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五更,古代榮譽稱號。相傳周天子為提倡孝悌,設此位以父兄之禮尊養年老德高、閱事深的退休官員。《禮記·文王世子》:“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鄭玄註:“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又《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鄭玄註:“三老五更互言之耳, 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孔穎達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這種制度秦漢還保存著。《史記·陳涉世家》:“陳勝⋯⋯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漢書·禮樂志》:“養三老五更於辟雍。”考釋不一,鄭玄以三老五更為各一人,蔡邕以三老為三人,五更為五人。
基本介紹
- 詞目:三老五更
- 釋義:以尊養老
-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 拼音:sān lǎo wǔ gēng
基本信息
詳細釋義
典源
天子視學,大昕鼓徵,所以警眾也。眾至,然後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興秩節,祭先師、先聖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養也。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詠焉。退修之,以孝養也。反,登歌《清廟》。既歌而語,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長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禮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眾以事,達有神,興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貴賤之等焉,而上下之義行矣。有司告以樂闋,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養老幼於東序。」終之以仁也。漢·鄭玄註:「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唐孔穎達疏曰:「三老五更各一人,蔡邕以為更字為叟。叟,老稱。又以三老為三人,五更為五人。非鄭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