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國內分布:雲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
國外分布:印尼、馬來西亞、緬甸、錫金、印度
是否藥用動物:否
是否經濟動物:否
經濟用途: 系食用蛇,可配製五蛇酒和三蛇酒供藥用,治療風濕病;膽可入藥。能食鼠類,滅鼠害。
繁殖: 卵生,6-7月產卵,每產4-8枚。三索錦蛇-現狀
估計數量:50年代估計可達150萬條,現在下降到25萬條。
中國紅皮書:EN
生境:生活於450-1400m的平原、山地、丘陵地帶。
體型:全長1-2m,上唇鱗9或10;頰鱗1;眶前鱗1;腹鱗200-246;肛鱗1片;尾下鱗72-101對。
習慣:常見於田野、山坡、草叢、石堆、路邊、池塘邊。晝夜活動。受驚時可似眼鏡蛇那樣豎起體前部,並能發出噝噝聲響。生活于海拔700 m以下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帶,多見於土坡、田基和路邊,有時也闖進居民點內。主要捕食鼠類,也食蜥蜴、蛙類及鳥類,甚至取食蚯蚓。 4月至10月活動,5~6月產卵於灌木叢的落葉下,卵數6~12枚,呈圓柱狀,兩端稍尖,卵殼革質乳白色,以膠質互相粘連成團,雌蛇伏於其上保護之。卵徑54~59 mm×25~28 mm,40~50天孵化。11月至次年3月為冬眠期,冬眠主要是在田基或墓地向南的鼠洞內,單一或成群,有時並和其它種類的蛇在一起。冬眠初醒時,常伏地等待陽光照射。行動敏捷,性較兇猛,遇人則作攻擊狀。
物種簡介
三索錦蛇,俗名白花錦蛇(不是百花錦蛇),白花蛇,別名三索線、廣蛇(泥廣),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背面灰色或黃色,枕部有一黑色橫紋,因頭側有三條輻射狀黑線紋而得名,體前半段或2-3、4條黑色縱紋,上面一對比較寬,腹面淡褐色。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貴州、雲南等省區,體全長較大者可達兩米,以蛙、蜥蜴、鳥、鼠為食。生活于海拔七百米以下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帶,多見於土坡、田基和路邊,有時也闖進居民點內。
因其肌肉含蛋白質、肽類、胺基酸、脂肪等成份,常作為食物被捕獵,現已被列為瀕危動物。
三索錦蛇體背部黃棕色,體前兩側各有2條斷續的黑縱帶,起始於頭部的略後方,消失於體中部,枕部有一塊黑斑,從眼部向後及向下有3條放射狀黑帶。三索錦蛇生活於平原及山區河谷等地帶。吃鼠類、鳥類、蜥蜴及蛙類。卵生。激怒時常側扁其頸部,身體呈S形做迎擊姿態。三索錦蛇為無毒蛇,很適合作為寵物蛇。
分類系統: |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Reptilia:爬行綱 - Serpentiformes:蛇目 - Colubridae:游蛇科 - Colubrinae:游蛇亞科 -Elaphe: |
學名: | |
中文名: | |
中文拼音: | |
分類等級: | |
概述: |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有 | 是 |
俗名信息 | - 廣蛇(GuǎngShé)-語言:zh-CN
- 三索線(SānSuǒXiàn)-語言:zh-CN
|
生活習性
習性:生活于海拔700m以下的山地、平原、丘陵地帶,多見於土坡、田基和路邊,有時也闖進居民點內。11月至次年3月為冬眠期,冬眠主要是在田基或墓地向南德鼠洞內,單一或成群,有時並和其他種類的蛇在一起。冬眠初醒時,常伏地等待陽光照射。行動敏捷,性較兇猛,遇人則攻擊狀。常見於田野、山坡、草叢、石堆、路邊、池塘邊。晝夜活動。受驚時可似眼鏡蛇那樣豎起體前部,並能發出噝噝聲響。食性:主要捕食鼠類,也食蜥蜴、蛙類及鳥類,甚至取食蚯蚓。
繁殖方式:卵生。4月至10月活動,5~6月產卵於灌木叢的落葉下,卵數6~12枚,呈圓柱狀,兩端稍尖,卵殼革質乳白色,以膠質互相粘連成團,雌蛇伏於其上保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