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產品簡介,性能參數,詳細說明,
產品簡介
A系列三菱PLC:
使用三菱專用順控晶片(MSP),速度/指令可媲美大型PLC; A2ASCPU支持32個PID迴路。而QnASCPU的迴路數目無限制,可隨記憶體容量的大小而改變; 程式容量由8K步至124K步,如使用存儲器卡,QnASCPU則記憶體量可擴充到2M位元組; 有多種特殊模組可選擇,包括網路,定位控制,高速計數,溫度控制等模組。
性能參數
三菱模擬量輸出模組A1S68DAI
◇模擬量輸出DC4-20mA
◇8通道模擬量輸出模組
◇Ans系列現在已推出專用的8通道D/A組件,電壓輸出及電流輸均可提供。這樣,為用戶系統提供更高密集度的D/A功能,而仍然保持先前採用的電壓或電流輸出相同的方法。
詳細說明
三菱A1S68DAI是三菱A系列PLC。PLC的定義有許多種。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對PLC的定義是:可程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套用而設計。它採用可程式序的存貯器,用來在其內部存貯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通過數字量、模擬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程式序控制器及其有關設備,都應按易於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於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1、CPU的構成及功能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經中樞的作用,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暫存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繫的數據、控制及狀態匯流排構成,CPU單元還包括外圍晶片、匯流排接口及有關電路。每套PLC至少有一個CPU,它按PLC的系統程式賦予的功能接收並存貯用戶程式和數據,用掃描的方式採集由現場輸入裝置送來的狀態或數據,並存入規定的暫存器中,同時,診斷電源和PLC內部電路的工作狀態和編程過程中的語法錯誤等。進入運行後,從用戶程式存儲器中逐條讀取指令,經分析後再按指令規定的任務產生相應的控制信號,去指揮有關的控制電路。
對使用者來說,不必詳細分析CPU的內部電路,但對各部分的工作機制還是應有足夠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讀取指令、解釋指令及執行指令,但工作節奏由震盪信號控制。運算器用於進行數字或邏輯運算,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暫存器參與運算,並存儲運算的中間結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揮下工作。
CPU速度和記憶體容量是PLC的重要參數,它們決定著PLC的工作速度,IO數量及軟體容量等,因此限制著控制規模。
2、I/O模組
開關量是指只有開和關(或1和0)兩種狀態的信號,模擬量是指連續變化的量。常用的I/O分類如下:
開關量:按電壓水平分,有220VAC、110VAC、24VDC,按隔離方式分,有繼電器隔離和電晶體隔離。
模擬量:按信號類型分,有電流型(4-20mA,0-20mA)、電壓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除了上述通用IO外,還有特殊IO模組,如熱電阻、熱電偶、脈衝等模組。
按I/O點數確定模組規格及數量,I/O模組可多可少,但其最大數受CPU所能管理的基本配置的能力,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機架槽數限制。
3、記憶體
記憶體主要用於存儲程式及數據,是PLC不可缺少的組成單元。不同機型的PLC期記憶體大小也不盡相同,除主機單元的已有的記憶體區外,大部分機型還可根據用戶具體需要加以擴展。
4、電源模組
PLC電源用於為PLC各模組的積體電路提供工作電源。同時,有的還為輸入電路提供24V的工作電源。電源輸入類型有:交流電源(220VAC或110VAC),直流電源(常用的為24VAC)。
5、底板或機架
大多數模組式PLC使用底板或機架,其作用是:電氣上,實現各模組間的聯繫,使CPU能訪問底板上的所有模組,機械上,實現各模組間的連線,使各模組構成一個整體。
6、PLC系統的其它設備
i) 編程設備:編程器是PLC開發套用、監測運行、檢查維護不可缺少的器件,用於編寫程式、對系統作一些設定、監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統的工作狀況,但它不直接參與現場控制運行。某些PLC也配有手持型編程器,目前一般由計算機(運行編程軟體)充當編程器。
ii) 人機界面:最簡單的人機界面是指示燈和按鈕,目前液晶屏(或觸控螢幕)式的一體式操作員終端套用越來越廣泛,由計算機(運行組態軟體)充當人機界面也非常普及。
7、PLC的通信聯網
依靠先進的工業網路技術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傳送生產和管理數據。因此,網路在自動化系統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甚至有人提出"網路就是控制器"的觀點說法。
PLC具有通信聯網的功能,它使PLC與PLC 之間、PLC與上位計算機以及其他智慧型設備之間能夠交換信息,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實現分散集中控制。多數PLC具有RS-232接口,還有一些內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協定的接口。
PLC的通信,還未實現互操作性,IEC規定了多種現場匯流排標準,PLC各廠家均有採用。對於一個自動化工程(特別是中大規模控制系統)來講,選擇網路非常重要的。首先,網路必須是開放的,以方便不同設備的集成及未來系統規模的擴展;其次,針對不同網路層次的傳輸性能要求,選擇網路的形式,這必須在較深入地了解該網路標準的協定和機制的前提下進行;再次,綜合考慮系統成本、設備兼容性、現場環境適用性等具體問題,確定不同層次所使用的網路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