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菌核病

植株受害的早期階段,腐爛的根頸組織是黃褐色,最後變成暗褐色並軟化。在一些情況下,春季病株幾乎完全腐爛。當春季苜蓿不生新校時,常常被認為是冬季凍害引起的。植株死亡的確實原因要看死株的根頸組織內有無菌核,或者在死亡植株的土壤表面有無菌核。春季冷濕的天氣,病菌在感病植株的根頸和莖部產生網狀菌絲體,網狀菌絲體生長,通過土壤表面從一株到另一株進行擴展傳播,病株連成小片。枯萎的莖變褐,變軟,呈糊狀,最終解體。絮狀菌絲體在稠密的苜蓿株絲、早晨有露水的莖間特別明顯,通常到中午充分乾燥後菌絲體露出。如果整個春季為冷涼潮濕天氣,許多植株會受到侵染。在每個感病的植株上,菌絲團聚合成堅硬的黑色菌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菌核病
  • 症狀:腐爛的根頸組織是黃褐色
  • 病原特徵:三葉草核盤菌
  • 防治方法:犁埋菌核,減少子囊盤出現的數量
病原特徵,發生規律,分布與危害,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三葉草核盤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 Eriks.),異名:杯狀核盤菌(S.ciboriodes(Hoffm.)Noack)和核盤菌(S.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兩種病原引起此病。三葉草核盤菌產生黑色菌核,近球形至不規則形,直徑大約2-8毫米。在顯微鏡下可看到菌核的皮有向外長的無色絨毛狀物。菌核發芽產生具柄、暗黃色至淡褐色的子囊盤,盤的直徑3-10毫米,典型的菌柄3-15毫米(有的報導,菌柄可長到60毫米)。

發生規律

冬、春季菌核在病株上形成。當植株死亡後,菌核落到土壤表面,夏季保持休眠狀態。秋季,涼濕的土壤條件導致菌核萌發(三葉草核盤菌)。菌核埋人土中2厘米以上時,一般就不能產生足以達到土攘表面長度的菌柄的子囊盤。只有土壤表面或接近表面的菌核,才能產生成熟的子囊盤。日間土溫降到大約10℃時,子囊盤出現。子囊孢子自子囊內有力地噴出,並被風吹到相距較遠的新建植的苜蓿地內。一個子囊盤可以前播幾天子囊孢子,新的子囊盤繼續出現,直到土壤結凍。在溫暖氣候下,可以從整個冬季到早春,一直產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沉落在葉或葉柄上,發芽並直接侵入寄主。病菌侵入之後,立即出現一段靜止狀態。在嚴霜或植株表面連續的潮濕剌激下,病菌擴展到莖和根頸組織內,可以繼續發生由菌絲生長造成的株間再侵染。在冬季,積雪的覆蓋是病害嚴重與否的最重要影響因素。10-20℃的溫度和高濕,對三葉草核盤菌的生長有利。大雪覆蓋的隔熱影響,使溫度保持在允許病原菌生長的範圍內,而且雪層也提供連續的高濕。在冬季積雪期短的地區,對核盤菌的危害主要看降水量的多少。再侵染持續到春季新枝生長直到第一次刈割。在美國西北太平洋地區,核盤菌在春天產生子囊盤。種植多年的茵蓓種子田受害最甚。苜蓿的莖(不是根頸)被嚴重感染。在華盛頓州,撒播種植的首宿種子田,平均每平方米產生1475個菌核,從苜蓿商品種子的清潔篩上收集的一些莖段中,可發現多達262個菌核。這說明西北太平洋地區菌核隨種子傳播,是一個重要的侵染途徑。

分布與危害

豆科牧草的根冠和莖腐爛病,是世界溫帶地區廣為發生的病害。該病對紫花苜蓿的幼苗階段為害最大。在夏末、初秋條件有利於病害發展時可使全部植株被毀。長成的植株也會被病原菌為害,單株或小片的發病,使它們成為無生產力的病株。在我國南方如江蘇南京地區,菌核病是三葉草、苜蓿等豆科牧草的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

1、選擇適宜種植時間 春播可明顯降低菌核根頸腐和莖腐的發病率。晚夏或秋季種植時,應儘可能早播,當秋季病菌孢子釋放時,苜蓿苗已經長成,已具抵抗病菌侵染的能力。
2、犁埋菌核,減少子囊盤出現的數量。
3、沒有抗病品種可用於菌核病的防治,有些品種可能感病較輕,是因為它們對地區環境條件的適應性較強。
4、秋季刈割後,火燒嚴重感染的種子田,殺死莖內和地表殘餘物中的菌核
5、用不帶菌核的種子建立新的種子田。
6、春季設法降低土壤表面和株叢的相對濕度,減少侵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