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穴,組合穴名。出自《脈經》。別名三脘。由任脈的上脘、中脘和下脘三穴組成。主治胃脘痛,腹脹,呃逆,嘔吐,食不化,腸鳴,泄瀉,虛勞,痞塊等。按穴位常規療法操作。
基本介紹
- 別名:三脘
- 出處:《脈經》
- 分布:腹正中線
- 功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疏肝理氣
- 主治:胃脘痛,腹脹,呃逆,嘔吐等
- 操作:按穴位常規療法操作
三管穴,組合穴名。出自《脈經》。別名三脘。由任脈的上脘、中脘和下脘三穴組成。主治胃脘痛,腹脹,呃逆,嘔吐,食不化,腸鳴,泄瀉,虛勞,痞塊等。按穴位常規療法操作。
三管穴,組合穴名。出自《脈經》。別名三脘。由任脈的上脘、中脘和下脘三穴組成。主治胃脘痛,腹脹,呃逆,嘔吐,食不化,腸鳴,泄瀉,虛勞,痞塊等。按穴位常規療法操作。功能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疏肝理氣。定位三穴均在腹正中線上...
三管 三管,任脈的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合稱。管,與脘通。《脈經》:“關脈細,脾胃虛,腹滿,宜服生薑茱萸蜀椒湯、白薇圓,針灸三管。”
仰掌,於中指間的中點,距指甲游離緣約0.1寸處取穴。一說於中指爪甲橈側緣與基底部各作一線,二線相交處是穴。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艾炷灸1-3壯,或艾條灸5-10分鐘。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休克、中風昏迷、腦溢血、中暑、高血壓、心絞痛、心肌炎、小兒消化不良等。2、現代研究,針刺中沖穴對視野...
下,上下之下;腰,腰部,體表部位之一。該穴在骶部,屬腰之下方,故名下腰。功能作用 調理腸腑。定位 在骶部,於第2、3骶椎棘突中間後正中線上,計1穴。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腰背筋膜、骶棘肌腱、骶中嵴(骨膜)。皮膚由第一、二、三骶神經後支的外側支臀中皮神經分布。骶棘肌由許多小肌組成,...
三商穴,經外奇穴名。出自《針灸集成》。別名排行三針,大指甲根。由手太陰經的少商穴與奇穴中商和老商三穴組成。主治昏迷,熱病,小兒驚風,癲狂,喉痹,鼻淵,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體炎,腮腺炎等。三棱針點刺出血,或斜刺0.1-0.2寸,可灸。定位 由手太陰經的少商穴與奇穴中商和老商三穴組成。少商穴...
咽喉穴:即喉管。定位 位於第三、四掌指關節間,靠近第三掌指關節處。(掌指關節就是掌骨與指骨之間的關節,也就是從指尖算來第三個關節處。) 主治 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咽部常感乾燥,暗啞(突然間無法發聲),三叉神經痛,牙痛。 針法 直刺五分,斜刺零點八至一寸。治療時可令患者吞咽唾液,如果是治療咽部...
命,指生命。門,指門戶。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兩腎俞之間,當腎間動氣處,為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故名。。功能作用 培元固本、強健腰膝。定位 位於第二、三腰椎棘突間。 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弓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細節請參閱網頁:利用穴道指壓療法止痰、去除雀斑、蕎麥皮指壓法等內容。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斜方肌——菱形肌——上後鋸肌——豎脊肌。淺層布有第三、四胸神經後支的內側皮支和伴行的肋間後動、靜脈背側支的內側皮支。深層有第三...
針灸法:百會、璇璣均平刺0.3-0.5寸,艾炷灸1-3壯,或溫灸5-10分鐘。湧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溫灸10-20分鐘。功效 能統治周身百病,若常灸天才百會,中才天樞可起益壽延年,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之效。附註 天才穴,有天地人三才和上中下三才之分。百會穴、湧泉穴及璇璣穴,稱之為天地人三才...
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台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名稱釋義 變化莫測為神,...
三里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席弘賦》。別名三里二穴。由手陽明經的手三里與足陽明經的足三里二穴組成。主治胃痛,腹脹,吐瀉,食痞氣塊,中風偏癱等。直刺0.5-1.5寸,可灸。定位 由手陽明經的手三里與足陽明經的足三里二穴組成。手三里穴位於陽溪穴與曲池穴的連線上,曲池穴下2寸處。足三里穴位於犢鼻穴...
肘,肘部也;髎,髎與窌同,意為孔穴也。穴在肘上肱骨旁凹陷中,故名肘髎。功能作用 舒筋活絡。定位 位於肘區,肱骨外上髁上緣,髁上嵴的前緣。解剖 在肱骨外上髁上緣肱橈肌起始部,肱三頭肌外緣。有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主治 肘臂部疼痛、麻木、攣急等。操作 曲肘,從曲池向外斜...
三間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靈樞·本輸》,別名少谷。位於手背第二掌骨橈側,掌骨小頭後方凹陷處,握拳取穴。布有橈神經淺支,手背靜脈網和第一掌背動脈的分支。主治咽喉腫痛,齒痛,目痛,胸腹滿,氣喘,熱病,手背紅腫等病症,直刺0.5~0.8寸。名稱釋義 三間:間,間隙;此穴在手第2...
中指中部,又有中央的含義,脘同管。穴屬胃募,位居心蔽骨與臍連線的正中,內部適當胃的中部,主治胃疾,因名中脘。功能作用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治法 寒則補之灸之,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解剖 中脘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腹白線、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三.心筋:位於前胸部俞府穴至頸項兩側人迎穴之間.四.井欄:位於兩側肩井穴及其鄰近部位.五.大成:位於前胸部兩側乳旁至腋前部住.六.後成:位於兩側腋後線至肩胛骨外緣部位.七.將台:位於鎖骨以下至兩乳腺以上.八.還魂:位於臂內下側近腋窩部.九.曲尺:位於肘關節及其鄰近部位.十脈筋:位於腕關節及其鄰近部位.十一....
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氣化之氣為無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濕之氣。本穴物質雖為小腸經體內經脈的外輸濕熱水氣,但因其從體內出體表後水液氣化散去了較多熱量,成為天部的水濕之氣後其溫度並不算高,無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對於天部中的金性之氣來說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3)小腸經井穴。井,地部孔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