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
草本,有纖匍枝或不明顯。根分枝多,簇生。花莖纖細,直立或上升,高8-25厘米,被平鋪或開展疏柔毛。基生葉掌狀3出複葉,連葉柄長4-30厘米,寬1-4厘米;小葉片長圓形、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或圓鈍,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多數急尖鋸齒,兩面綠色,疏生平鋪柔毛,下面沿脈較密;莖生葉I -2,小葉與基生葉小葉相似,唯
葉柄很短,葉邊鋸齒減少;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被稀疏長柔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呈缺刻狀銳裂,有稀疏長柔毛。
傘房狀
聚傘花序頂生,多花,鬆散,花梗纖細,長1-1.5厘米,外被疏柔毛;花直徑0.8-1厘米;
萼片三角卵形,頂端漸尖,副萼片披針形,頂端漸尖,與
萼片近等長,外面被平鋪柔毛;
花瓣淡黃色,長圓倒卵形,頂端微凹或圓鈍;花柱近頂生,上部粗,基部細。成熟瘦果卵球形,直徑0.5-1毫米,表面有顯著脈紋。花果期3-6月。
主要變種
中華三葉委陵菜(
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 var.
sinica Migo):該變種不同於原變種在於莖和葉柄上被開展柔毛較密,小葉兩面被開展或微開展柔毛,尤其沿脈較密,小葉片菱狀卵形或寬卵形,邊緣具圓鈍鋸齒,花莖或纖匍枝上托葉卵圓形且全緣,極稀頂端2裂。花果期4-5月。分布於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生長於海拔600-800米草叢中及林下陰濕處。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2100米的山坡草地、溪邊及疏林下陰濕處。喜溫暖濕潤氣候,根系發達,對土壤要求不嚴。稍耐陰,耐寒,耐旱,耐瘠薄。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俄羅斯、日本和朝鮮;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四川、貴州和雲南(香格里拉和漾濞)。
繁殖方法
可用播種、分株、匍匐莖扦插及壓條進行繁殖。播種時覆蓋土以種子直徑的1.5倍為宜,且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儘量用遮陰網遮蓋,以減少水分蒸散,提高出芽率。當採用分株繁殖時一般在每年春季三葉委陵菜返青後進行。如移栽晚,三葉委陵菜已經長出較長的匍匐莖,要將匍匐莖減掉部分,留5-8厘米長。選擇匍匐莖扦插時,選用生長健壯的匍匐莖,成活率可達90%以上。壓條是在匍匐莖基部堆土,因匍匐莖有鬚根,很易生根,且成活率極高。當三葉委陵菜在生長過程中,如地面覆蓋莖葉太厚,影響了生長,可剪去地上部分莖葉,以促進生長。
栽培技術
春、秋2季採挖種苗成活率高,在中國安徽地區以3月下旬到4月中旬挖苗最佳。4月初從中國合肥大蜀山整株挖出,包裹好其根部,修剪地上部分,保留約8厘米,最好當天挖當天栽,不能當天栽的用爛泥巴塗根並包裹保持濕度。地栽或盆栽都可以,對土壤要求不嚴,可直接栽在大田裡。栽植前將土壤除雜、整細、耙平,覆2厘米厚的土,以株距10-15厘米、行距25-35厘米為宜。栽後1周保持土壤濕潤。移栽成活後,其長勢較野生狀態好。
病蟲防治
病害:當雨水較多時三葉委陵菜有
白粉病、
根腐病、
褐斑病等病害發生,可用代森錳鋅500-600倍液噴施進行防治,當病害較嚴重時,可直接剪去地上部分,使其重發新葉。
蟲害:在生長過程中病蟲害較少發生,但也有
紅蜘蛛和
蚜蟲發生情況,而蚜蟲常發生在植株春季返青時的嫩葉上,可用吡蟲啉噴霧。
主要價值
藥用
根或全草入藥,清熱解毒,散瘀止血。用於骨髓炎,毒蛇咬傷。瘰癧,跌打損傷,外傷出血。對金花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觀賞生態
三葉委陵菜的匍匐莖發達,匍匐莖上有不定根與土壤接觸後可快速生長,覆蓋率強,成坪快,花期花朵繁密、一片金黃,花色鮮艷花期較長,且管理粗放簡單,如在中國合肥植物園的磬園裡栽植的三葉委陵菜作為花鏡配置,在合肥環城公園則栽植在護坡上,三葉委陵菜也可用於立交橋下等,蓄水保墒固沙能力強,也可用於自然式的花園,是一種很好的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