強的類型或抗寒品種較為抗病。一般4倍體的三葉草品種比二倍體品種抗病性強。
2、管理措施 增施磷鉀肥,可增加寄主抗性;秋季刈割後耙地或放牧,使菌核埋入土表5厘米以下,可抑制其萌發產生子囊盤,重病草地應深犁,並在4-7年內不種植主要寄主植物。
3、藥劑防治 科研地和收種草地可選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如用五氯硝基苯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5千克/公頃施於土壤中),或在發病初期先用多菌靈、乙烯菌核利、菌核淨等進行田間噴霧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