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耕堂文集/滇西學術文叢

三耕堂文集/滇西學術文叢

《三耕堂文集》是作者近30年來有關古代文學及地方文化的教學、研究學術論文集。書中收錄作者撰寫的論文38篇,其中絕大多數為在全國各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過的論文,少部分是作者學術講座的講稿。內容主要包括古代文學研究、古代文學教學研究、地方民族歷史文化研究等。學術性、教學性、地方性結合是《三耕堂文集》的顯著特點。所收文章觀點新穎,見解獨到,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可供從事古代文學教學、研究及地方文化研究者以及一般讀者學習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三耕堂文集/滇西學術文叢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作者:張國儒
  • ISBN:978781112673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古代文化現狀,古代文學教學困境的原因,1.歷史、時代原因,2.古典文學及其教學自身原因,後記,序言,(1)題目由來,(2)數目由來,(3)內容由來,(4)心得體會,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三耕堂文集》由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國儒,男,1957年生,雲南省昌寧人,副教授,保山師專副校長。1981年春畢業於昆明師院(保山普通班)漢語言文學專業。二十年來,一直從事教學及管理工作,先後擔任“古代文學”、“古代漢語”、“永昌文化研究”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省級社垀課題多項,參與編寫學術論文集多部。長期主持保山師專高教研究室、永昌文化研究室、建設與發展研究室的研究工作和教務處、校辦的管理工作。為省第九屆、第十屆政協委員。

圖書目錄

古代文學教學
從文化的視角研究中國古代文學
也談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及其出路
關於《中國文學史》教學中的“雙基”問題——從一次古代文學考試談起
古文評註三題
理想之花並不隨眾芳的蕪穢而凋謝
簡論傳統蒙學教材的文學價值
簡論蒙學養正教育的思想及現代借鑑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特質遐想

古代文學研究
華夏文明歷史的第一個春天——試論《詩經》自我意識的覺醒
語文文學發展變化軌跡的真實記錄——以《論語》《孟子》兩則文字為例
莊子漫議
韓愈“文氣”觀與其“儒道”追求的悖反
楚雨含情皆有托,巧囀豈能無本意——略論李商隱詩歌中的寄託手法
關於李賀詩歌的“冷艷”特色
惶恐與掙扎的變奏——馮延巳詞悲劇意識初探
運雅入俗、雅俗俱佳的柳永詞
宋詩風格的嬗變與蘇軾的“以詞入詩”
人生之歌的低吟高唱——讀蘇東坡的兩首詞
姜白石詠梅詞評析
文采斐然的姜夔詞序
由神到人、由聖返俗的時代性回歸——晚明文學世俗化傾向散論
晚明小品文繁盛的文化透視
袁宏道小品文的藝術個性論略
袁中郎的“性靈”說及其小品文創作
試論徐霞客之“奇”及其文化內涵
冷月葬詩魂——析林黛玉的詩化人生

地方文化研究
楊狀元,一個永遠活在保山人心中的朝廷逐臣——從保山民間傳說看楊升閹的民本思想
千載有誰評戰跡?血橋關樹總悠悠——鄧子龍清平洞感懷詩試釋
試論徐霞客及其遊記對保山文明史的貢獻和影響
徐霞客在保山旅遊考察探
……
後記

古代文化現狀

近年來,我們的古典文學教學及其研究的確面臨著很大的困難,有人把這種困難說成是古典文學的“生存危機”,以強調問題的嚴重性。
其實,不僅古典文學及古典文學的教學、研究如此,我們整個古代文化,都處在一個被冷落、被“邊緣化”的困境。大學中文繫上古典文化選修課的學生越來越少;報考古典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寥寥無幾,以致一些大學招生人數與報考數出現“倒掛”現象;一些古典文學教師改行轉業,另謀他路;大量古典文學作品少人問津,被塵封書架;講授古典文學課還不得不摻進一些洋玩意和新玩意,以防止出現學生中途退場和鼾聲大作的難堪局面……

