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髎,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 。別名肘尖、肘聊。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肘區,肱骨外上髁上緣,髁上嵴的前緣。在肱骨外上髁上緣肱橈肌起始部,肱三頭肌外緣,有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主治肘臂部疼痛、麻木、攣急等。直刺0.5-1寸。
基本介紹
- 別名:肘尖、肘聊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隸屬:手陽明大腸經
- 主治:肘臂部疼痛、麻木、攣急
- 功能:舒筋活絡
- 操作:直刺0.5-1寸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肘,肘部也;髎,髎與窌同,意為孔穴也。穴在肘上肱骨旁凹陷中,故名肘髎。
功能作用
舒筋活絡。
定位
位於肘區,肱骨外上髁上緣,髁上嵴的前緣。
解剖
在肱骨外上髁上緣肱橈肌起始部,肱三頭肌外緣。有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及橈神經。
主治
肘臂部疼痛、麻木、攣急等。
操作
曲肘,從曲池向外斜上1寸,當肱三頭肌的外緣處取穴。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肘臂痛、肱骨外上髁炎。
配伍
1、配臑會穴、支溝穴、曲池穴、腕骨穴治肘節痹,臂酸痛,腋急痛,肘難屈伸。
2、配曲池穴、支溝穴、腕骨穴、臑會穴治手麻痹不仁。
相關論述
1、《釆艾編》:“肘髎,肘大骨外廉陷中,大骨外廉有陷故曰髎,凡髎俱同窌。”
2、《針灸甲乙經》 :“在肘大骨外廉陷者中。”
3、《類經圖翼》:“在肘大骨外廉陷中,與天井相併,相去一寸四分。”
4、《新針灸學》:“曲池穴上一寸,肘的大骨外側陷中。”
5、《中國針灸學》:“在前肱之下端,肱三頭肌之外緣。”