古代文學教學困境的原因

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有其多方面的複雜的原因。其中有歷史的、時代的原因,也有古典文學及其教學自身的原因。

1.歷史、時代原因

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注人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光明與希望,同時也使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改變。古典文學及其教學一時適應不了這種轉變,因而產生困惑、迷茫甚至產生失落感和無出路感,都應該是很正常的現象,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們提高認識,端正態度,積極熱忱地探索,就會很快消除不適應性,走出古文教學與研究的困境和低谷。
不過,近年來也的確存在著全盤否定我們傳統文化的民族虛無主義傾向。否定和醜化我們的民族文化成了一種時髦,誰罵得凶,罵得絕,誰的知名度就大,誰就是時代的“英雄”。對於我們的民族文化和從事中國文化教學、研究者,要么被鄙夷地晾在一邊,要么被說得一無是處。作為中國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古典文學,被西洋文學這么一反襯似乎也暗淡無光。

2.古典文學及其教學自身原因

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還與古代文學及其教學本身的弊病有關。
我們所使用的古代文學教學教科書,在編寫思想、編寫體例、作品取捨標準等方面,都還不盡科學、不盡合理,甚至還有著較嚴重的缺陷和局限。比如幾部通行的文學史書,都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60年代初期寫成的,它基本上是照搬當時蘇聯教科書的編寫模式,或者說蘇聯模式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儘管其後又進行過許多次反覆修改增刪,但仍然還有著某些機械唯物主義和庸俗社會學的因素。如往往把今人的政治觀點和階級立場生硬地附會到古代作家及作品上,有的甚至按當前的政治運動人為地給古代作家作品畫線結隊、評判優劣,嚴重地模糊、歪曲了古代作家和作品的本來面目。
編排體例上、基本上是“時代背景、作家、作品”三大塊的機械堆積。很少對他們之間內在的因果關係作深入分析和探討。
在對古代作家及作品的評述方面,還受著中國史家“述而不論”和解經式的傳統框架的影響,要么材料多而分析少,要么離開作家作品而憑空想像、任意發揮,要么牽強附會地生硬解讀。一些選本,繁則未能盡其全貌。未能系統展示古文學的本來面目;簡則又不能執其佳規,採摘真正具有典範性的珍品。
取捨標準上,還是難以擺脫“非道勿論”的老觀念。這樣,就使文學選本幾乎成為思想道德文選,政治教育讀本,而大量的具有很高藝術性和審美價值的文學明珠,就被排斥在課堂之外。
古典文學教學能否走出困境?其出路何在?下邊提出幾點看法。

後記

城的秋夜,月色如水,幽深似夢。終於把書稿改完了,然而我的內心依然難以輕鬆。“文章千古事”,唯恐稍有失。一是書中收錄的文稿時間跨度長,有的文章寫成年代較早,現在來看已顯陳舊難以“人時”;二是某些觀點和表述商欠推敲,雖已反覆修改仍感不盡如人意。書稿雖只署我的名,但它卻是眾人支持、幫助的結果。蔣永文校長審閱了全部書稿,並在編寫體例、文章取捨、遣詞用語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已退休多年的尹家正先生為我蒐集資料、列印文章、寫序留言,甚至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無私地提供給我參考,對我幫助甚多;孟姣、周倫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幫我完成了全書所有稿件的列印、校對、編排;另外侯新華博士,我校編輯部丁強老師、蔡紅燕老師,我的學生和靜,還有我的妻子李燕,也為本書的撰寫提供了許多幫助;特別是雲南大學出版社的徐曼老師和葉楓紅老師,她們審閱了全部書稿,指出了許多問題和錯誤,並提出了許多具體而重要的修改意見。藉此我要對上述支持、幫助過本書出版面世的各位領導、同事、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張國儒
2008年8月15日保山三耕堂

序言

(1)題目由來

取“三耕堂”為本文集之名者,用意大概有二焉:“三耕”乃吾陋室之名,總其吾之平生,甚而至於祖上數輩所歷所為者,不外農耕、舌耕及筆耕之事也,此其一;其二,書名雖雲“文集”,不過平時零散雜論,並未系統深入、自成一家,因用《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人於室也”之意。

(2)數目由來

集中選文跨時近三十年,專論三十有八篇,共三十餘萬言。略分為古代文學研究、古代文學教學、地方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其間雖各有側重,但也相輔相成、相通相容。竊以為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教學、研究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是基本的治學原則;作為地方高等學府,理所當然應關注本地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的發展並積極參與其建設。從這個意義說,集中所論其題材、主旨都是明確的、統一的。

(3)內容由來

“古代文學研究”為本書的主幹部分,從《試論(詩經)自我意識的覺醒》到《冷月葬詩魂》共十餘篇,涉及先秦至明清文化、文史方面較駁雜的內容。其中有對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反思,有對中國文學特點和規律之探討,有就某一作家作品個案之分析等等。《中國傳統文化特質遐思》和《莊子漫議》兩文,是我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在保山師專所作兩次學術講座之底稿。前者原名日《我們這個民族》,是我從北京師範大學進修回校不久作的,大略是對當時全國性“文化熱”的基本情況、主要觀點的一個評介;《莊子漫議》。也具有對文學名著的推介性質,因此對當時學術界有關論題研究的最新成果多有吸納。
其餘文章,均為本人在長期研究中的理解和體會,力求用新視角、新方法,得出新結論。如對《詩經》的研究,主要側重從詩經作品中所體現出來的周民們自我主體意識的覺醒問題的探討;對屈原的研究,又主要分析了作為教育家的屈原,其唯美主義教育理想和他傾其畢生心血和熱情所進行的教育實踐的失敗之因;談論唐五代文學的四篇論文分別探討了相關作家作品中關於文與氣、比興寄託、藝術個性、悲劇意識等問題。柳永詞向以俚俗稱,《運雅人俗、雅俗俱佳的柳永詞》試圖通過分析引起讀者對柳詞有一個客觀、整體的把握。姜白石是南宋格律派詞人的重要代表,《姜白石詠梅詞評析》、《文采斐然的姜夔詞序》卻從姜詞的另外兩個角度進行了探索。明代文學尤其是晚明文學是筆者研究中傾力較多的,其中又以《徐霞客遊記》中的“保山騰衝遊記”和晚明小品文為研究的重點,因此對該部分的作家作品的研究相對要深入一些。

(4)心得體會

從20世紀80年代初始我一直擔任保山師專中文專業學生的《中國文學史》課程的教學任務,其中除了約兩年時間脫產進修學習外,我始終耕耘在保山師專的三尺講台。其間頗多甘苦、頗多得失、頗多感慨,惜多未形諸文字。《從文化學的視角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也談古代文學教學的困境及其出路》、《(中國文學史)教學中的“雙基”問題簡論》、《簡論傳統蒙學教材的文學價值》、《簡論蒙學養正教育思想及其現代借鑑意義》等文章也更多地不是從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技法上進行討論,而主要從巨觀教育的層面進行探討。
“地方文化研究”也是本書的主要部分。保山乃哀牢古國和著名的永昌郡、府故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厚富的文化積澱,同時也是多種民族、多種文化乃至中外文化形態交匯之地。雲南實施“大通道戰略”和“走向南亞戰略”,保山又得歷史和區位之先機。因之對所在地保山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歷史文化的關注和研究一直是我的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始,學校即成立了“永昌文化研究室”,後來改名為研究所,匯集了學校一批熱心此道、學有專長的老師,本人一直忝為該室(所)負責人。文集中有關地方歷史文化的論文,是在研究室同仁的幫助支持下寫成的,家正先生出力尤多。
由於成書時間倉促,有的文章從觀點命意到篇章結構,從用詞表述到注釋標點,或未能盡如人意,甚至還可能有明顯的“硬傷”,還望方家指正為荷。
戊子年(2008年)五月二十一日於永昌三耕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